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篇考场作文《微光》的打分(评分评语集)

(2021-05-06 11:38:38)
标签:

作文教学

分类: 摘作文资料

一篇考场作文《微光》的打分(评分评语集)

原创 张家港/ 刘品涵  杰哥的精致语文  20210501

编者按:这是一篇考场作文,在手动录入时,小作者略略做了一点修改,基本上保留了考场作文的原貌。

作者刘品涵,张家港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

本次作文满分60分,请你给这篇作文打分,并在留言栏撰写评语。最后,由刘品涵同学评出最佳评语。对获奖者,杰哥赠签名书一本,顺丰到付。

微光

初二(3)刘品涵

寒夜里,是什么在闪闪发光?

漆黑的街道上,没有路灯照明,天上的星辰也暗淡了许多。远处一点莹莹的微光,在这黑夜里格外明亮。我向着那束橘色的微光渐渐走去......

走近了,才发现是一个维修路灯的电工。他瘦长个儿,攀着梯子,戴一副头灯,身上只一件单薄的衬衫。我看不清他的面孔,只能隐隐约约地感觉他回过头来。“灯坏了,路黑,我修一修。”他正了正头上的头灯,又埋头在路灯下劳作。我一时间也不知说什么好,只能尴尬地点点头,然后退到离他几十步远的地方,静静地站着,看着眼前那圈橘色的微光在黑夜中攒动。

夜路上偶尔有行人,不过也都像我一样,低着头绕过电工的梯子,走了。我抬头望向天空中微微发光的星辰,闪烁着淡蓝色的光——夜,怎么这般冷?

“哎,就你那破头灯,能看清什么东西?”黑暗中传来的声响猛然将我唤醒。

一个五旬左右的中年人在路灯下停住了脚步。“没事,我看得清。”电工轻声回答道,头灯的橘色光晕在寒风中摇曳。突然,一束银色的光亮穿透黑暗——是中年人打开了手机的手电筒,向电工照去。

手电筒的光亮也并不是很亮,但是它与电工那圈橘色的头灯互相闪烁、跳动。在我的心中也仿佛有什么正在浮动。

“对啊!”我急忙掏了掏口袋,还好,我的手电筒还在!我快步走上前去,按下了手电筒的开关。霎时一道白光,使我不由得眯起了眼睛。但是,我笑了。

中年人也笑了,“来啊,一起!”他挥了挥手,咧开棕褐色的双唇。电工也笑了,我这时才看清他拥有着一副多么清秀的面孔,那随风飘浮的头发,惊喜的心情在他的眉间跳动。

又有走夜路的行人,不知怎的,他们也停住了脚步——打开手机灯向电工照去。顿时,我感到身后冒出许许多多的星辰,将点点的微光都汇聚起来,在夜空中闪烁、跳动!“来呀,一起!”我向身后望去,一束束的光在黑暗中交织,无数星辰汇聚的地方,亮得就如同白昼。远处,更多的光正晕染开来,开始闪烁,跳动。我望向天空中的星星,它们也开始闪烁,跳动。此时,每个人的心也都在闪烁,跳动!“来啊,一起!”中年人高举起手机,坚定地向上照去。电工面向着我们,耀眼的光芒晕照着他的脸庞。他笑了。白皙的皮肤间,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里头正闪动着晶莹的泪花。天上繁星点点,地上星辰闪烁。在夜的这一端,无数的微光正在奏鸣着一曲光与影的赞歌。

当电闸打开,路灯亮起,夜空中,是什么在闪闪发光?那是一束微光,他正向前走去

精选留言:

1真诚地感谢那么多人为孩子的文章进行点评,老母亲表示十分激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好幸运。这篇文章之所以会请教徐老师是因为我自己对于孩子作文失真的一点忧虑。开始徐老师是委婉拒绝看孩子的文章的,他的回答是:评价标准不同。后来可能被一个老母亲的真诚打动,同意看。看后居然秒回:如果孩子同意,他就发在公众号上。徐老师是语文界的大神,公众号日更一文,在教师群体中具有绝对的号召力。能在上面发表一定具有讨论的价值,一定能为我解惑,真是太幸运了。认真阅读了全部评语,我对作文“真”字的理解更加广阔全面了。

其次,好感动。不是因为给高分给低分,而是有那么多人热爱思考,很多老师的评语都是按照文本分析的规格在做。试问即便是在工作时间,我们身边的老师有几个能够真正去思考问题,自我解读文本的?我们总是忙忙碌碌在各种试卷和题海当中,埋头苦干,而忘记了语文的思辨之美,艺术之美。那些愿意钻研的老师也是一束束微光,微光虽然暗淡,但是微光照亮微光,微光吸引微光,校园就明亮了,世界就明亮了。

 再次,好期待。从开始当老师起就坚信教育的意义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我期待孩子能正确看待建议,在努力思考文章的立意、铺排、结构、语言的同时去拥抱更多的生活的真实。先有一个好故事,再去想如何写好它。

 最后,还有一些小困惑。一篇考场作文的评分除去走极端的分数,高低相差十几分,是不是一个更值得讨论的点?

2品涵同学,我急于想给你一个爷爷的拥抱,之后,我给你的作文59分。拥抱你的理由如下:(1、你的温暖善良流露于字里行间,即使生活中没遇到出题者硬要你写的"微光",你从认知积淀中""出温暖的故事,你用智慧战性了考场。(2、生活本来是这样,叫真实;生活应该这样,也叫真实。你写的生活包含了这两类。有善的基因,才有暖的情怀。(3、你为语文而生,你的生命里除了已有的善,还有文学文的基因。初二的孩子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不会有这么流畅而略具匠心的文笔。有冰心杨朔的痕迹那是吸收并蓄啊!翻开当今孩子作文本看看,我呼唤"痕迹"都来不及,怎么舍得去诟病

一个孩子难能可贵的"痕迹"!扣1分的理由:除了细节上不够严谨之外,你离鲁迅茅盾等大家还有漫长的路,给你1分的记忆,你肯定会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再次拥抱你,祝你健康成长!你的石爷爷

3前不久我就负责仲裁初二考场作文,看到这个话题很想说两句。

撇开所有背景此文无论如何也不能给满分,理由很简单,刻意的雕琢和渲染使得故事远离真实生活,这种质疑可以由叙事六要素和大量的细节找到证据。我一直对孩子们说,真实是第一生产力。离开真实的故事和情感就会沦为东施效颦,沦为为赋新词强说愁。

上周三的文学社,我问了近70位在座同学,作文虚构的请举手,近九成的同学举了手。这让我想起我班一位女生,她去年获得初中生世界作文竞赛省一等奖,整个年级仅此一个,但她之后话让我陷入困惑,她说作文也是虚构的

因此,我以为今天讨论的话题应该更进一步,不能仅仅停留在此文优劣的评判上,而是如何让孩子的课堂和课后能亲近书籍,亲近生活的土壤,让孩子不背造假的黑锅,能逐步写出元气淋漓的文章来。

在这方面,我有两点建议。一是老师要勇于打破原来的上课模式和训练模式,因为原来的模式高消耗低产出,这是不争的事实。我给孩子提出了六字学习模式是“主动、协作、深度”,具体落实还在探索当中。第二点是出卷老师命题多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少弄审题障碍,少些文以载道迎合主流价值观的游戏,让孩子真正有话说有真情抒发,这样孩子就不必挖空心思东拼西凑了。还有在阅卷上不要和稀泥,一定要把好的不好的作文区分开来,引导孩子多读书多体验生活。

460

1、关于真实。整个事件可能真不是他真正经历的,但是很有可能是他真的看到过一个电工修灯,由此想象出后面的内容,这是艺术的真实嘛。当然,也有可能他经历过,不能低估学生,也不能低估社会的善良。

2、关于主题。主题鲜明、突出,积极向上。“微光”贯穿全文,同时“微光”一语双关,既指电工头上的微弱的光,也指人们用手电筒给他照亮的光,更深层次的指人性善良之光。他既批判了当今社会的冷漠现象,同时也能让人看到希望,小作者希望这点微弱的善良之光,能成为燎原之势。

3、关于情节结构。本文脉络清晰,“微光”贯穿始终,同时一波三折。刚开始的黑夜出现微弱的亮光,没有人驻足,中年人的出现给他照亮,紧接着,更多的人来照。作者的心情也由悲凉,到惊喜,再到感动。

4、关于语言描写。本文语言简洁,多用短句。他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的精神,电工的敬业,中年人的乐于助人。他寥寥几笔勾勒出星辰暗淡,微弱的灯光。

552分。一朵做工还不错的假花。作文不是生活的实录,但是如果作文中出现多次的假,技巧再好也不动人。电工是专业人士,不至于衣不御寒,文中写衣服单薄,是为了衬托他舍己为人?一个戴着头灯、在路灯下攀着梯子的人,有必要跟路过的一个孩子交代自己在修路灯吗?这不是一望而知的事?一个专业的维修人员,工具的配置是科学的,标准的,头灯的光会不如手机电筒的明亮?小作者试试在晚上用手机照明,看看光的传播能有多远,那是货真价实的微光呀,对电工是无济于事的。作文可以虚构,但是在动情点虚构,就缺少动人心的力量。

6我给55分,本不想发言,可是看了一些评论,为什么有人会觉得假呢?并且认为此风必除。如果说有人跳楼有人围观就一定是真,那有人修灯有人驻足也一定是真。

我见过在车流不息的路口修灯的工人和长长的架在高压线旁的长梯,还拍下了他们工作的画面,仅仅是因为突然出现的一丝感动。

小作者的文字写出我想表达的感动,中学生没有手机,回家路上带手电筒很正常,路人散步好奇驻足,善意点亮手机电筒,并带动周边的人一起献一点光未尝不可。勿以善小而不为,正是我们呼吁的。我们怕假大空,也怕一颗真正善良的心得到温柔的对待吗?孩子的世界孩子的心就不允许期待温暖的光吗?

细腻地写心之所向,其实小作者对世界有微冷和微亮的认识,这是真实也可以是衬托和象征。老师的判笔太可怕,我是老师,我更怕冷漠和习以为常。然而我

7小作者:我打48分。你知道吗?不管是生活的真实还是艺术的真实,真实是前提,如果读者感觉选材失真了,无论你千方百计想打动人,那都是很难。说真话,抒真情,对一个孩子来说太重要了。

8为什么我们每天教着孩子们《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回忆鲁迅先生》《植树的牧羊人》《散步》《秋天的怀念》《老王》《背影》这样语言质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经典作品,孩子们写出来的作文却是这样忸怩作态?不过,另一个现实是:孩子们如果真写《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样的文章,未必能得高分!

9叙事一个“假”字,这种作文60分,导向不对,其害无穷。

10不知道给零分的什么心理?再看到评论中大半老师评价此文"失真",我就纳闷了,怎么就不能是真事呢?!这个年代就没有手电筒?我们这里上晚自习的孩子有的就是带led强光小手电筒……你们那里没有村电工?你们那里没有梯子?……我不知道杰哥是怎么给分,但我能给到58分,单就谋篇布局来说,考场作文做到此实属不易,文中的描写也很精彩,尤其"来呀,一起"反复出现的这几处语言描写,堪称本文的经典。总有几位"愤青"老师不自觉的把个人对某些作家的嗤之以鼻投射到孩子身上,故而大肆批评………这是考场作文,反正我的学生写不出这样的文章。小刘同学,我给你58分,我觉得你很棒,只是有时为了渲染,为了烘托确实有点笔力过重,这点还可再推敲。加油,孩子!未来可期

11想起傅如乔:微微她很渺小却从不疲倦,微微就是我们。

想起华晨宇:我在黑暗中,化作一颗火种,想为你,点亮整片的星空。

寒夜、漆黑的街道、暗淡的星辰的背景里,我走近“那束橘色的微光”,但电工的面孔是模糊的,我的心情是尴尬的。彼此间有光却没有互相照亮。在“黑暗中传来的声响猛然将我唤醒”,率直的中年人的“银色光亮”迸出心腔,然后是我的“白光”。来啊,一起。我们彼此发觉彼此的存在和力量。然后是渐渐清晰的电工的面容,然后“又有走夜路的行人”停下脚步。来呀,一起。是自发的聚拢,主动的发光,相互的感动。画面也聚焦在电工的明亮的眼睛上。首尾两问的激趣升华,四次“来啊,一起”的内容串接和点明主旨。结尾画面感强,意蕴丰富。灿若繁星的路人是中学生写作的重要对象,其中有挖掘不尽的丰饶的感动。刘品涵同学的结构和语言中还隐约透出受教材《紫藤萝瀑布》《安塞腰鼓》等文章的影响。结构上有设计,内容上有细节,可见平时积累和考场之灵光。我打52分(不含卷面)。

12我是初中语文教师,昨天刚评完期中卷子。这篇作文,比我们学生好太多了!我会给59分。技巧太过,损掉了一分真纯。

13文章运用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手法,标题“微光”,既指修路灯工人头顶微弱的光,也指的是每一个路人手机发出的光,更是指每一个带给别人温暖的人。每一束光互相照亮,最后点亮更多的光,温暖更多的人。文章首尾呼应,结尾点题含蓄隽永。小作者构思精巧,语言描写“来呀,一起”三次出现,汇聚起更多的光更多的人;三次外貌描写的穿插,电工的形象更立体,更突出。可以说匠心独具,读来给人一种微微的感动、微微的温暖!

14说因为太假而此风必除,真是让人值得为之一哭!看看多少基层公办学校孩子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再看看某些老师批评这篇作文,真有点何不食肉糜了。

15文章首尾互应,以“是什么在闪闪发光?”这样的问句来开头与结尾,在开头设疑吸引读者的眼球,在结尾一问一答,升华了主旨。首尾圆合,浑然一体,可点可赞在内容上,由一束光,引来了束束光,由小光聚大光。由某些过路人鄙夷的眼神写到有良知者、会发光者人心向光的汇聚,这点太难能可贵了。小细节,却折射出了心灵世界的美与丑,运用前后路人态度的对比,映射出美的东西是可以感化的,那许多个手机电筒的照亮,微光抱团照亮着修灯人,使立意步步深刻。文章最后又写到微光独步前行,继续点亮下一束光,收放自如,言有尽意无穷。作者虽小,却思想深邃,为你而赞文笔细腻,善捕捉细节,善巧布结构,善发现、善思考、善写作。我们不要老挑别人刺,你写个试试可谓考场佳作,不知作者书写怎样。书写好可给满分

16文章如罗中立的画作《父亲》,以写大人物的笔墨来写凡人,感情饱满,字正腔圆,但缺点是浮夸文风有些令人不适。把人当人,市井升斗小民不要丢了人间烟火气,在财米油盐酱醋茶中表现一种真善美更佳!如台湾电影《饮食男女》,如鲁迅沈从文老舍笔下的小人物,小中自有大乾坤大文章。恰到好处恰如其分最难得!

17满分。初二的孩子写出这样的美文,我就给满分。反正我的学生们写不出来这样的文章。文笔细腻,情感丰厚,语言精到。如果孩子会因为谦虚而不选我,但一定要有满分的自信和信念,因为你的作文是值得的。如果孩子选了我,那万分感谢,徐老师的书确实犹如至宝,那么,孩子,我想说,你用你的微小选择,点亮了一位年轻语文老师的心灵,她会因徐老师的书而受启迪,还会去教育实践,会有很多你的同龄小朋友因此受益。所以,我感激你,孩子你是无比重要的微光,你是浩瀚星辰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点。

18一篇“微光”,引来众多的“围观”,感谢杰哥为语文人打造的后花园,芳草鲜美,万紫千红。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是福建某地2020年初三二检的作文题。命题旨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微小的美好。题目贴近生活,正能量又有诗意,不少老师都拿来用过。在阅卷过程中发现许多的学生,如小刘同学一样,为美好而刻意,有时就失真了。我相信生活中有许多微光一样的电工,不分白天黑夜,酷暑寒冬,第一时间出现在故障现场。我也相信许多的路人,会伸出双手热情相助。但是,如果电工的困难本身就是不存在的呢?众人的帮助又是形式大于内容的呢?这就是作文给人虚假感的原因,就像小品演员台上声嘶力竭的表演,观众却无动于衷。我们要呵护一个孩子心中的温暖和善意,我们是不是也要告诉孩子做一个真实的人。小刘同学的写作技巧无疑是非常出色的,这样的孩子,更应该引导他去认真观察生活,体味生活。尝到闭门造车的甜头,以后就不容易去生活中思考提炼了。

19这位同学是要开始写作而不只是在写作文了。虽然还有考场作文的痕迹。单就这篇文章看(不考虑作文题和字迹)我打满分。满分其实也并不意味完美无缺,只是在同龄孩子中能写出这样细腻生动,意蕴丰厚的文章已实属不易。好好锤炼,未来可期。看好你哦!

20开头结尾都很好,能做到开篇点题,首尾呼应。文章读一遍觉得挺好也很美,符合考场作文的要求,也知道写作文的套路。只能说很适合考场作文,一般情况下不会给低分,最低二类作文。

但是,只想问小作者,这是真事吗?即使文章需要文学虚构,也不能太失真,这对以后的写作发展不利。八年级孩子的作文,还是真情实感最重要,将来写作成熟了,再去运用这些手法和套路,也不晚!一点拙见,不当之处请见谅。

21我打57分。

1.小作者描绘的画面我相信是真实的,生活中确有其事。一开始人们的漠然与两个人的热心(中年人,我)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深思:我们是做看客,还是力所能及去帮助?一两束微光带动一片微光,多好。

2.小作者写这篇文章心里是明亮的,温暖的,读的人心里也温暖明亮,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不正需要这些“微光”散发的温暖和明亮吗?不要对一个充满热情的青春少年太多苛求。

3.考场作文能写出文学作品的意境,可见小作者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心灵顿悟。“来吧,一起”,在需要你我出一份力的时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22看了这么多评论感觉不真实的,我就放心了。真的感觉矫揉造作,还是小学生作文更接地气。

2355分,这是一个纯真孩子对人性光辉的无限期待,令人动容。为你的善良浪漫情怀打55,写作的意义本来就在于发现与升华,你没有丢掉人性的本色和头顶的星空。扣分的原因在于人物刻画与客观环境特点有错位,比如暗夜里如何能细致地进行肖像描写?怎么能真实准确地描摹“白皙”的脸庞和眼里的泪花

24有的评语真的是太随意了,太伤人了。徐老师不是说让小作者自己看大家的评语的吗?身为老师,评价时候有没有想过孩子的心情?教育的艺术呢?我自己的孩子要是能写出这样的作文,我得高兴坏了高兴坏了!这位同学的写作基础和对生活的认知能力,我相信只要稍加指点,一定会很有很有出息!

25且不论真假,都想高评。心思细腻的孩子,用细腻的笔触,将人物与环境如画般呈现。初,暗夜下,橘色微光,与天上微寒之星光对比;后,众人加入,温暖微光,奏成光与影的赞歌。心如微光,世界闪亮,用微光点亮微光。巧妙的构思,细致的文字,大气的立意,结构严谨,相应相合,即使不是考场之作,也为孩子的诸多优势点赞。向来判作文分,比较吝啬,但高分愿意豪爽,若60满分,愿56以上。

26写事:情景设置合理,故事集中!

写人:外貌、动作、语言符合人设!

最妙的是写景:处处渲染,处处呼应,处处暗示,“处处”点题!

主题鲜明且水到渠成,作为考场作文已是相当漂亮了!打58分!那两分丢在,电工维修时“不专心”,我都没问,他就转过来主动说在修灯,其实他不说话更有效果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