高中艺体特长生、选修课培养方案改进
(2021-02-16 15:39:12)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学校管理 |
高中艺体特长生、选修课培养方案改进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促进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各个高校纷纷开设艺体类专业。随之全国普通高中也纷纷开设艺体生特长班、辅导班,
大大提升升学率的同时也为高校输送大批艺体人才。
随着教育的深化,艺体教育广泛的引起社会的关注,据统计每年高考艺体类报名人数超过百万,高校录取人数达20 万人以上。全国上千所高校有80%招收艺体专业学生。根据中国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等院校对艺体特长生招考人数逐年上升,因此足可以说明全国高校对艺体专业考生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艺体特长生成为普通高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群体。
首先,由于艺体生素质文化课普遍较差,训练时间不够充分,在专业考试前,信心不足,把握性不大;其次,专业教师经验欠缺,专业课的训练方式、方法不够科学性,不能很好地协调专业课程训练和文化课, 致使艺体生高考双过线数较少。 综上,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专业成绩尤为重要。
三、学困生艺体特长培养方案
1、艺体生培养为了人才的全面培养,平高学校将加强各科教学工作的规范性、提高教学效率及特长生的培养作为全校的一项工作重心。选拔有艺体专长及发展潜力的学生作为初步的培养对象,依据具体情况确立培养目标与采取相应的措施, 并初步实施计划。
2、 艺体生培养需尽早、科学管理艺体特长生是实现大学梦的一条便捷出路。针对艺体特长生,学校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 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不断加强和完善各种艺体特长生的培养措施, 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 艺体的训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此艺体特长生应早抓, 根据学生文化成绩和自身特长正确定位, 选择适合自己的艺体专业。 在艺体教学工作中,对艺体生进行科学管理, 是艺体生成才的关键。
具体做法就是 “三严一爱二量化”。
“三严”指选才把关严, 思想要求严, 训练标准严。
“一爱” 指对学生关心爱护, 在生活上关心,在思想上引导,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量化”指专业管理量化、班级管理量化,把平日训练情况,遵守纪律情况,记录在案,制定规范严格的惩处方案。 学生紧张的学习、复习统考, 有时候会与艺体训练有冲突。 但若安排得当, 反而能达到艺体训练促进智力发展的目的。不然,一味“突击”搞训练,忽视文化课学习,就不会有理想的结果。艺体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制定专项训练计划,因材施教,提高艺体成绩,充分发挥学生艺体素质。定期进行高考模拟考试,不断增强学生信心,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热爱艺体、热爱学习。
3、培养模式、教育理念对艺体特长生,我们采取“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做法,在抓专业的同时不放弃文化课的教学。
建立健全艺体教育管理机制, 校领导小组和实施机构; 制订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学校艺体教育工作规程》,把艺体教育列入学校工作日程,学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 制订艺体教育发展规划、确定艺体教育发展阶段性目标及实施措施,确保艺体要求,教师制定要训练计划, 以学研究教学,使学生有兴趣进行艺体训练,训练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结构合理,根据艺体训练的规律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组织、艺考内容; 加强教育, 让学生了解到艺体训练对今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和决定性。
4、班主任、家长要做“培养艺体生”的有心人
班主任要对本班的艺体特长生更为关注,对他们的家庭状况、学习成绩了如指掌。对于学习成绩较为
“贫困” 且具有其他方面特长的同学鼓励其参加艺体学习,并通过与家长沟通,
艺体指导教师的配合,为这些学生寻求出路。通过特长生培养计划的实施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发挥。
打好专业的基础。 班主任老师要与家长、 学生相互沟通, 对文化课及专业课学习进行合理的安排。
此外不能将艺体生单独作为一个班级来实施教学。 这样的做法事实证明是失败的,
一是因为文化课的学习没有领头羊, 缺乏文化学习的氛围;
二是艺体生上专业课的时间各个不同,没有办法进行统一的文化课教学;
三是缺失的课程没有同学来帮助, 更不要说老师的帮助了;
四是有部分学生打着“学艺体”的名义,实际上在干着“逃避学习”的行为,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欺骗家长,在自己是自欺欺人,最后的结果是 “瞎混” 了三年, 竹篮打水一场空。
四、总结;选修课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是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同时更是为普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