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擦鞋的女人》《母亲的茶》加一

(2021-03-29 07:39:34)
标签:

美文佳句

分类: 摘美文佳句

擦鞋的女人(徐杰)

附:《母亲的茶》(朱玉霞)  《和你一样》(卫子妆)两篇

小城有很多擦鞋吧,但这一家很特别。

有一天散步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这家小店,门面不大,但是玻璃擦得一尘不染,“擦鞋吧”三个字很明显是在广告公司制作的,立体,金边,左上方居然还有一个LOGO形象,是一双高跟鞋的造型。

这是一家颇有情调的擦鞋吧。

靠墙两边是两排满满当当的橱,敞开式的,放着各式各样的鞋,每双鞋都用塑料袋包着,每个格子上面贴着编号;在琳琅满目的空格里,特别空出了两格,一格放着一盆君子兰,还有一格养着水仙,玻璃皿很精致,像水晶,这两盆花与一堆的鞋子坦然相处,居然没有一点不协调的味道。

再往里就是吧台,吧台背面贴着擦鞋的价码,标示着普通价和会员价;台上有一台电脑,电脑背面贴着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的二维码。

后台是工作间,用磨砂玻璃门隔断了。我以为工作间一定是杂乱无序的,其实不然,墙角放着一台空气净化器,指示灯亮着,在工作,所以一堆待擦洗的鞋子也并没有什么刺鼻的味道;擦鞋工兼老版,一个女人,戴着口罩,正在细心地擦鞋。

见我进去,女人停下手头的活,摘下口罩——那是一张清秀而精致的脸,很年轻,应该不到30岁,她微笑着,回答我的咨询,并且推荐我办卡,一则价格也不贵,二则我对这家擦鞋吧颇有好感,于是答应办一张卡,并且说,明天晚间散步时顺便把家里几双鞋送过来擦洗。

她摘了手套,洗了手,然后在电脑上给我登记,那双手,绝对不是我们想象中劳动人民的手,更不像街头流动擦鞋工的手,那可是一双白净纤细如少女般的手。她登记好,把会员卡递给我,然后拉开抽屉,拿出一管护手霜,原来她很重视手部护理。

后来,我家的鞋子基本都在这家店擦洗。

有一次,我家丫头的一双鞋,鞋帮上有一块皮裂了,其他部位都还好,这双鞋很合脚,孩子也很喜欢穿,扔了怪可惜的。一次取鞋的时候,就问她能不能补,她说可以的,让我把鞋拿去看看。我把鞋拿去了,她看了看,肯定地告诉我,可以补,开价50元。

50元都可以买一双新鞋了!”我有点愤愤不平,觉得她在宰客。

她温和地笑,并不着急,只是轻轻问我:“50元的鞋子,您家孩子习惯穿吗?”见我不回答,她把手头这双鞋子里外又看了一下,“这个牌子的鞋品质很好的,扔了可惜,补好了不是相当于又买了双好鞋子?”她的微笑里带着几分狡黠,“再说了,旧鞋还比新鞋好呢,毕竟,新鞋子和脚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

我也笑了,夸她口才好。

取鞋时,看她修补的手艺,确实不错,我觉得这50块花得值。继而又问她,我随身的背包能不能洗洗保养一下?她看看我背包上的LOGO,居然就说出了这款包的牌子和大致的价格,并且用了不容还价的语气,说,手工费150元。我知道她肯定能说出一堆让我信服的理由,于是也就不再还价。

还有一次,我取鞋的时候,她好意地提醒我,说我走路估计有点外八字,鞋底外侧磨损厉害,建议我给这双鞋订个掌,还热心地给我推荐,说蒋家巷路口的鞋匠手艺不错。我笑着打趣她,附近就有修鞋铺子,为什么让我舍近求远呢?莫非订个鞋掌还能吃回扣?她神秘地笑,不说话。

我就真的找到了她热心推荐的那家修鞋铺,订了掌。修鞋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哑巴,做事很认真

有一次,散步经过,发现她的擦鞋吧关着门,门上贴着一纸告示,直觉告诉我,这个店可能是关闭或者转让了——我的会员卡里还有200多块钱呢。急忙走近了看,告示上说有事外出两周。两周后店门果然开了,我就问她,是不是老家有啥急事,她说,不是老家有事,她出去旅游了,去了丽江。我心里想着,一趟丽江之行,不知道要擦洗多少双鞋呢,嘴上就问她:“这两个礼拜,不是要少赚钱了么?”

“钱是永远都赚不完的呀……”她像是回答我的问题,又像是喃喃自语。

我开玩笑,问她是不是在丽江发现了商机,打算在那里开一家分店,她立刻就否决了我的建议,而且用的是一个反问句:那些匆忙赶路的人,怎么会有闲情去关心脚上的鞋呢?

 

母亲的茶(朱玉霞)

今年春天来得早,母亲的茶叶就抽芽得早。

我上山查看,才正月初一,有一大片便抽出了一根一根的嫩芽,那是典型的一芽一叶,根根是针,泡出来就是超级竹叶青的样子。

我心里一惊:真没想到,母亲把她的茶叶养得这么好!

前年,母亲嚷着要把送出去十多年的茶山收回来,自己管理。收回来是可以的,自己摘也可以;但我和大哥都承诺了不会去帮她,她自己能摘多少算多少,不能起早贪黑地蛮干。我细看过那几片茶林,因为算是送给一个本家在种植管理,本家也没怎么上心,那些茶林,一副老弱病残的样子,估计也产不了多少茶。让母亲去摘吧,就当打发时间锻炼身体,只要不让我们投资钱和时间就可以。

可是后来母亲没有遵守诺言。她天天在茶山上忙碌,连大冬天都一早就出去了,问她在干什么,她说扯草,我就嘀咕:“都什么时代了,大家都用除草剂了,还扯什么草?有空把屋子收拾一下吧。”夏天割夏茶结束的时候,她被晒得像个非洲老太,而且满手都是伤口。秋天她每天扛把锄头上山东挖西挖的,我问她又在干什么,她说修路,(她嫌以前的路太绕了)而且把那片烂石头地也开垦出来,种上了茶树。有一次,她还盛情邀请我去看她新垦的荒地和刚挖出来的路。我一笑:这一年多,她采茶卖出的钱基本都换成了肥料和农药,又投资到茶山上去了。有时我看不过,还得帮衬她一些工具钱,比如茶叶修剪机、收割机;还有请人修剪茶叶的工钱。那天还没走到茶山上,我就因为有事情半路折回了。母亲一脸遗憾地跟在我身后。

母亲快七十了,有糖尿病,身材矮小。我担心她的身体,又怕好强的她逼着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的父亲帮忙料理茶山。所以,对她的邀请总是懒懒的不上心。

年底,母亲不要求我去看她的茶山了。我却好奇她把茶林管成什么样子了,还有她修的路。因为她已经向我宣布:“今年寒假(春天)不和你去旅游了。我要摘茶叶。”

此刻,母亲的茶林就在我眼前招摇。绿油油的,胖而娇,惹人爱怜——母亲的茶比很多人都种得好。她是怎样把一袋袋肥料从山下背到山上,再怎样一勺勺地喂到茶地里的呢?那一片烂石头地,她是怎样一锄头一锄头地挖出来的呢?我注意到,那片茶比其他的茶都更绿更肥更嫩。那条路,她是怎样修到山上的?为了喷农药时好取水,她竟然还在山腰隐蔽处挖了一个蓄水池。我的天!我的天!我瘦弱的母亲!我勤劳而坚韧的母亲!

她用两年时间,经营出了这样一片茶园。

一回头,母亲正迎在春日阳光下眯着眼朝我笑。

 “妈妈!这个寒假我不去旅游了;也不走亲戚了。明天开始,我来帮您采茶。我还要叫上您的儿子儿媳女婿妹妹一起来。以最快的速度摘下来,卖最好的价钱。”

春日艳阳下,母亲笑得更欢了。母亲还没有一根白发。真的,这是个奇迹。

今年的春天,来得好早;世界不老;母亲和我一样,还很年轻。

 

和你一样(卫子妆)

大部分的时候,我们按部就班的生活着。到了时间点就吃饭,到了时间点就睡觉。然后机械的去做自己习以为常的工作或者家务。我通常不吃晚饭,很是享受夜里抚摸着自己的小腹平平坦坦的感觉,甚至觉得饿得咕咕响的声音就像山歌里的“山路十八弯”一样好听。大多数的日子便是如此,但也有偶尔纵情的时候,吃撑了,半夜睡不着,胡思乱想之间也能把自己折磨得哭了。

总是想起很多从前。据说人越老越爱想从前。想从前明媚的自己,灵活的自己,敢爱敢恨的自己。想着想着总觉得前半生已经是别人的了,能牢牢抱住的只有这越来越弱不禁风的后半生了。也想从前走过的路,遇到的人,他们是否在某一隅安好?

最近和一个朋友经常在微信上聊天。共同点是我们都读过很多一样的书。所以说起某个要点和感受能一点就通。读过一点书的人大部分都差不多。理想主义。一把年纪了还不肯安分,还在想着寻找自己,反抗生活的平庸。有时我看着打出来的一个个字,总是莫名的心碎。因为这些感觉多么的类似。无数个在异乡的日子,我哭着睡去,又哭着醒来,觉得自己孤零零被遗弃于世,我不知道哪里是我的终点,也不知道我要去向何方?我羡慕那些倒头就睡从不谈生死的人。他们的生命里没有喜怒哀乐,只有如水的日子,静水流深。

每看完一本书都很有成就感。那种感觉类似于老农刚刚犁完一块地,刚刚撒下种子。也像哺乳的母亲刚刚奶过孩子,孩子得到了满足,她自己也得到了一种全身的贯通。现在也不像过去的阅读,囫囵吞枣的看完,便以会讲个故事大概为荣。喜欢跟着描写去想象,想象某一种表情,某一种动作,某一刻的情绪都曾经真真切切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有时莞尔一笑,有时会心一笑,也有时是哽咽,也有时是号啕。所以看书一般还是选择在家里,无人处,那样笑也痛快,哭也痛快。

张鸣老师说,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当然,我觉得这仅仅是从感性的一面破译。也有一些坚挺的人,一辈子像工地上的钢管一般又直又硬,他们像马儿一样勤劳,像老牛一样忠厚,赚钱养家糊口。工具书实用,工具人实在。将一个个活泼泼的人熬成了工具,我们终于懂得生存大于生活,无处遁形。

书上说,你别情商太高,有时候智商接不住,有时候命运接不住。我为这句话又想了好一会。我觉得这个情商高,大概就是一个人学会了懒惰巧滑,八面玲珑。我有一个真心的朋友,总是怪我不会说话,嫌我太过单刀直入,不会转过弯弯。但我内心一直觉得极致的简单最能应付复杂,有什么说什么,不强说不硬说不混说,是非分明。

妇女节怎么摇身一变成了女神节了?不知道为啥,我每次看到“女神”两个字都打个激灵。毕竟和“女神经”靠的太近了。转念想想,有人的“女神经”就是别人的“女神”,也有人的“女神”就是别人的“女神经”。这“女神”和“女神经”之间,就隔了一颗爱你的心。若心有所动,你就是永远的女神。这俩字还让人想起自信这个词。自信是个好东西,前提是你得无知。越无知越自信,迷之。

发朋友圈,发抖音,吃饭,游荡。这貌似正常的一天结束了。无数人的生活差不多都是这样。这让人不禁想哼起歌儿——我和你一样,一样的坚强,一样的全力以赴追逐我的梦想。

可是,我们的梦想是个什么样的八角兽呢?

听永远的许少年。

无数次不睡到曙我就一遍遍听他。有个铁粉留言,第一次听许巍还是少年,现在已经是癌症晚期了。这让人肝肠寸断的陌生人的留言啊。

生活是美好的!伏特加是黑色的!梨是削了皮的!雨是斜的!飞蛾是鬼魂。生活并非全部是真实的,但这点并不可怕。我更害怕的是对爱做出承诺。

如果我们有爱,我们何曾惧怕过?20210327整理)《擦鞋的女人》《母亲的茶》加一

《擦鞋的女人》《母亲的茶》加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