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材料作文审题

(2021-05-06 10:52:02)
标签:

作文教学

分类: 作文辅导(原)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材料作文审题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俗语,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或思考?

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这是这届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卷(丁老师出卷)上的作文题。此题,属于材料作文题。相对于命题或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也可定为“命意”作文。那么,阅读题干,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意”呢?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本意是,没有听从“老者”或有经验人的话,结果吃了亏。当然,“吃亏”,可以是“不听”的后果;在具体的语境中,也可以是“事前”的警告。总体来说,这句俗语,讲了“经验”与“吃亏(事情成败、得失)关系。一直以来,常规理解是:希望年轻人听从接收老人的经验或教训。

从题干看,出题者并没有试图通过这句话限制考生的立意和文体选择。“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或思考?”这里的“体验”,主要指向写记叙文;“思考”,则主要指向写议论文。“化验和思考”后的结论(观点),则是可以选择、不固定的。具体来说:

如果写记叙文,可写自己“听言”与否的经验或教训,也可写别人“听言”与否的故事。“听言”的结果,可以是“吃亏”,也可是出“我”意料——是福或有利于成长等。

如果写议论文,提炼的观点可以是:要听言;要有选择地听言;要突破别人的经验。

如果写记叙文,是简单地写一件事;还是像这张试卷中,阅读理解题所选的孙犁的《猫鼠的故事》一文一样,围绕“猫鼠”顺叙或插叙、补叙的,写几件事?对于初三学生而言,还是提倡写较为复杂的记叙文。

如果写议论文,则可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布局文章,细化一下,如果围绕此话题,围绕“引、承、议、补、结”方式组文,可能更有说服力。

总体而言,此次作文题,相对于以前的镇江中考作文命题,少了“解题障碍”。这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这样的作文题,选材相对新颖、反向立意(提取论点),可以在考场上占得先机。如果,思路再精心设计一下,语言再润色一下,再加上工整的字迹,作文成绩则属上层了。(20210506“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材料作文审题

(香草河,月亮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