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教材 成就教师
(2012-08-31 17:11:13)分类: 成长日记 |
原本以为,教材的作用只在于规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必须以教材为本,教学过程也不过是把教材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已。但是通过课程的学习,经过专家的指导和引领,我才渐渐发现教材真正的魅力与含义。
一、 正确理解教材
二、 准确把握教材
准确把握教材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标志。作为英语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我们教师该如何准确把握教材,为我们得心应手使用教材奠定基础呢?其实就是如何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法。
(一)
1、理清教材编排体系,找到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
2、掌握单元内部结构。明确单元基本要求及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3、揣摩编者编写意图。忠实、尊重、创新教材。
4、确定本课训练重点。
(二)
分析学生学习困惑。站在学生角度看教材,站在先学立场析困惑。
(三)
1.设计教学一般流程。重视自学文本,师生交流,质疑答疑,专题训练四个环节。
2.统一制定学法指导。
3.选定练习内容形式。
三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一)、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1.单元之间的调整:对各单元的顺序进行调整。例如,单元与单元之间有相关内容(譬如:打电话、问路和看病等),将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构建知识体系。再如,教材中某个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某件事情相关,可以提前教学这个单元。
2.单元内的调整:单元内的调整是指教师根据单元内知识的逻辑顺序,对教学内容做重新调整,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课内调整:课内调整指重新调整和组合某一课中几个部分的顺序。现行教材每个单元的第一课通常由几个部分组成,而各个部分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二)、拓展和补充教学内容
当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重“精”轻“泛”,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量十分有限,严重制约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适当的补充。中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年龄段,教师应引导学生记忆单词,扩大词汇量,使他们成为高效的学习者。教师还应适时增加相关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或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等。
结合学生周围世界发生的事情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端正学习动机。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教材早已不限于教科书,而且还包括广播i电视节目、音像资料、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以及报刊杂志等其他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帮助学生从“本本”学习中走出来,设法拓宽教学资源的途径。
(三)、更新教学方式,活化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应增强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更新教与学的方法,让教材为我所需,为我所用。现行教材中的有些课文内容略显枯燥乏味。此时,教师不能受制于教材和教参,而应设法使静态的文字变成活泼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言,在创设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
以上是我借助课程学习的平台对教材的深刻会晤,下面是我借助“用教材教”思想对实际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分析与解读。PEP小学六年级上册的教材与五年级上、下册的结构、板块设计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五年级上、下册教材中的主句型在 Let's talk 部分只要求达到听、说、认读,在 Read and write 部分要求达到能够书写。六年级上册的主句型在 Let's talk 部分即要求达到听、说、读、写四会掌握,五年级上、下册教材中的 Read and write 部分改为 Let's read,也就是阅读理解部分。
2.语音部分由原来的字母组合朗读和绕口令欣赏过渡到国际音标的认读和音标、单词及其释意图的连线游戏。
而本册教材也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是复现率高。教材里大量的复现了学生已经学过的词汇和语言,所以学生学习这册教材的时候感不太困难。注重单元与单元内容之间的衔接,这样学生的语言在不断的滚动与重复中得到了更好地巩固和掌握。比如说,第一单元,我们谈论的是交通方式,第二单元紧接着谈论的地点和方位,告诉别人怎么去某个地方,除了用turn left, turn right, go straight,还可以用第一单元里边的by bike, by bus等,第三单元谈论打算做某事,同样可以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 Where arr you going? How are you going?又可以连接到交通方式上。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也是紧密地相连的,第四单元谈论的是朋友笔友的爱好,第五单元是在谈论职业的时候结合谈论爱好、习惯、日常生活等等,本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体现了学科融合,讲了学生很喜欢问的水的循环问题还有种花种草等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爱科学的意识。
二是实践性强。在一到三单元中设计了各式各样的地图,给学生们模拟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们在实践运用当中掌握表示方位的词,表示怎么样去某个地方、行走和路线等等的语言,第六单元通过让学生阅读小水滴旅行记的卡通故事,激起学生对水是怎么样循环的问题的兴趣,还有讲种花种草,和观察日记,学完这个内容以后,教师就可以布置他们去找一个小小的种子,亲自做一做,写一些观察日记。所以说教材的实践性比较强。教材中为学生设计了大量运用语言的任务型活动,使学习语言和有意义的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一、能力目标:能够就社区生活、交通规则、交通方式、问路、方位描述、行事计划、业余爱好、职业、水的循环、植物种植等话题展开简单对话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二、知识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71个单词或短语,10组句子和7个单句。
2、能听、说、认读取6个单词。
3、能完成1体个手工制作。
4、能听懂、会唱8首歌曲、8个歌谣。
5、能完成6个自我评价活动。
6、能理解6个幽默小故事。
三、情感、策略、文化等相关目标:
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生活常识。
1 在交际性的游戏中教,巧记速记。
主要讲怎么样指导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在教单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交际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记忆能力,以达到单词的巧记和速记并在交际活动中运用。
先来看看第一单元的第一部分,请大家看一下课本第7页图,我们要学的词汇是traffic lights,
traffic rules, stop at a red light , wait at a yellow light , go at
a green light.
应该说这一课的难度是比较高的。教师可以制作一些非常简单的教具,比如说在一张纸上画上三种颜色的圆,就变要了red light ,
yellow light, green light.
上课时带一个小手电,照在哪个颜色的圆上,就表示哪个颜色的灯亮了。学生会很感兴趣,教师可以问:When you see the red
light, What should we do? 那我们就可以学习这个词;stop! 当照到黄灯的时候,When you see
the yellow light, What should we do? Wait! We should wait. And when
you see the green light? 大家都知道了,“Go, go , go! ”就可以走了。那么:listen
traffic rules.总结起来,这个就是traffic rules。这堂课是围绕traffic
lights来教的,难点是解决traffic,
让学生拼读一下traffic.并注意发音。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唱唱chant.比如说stop, stop, stop, stop at a
red light.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再看第二单元,课本的第19页,学习方位词east, west , north , south.那么有些学生本来都辩认不清方向,正好通过英语学习可以让学生辩清方向。怎么快捷地达到辩认方向呢?比如说,我们在教学当中可以画一个很简单的小木偶,后面弄一个地图,把小人反过来,放在地图上,小人在说:My head is north . north, north, north.他的头在上方,上方就是北。My feet are south. South , south , south.然后再看他的右手:My right hand is east. East, east, east. My left hand is west.west, west, west. 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样的印象会非常深刻,他一下子把中文英文的方向都认出来了。学生在几分钟之内就能很快地掌握好这个方向。
2结合国际音标教,教会能力。
这一册书我们已经学习过音标了,所以我们可以结合音标来教单词。让学生学会拼读音标,然后结合字母读,来记忆单词。教会学生能力。
在本册教材的语音部分,安排出现了40个国际音标,要求学生达到会认读,并且会拼读所学的音标的音标词。因此教词汇的时候,我们应该结合音标的认读、拼读,同时结合字母组合的发音来学,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逐步培养学生见形知音,听音知形的能力,最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说,我们在课本的第28页,Unit
3 A Let’s learn中,这部分的词汇比较多,大家看:take a trip , read a magazine, go to
the cinema , 当然这几个短语我们前面都接触过,基本会了,但要求掌握的词汇还有不少,还有tomorrow , tonight
, this morning , this afternoon, this evening , next
week六个表示时间的单词和词组。其中四个是要求四会掌握的。这些词学生并不陌生,读起来不难,怎么样让他们快速地达到拼读、记忆呢?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字母和音标的发音来记。比如说tomorrow,我们在五六册里面已经会读了,ow
/ou/, tomorrow. tonight /nait/ tonight. 还有this
morning
(3)在任务活动中教学,强调运用。学以致用。
这一点是我们的这套教所强调的。很多老师都喜欢先集中地解决单词的教学,然后再让学生地任务型活动中运用单词。这样也可以,但他的词汇往往容易被忽略。教的时候一个单词的读拼念,还是分离的。其实教学词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时候,可以直接让学生在任务型活动中去学,也就是说让学生在渴望知道,渴望学到新词的状况下教学,可能记忆的印象会更深一些。比如说,课本的第19页,我们在学习第二单元的B部分Turn left , turn right , go straight这三个词汇的时候,我们可以准备本地方的地图,公园的地图、社区的地图或者学校的地图。然后可以把小木偶贴在地图的一个方位,然后说:I want to go to the library. How can I go there? 学生就要看地图了,哦!要左拐,左拐怎么说呢?他们就想知道,左拐用英语怎么说呀?这个时候老师告诉他:turn left. 接着教学这个单词。然后说我要往哪去。I want to go to the gym. How can I go there? 学生想说,一直走, 走了之后再右拐,那么英语怎么说呢?老师给他出示 Go straight, then turn right. 直接用这个任务型活动,你要到达什么地方,然后学习用英语怎么去描述。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学习的知识既有需求性,而且学了马上就能用到。尽管当时他说的时候结结巴巴的,那么用着用着他就熟练了。在学生特别想知道的状况下教给他们,他们会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学了以后可以马上用它完成别的任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记忆,有利于理解掌握,更有利于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3任务型教学活动:
(1)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操练主句型。
因为在第七册中,我们的主句型在对话中就要听说读写四会掌握。所以重中之重是应该放在句型上,我们应该采用多种灵活多样的方法来掌握句型。
(2)在任务型活动中运用语言。
(3)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笔头练习。不要忘了达到听说读写。
一节好课应该是动静结合,有热闹的时候,也应该有安静的时候,比如说仔细地听老师说,听老师读,仔细地听录音,这个时候就需要安静,练习写的时候,也不能热热闹闹的。
3、阅读理解部分
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国外,非常重视学生的阅读。家长和学校都十分重视阅读。当然我们中国的国文阅读也做的很好。有些老师认为孩子看不懂,就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教,一句一句地教,让学生跟着老师读,跟着录音读,然后大家一起读,表演一下。其实不是所有的课文都要表演,一些有趣的小动物对话,有趣的小故事等可以表演,并不是所有的都可以表演。阅读主要是让学生有能力去获取一些信息,也就是让他们找一些信息,你布置一些问题,让他找到答案,这是最简单的。然后是朗读能力,或从中获得一些知识。首先是培养他们寻找信息的能力。为什么?等他们长大后,他们会看到很多的外语资料,你说他们是不是要找到他们需要的外语资料呢?比如看广告,看仪器的使用说明,看怎么操作呀,都要寻找里面的信息。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到六年级的时候,应当更加重视。如果你教let’s read 还像let’s talk 那样去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们来看看怎么样上好阅读,首先我们要知道阅读课不是要教给他们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能力,有了这个观念后,我们设计的课就可能就会不同了。
当老师的观念发生了转变,我们怎么样来设计这个阅读课呢?首先我们应该以趣味的形式来呈现阅读材料。各种各样的手段,通过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幽默,一个小笑话,师生之间的一个free
talk,a chant, a song,a
question等等都可以用来引入阅读,让学生感到我想读,故事讲了一个头,到底怎么样了呢?我们在阅读材料中去寻找答案。还有别忘了,学生阅读的时候,你一定要设置任务,否则,他漫无目的,也不知道要干什么,也不一定能有兴趣去读,也不一定能读的深入,设置任务能使阅读更具目标性。第三要关注阅读方法的指导。发展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老师还要进行恰当的指导。如:一单元A课Let’s
read.课文6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对话。(读课文)这组对话,老师可以把这个对话分层,不要一口气读完。可以先让他们读第一层。(到Then
we go to the park by bus)可以出示一个图表,图上画出Zhang Peng’s home, Sarah’s
home , bus stop , park , post office.我们可布置学生读第一部分,看看应该怎么去公园How do
they go to the
park?。学生读时会非常专心,这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拿起笔,把关键词画下来,他可以忽略其他的东西抓住关键词。接下来让学生到黑板上连一连。怎么去park呢?这个路线图非常清楚。他可以忽略其他的,不计较。学生感到容易,就会有兴趣。然后阅读第二部分,设置第二个任务:Where
is Zhang Peng’s home? Which floor? Which room?让学生阅读,画出关键词。他就会画出near
the post office.
在我平时的工作中,很多情况下总觉得把教学重点讲解一下,教学重点讲解透彻就好了,其实很多情况下也只是做了教材的宣读机而已,学习目标知识的时候,没能切实分解分析教材,按着教材的编排一步一步进行,学习变得知识机械的练习而已,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再这方面积极努力的改进,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内容,合理整合知识结构,突出重难点,对于学生理解困难或就目前的视野范围没办法理解的地方,想办法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身边的实际进行讲授。综上所述,是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大力提高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