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作文修改之扣题教学设计
标签:
教学设计 |
分类: 我的课题(原) |
《在路上》作文修改之扣题教学设计
20210325周四,上午第二节课,我校王妮娇老师,为教师发展中心的校长培训活动需要,上了一节展示课。
此课是在前一阶段,写《在路上》命题作文后,针对学生中出现的“偏题”问题而设计的。 此课的教学设计,是在去年我校王景棣老师上的《醒来》作文评讲教学设计基础上的改进版。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此设计简洁,流畅,操作性强,即便用于常态教学,也是不错的。现把此课堂设计整理如下:
课前准备:
1、学生根据“记叙文自评10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92559dc0102z49s.html)要求,自评作文。
2、精选两三篇课堂集体评讲作文,复印,发给学生,并阅读。
课堂教学:
一、交流自评感受
二、阅读并给集中评点的3篇文章打分;交流并阐述理由;出示老师打分。
三、出示并学习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据老师打分,给文章打分归类;重点学习“内容”这一块(还有语言和结构两块),强调“切题、扣题”。
四、二次审题
1、明确“路”的两层含义。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
实路:小路
虚路:文学路
2、理解“在……上”:还没到尽头,没到目的地。它强调的是一个行进的过程,感悟的心历路程,而非最终的结果。(板书强调:原因——过程——结果)
五、再次聚集评文,看看这三篇文章,在切题方面有没有需要讨论的地方。
主导问:切题没有,文中什么地方体现的?
六、开方子,给建议,说说如何修改。
再读文,写批注,交流。
七、作业:完成第二稿。
在实施教学方案时,据本课情况,需注意:
1、老师对学生的发言,在导向上,要有方向意识;
2、在评点文章时,最好一篇篇来,否则会分散“火力”;
3、在体现本课教学成果的“开方子”环节,要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也要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这里,要有肯定,更要有提升。对修改的优劣要及时提出,不能含糊。
4、关于写作中联想手法的运用。联想作为虚写,要以实写为基础,即,触发点在哪儿,为什么会有后面的联想,要有逻辑关系。(2021032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