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后课外古诗词诵读赏析

(2019-04-17 09:10:16)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古诗词教学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歌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2分)

答:写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

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答: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

3.请你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该诗所展示的画面。

答: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4.诗中幽篁是什么意思?

答:幽篁指的是清幽的竹林

5.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

答: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

6.幽树林中的幽深渲染了怎样的境界?

答:幽深等字的运用,渲染了一种幽静、雅致的境界。

7. 诗人独自在竹林里做了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性情?

答: 独坐、弹琴、长啸。 高雅闲适、超凡脱俗的性情。

8. 这首诗借助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宁静、淡泊的心情。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中所提到的折柳,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诗人闻折柳后,就产生了浓浓的故园情
答:折柳是一支曲子名,所以曲中闻折柳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古时柳树又称杨柳,因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
2.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
答: 听到《折杨柳》笛曲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4. 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字的妙处。
:“字准确的表现了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地,勾出了多少旅人的情思。
5.
从诗的末句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从故园情三字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诗人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泪下如雨湿袖难干,借以表达自己深切思念亲人的心情。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诗人托入京使捎话时内心的波澜起伏,可见一斑。这种夸张手法的运用,强烈地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爱怜亲人的思想感情。
2.“龙钟传语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答: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传语是捎口信的意思。

3.本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4.“
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龙钟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
答: 龙钟在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它形象的描绘了诗人对亲人无限眷念而情不自禁流泪的神态。
5.“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对故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6.想象一下,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会是一种怎样的场面?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诗人和使者在路上匆匆相逢,这是一个多好的给家人捎书信的机会呀!可惜却没有预先准备好纸笔,于是,诗人急中生智,那就干脆为我带一个平安的口信吧。可以感受到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
7. 在上面逐步分析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答:这首诗通过对诗人逢入京使时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以及开阔乐观的心情。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
分析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

答:使无情的草树能知、能解还能斗,且彼此还有高下之分,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
2.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同意,因为作者是以"百般红紫""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百首无成;不同意,因为作者在诗中是在嘲笑杨榆荚没有红的花,不能为春天增光彩;不同意,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
3.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答: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4.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答: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5.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的使用了拟人、比喻 的修辞手法,精妙地描绘出了一幅生意盎然的晚春群芳 图。
6.
历来人们对杨花榆荚无才思一句的理解颇有争议,请你结合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谈一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答: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自惭形秽,终凭自己的一技之长——作雪飞,积极参加到挽留春光的队伍之中,这种勇气实在值得钦佩。杨花榆荚平淡无奇,就如同人无才华写不出华美的文章,只能化作漫天飞舞的雪花。与前两句形成强烈的对比,从反面衬托出春光的无限珍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