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猫头鹰和斑鸠的材料作文审题

(2020-06-29 18:03:14)
标签:

作文教学

分类: 作文辅导(原)

猫头鹰和斑鸠的材料作文审题

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呀?”猫头鹰说:“我准备搬到东边去。”斑鸠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想搬到东边去。”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变叫声,即使搬到东边去,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你。”

这是2020629日,由市教育局组织的第二次中考适应性考试(二模)的作文题。

此题来源于,今年由市教师发展中心汇编的《语文中考复习资料》(内部资料),是个原封不动的材料题(九年级语文教学43页也有此题的训练)。

另外,这次二模语文试卷上的诗歌赏析题,听说来自于八年级语文之中;议论文阅读来自于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73页。据此信息,感觉中考语文或者说镇江地区中学语文考试的内容正发生大变化,即由课外开始回归课内。这样的举措,从语文教学改革的角度来看,不知是进步,还是退步。当时考试内容转向课外,理由充分,如今回归课内,却不知为了什么?难道仅是因为教师对教材不重视?究竟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这早有定论的啊!对此,作为一名一线语文老师,我不知是悲,还是喜。不过,我们都是游戏规则的局外人,反正制定规则的人,大多不教书,不在一线。这是题外话了。

这次的作文题,属于材料作文。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对材料性质的把握,是有利于解读材料的,就像这则材料,定位为寓言故事,在解读时,就不能过分从“物性”的角度来解读,比如,改变了叫声,那猫头鹰,还叫猫头鹰么?

材料作文的审题,关键是解读材料,要通过抓材料中的“关键词、人事关系变化”提取立意。就这则材料而言,可抓的关键词和体现关系变化的词句有:打算搬到东方、讨厌我的叫声、改变自己的叫声、还会惹人讨厌。从中,我们可以提取出这样一些观点(寓意):

对待自己的重大缺点和某些重大问题,要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不能像猫头鹰搬家那样,就事论事,回避矛盾,这样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具体也可这样表述:

1、治标不治本,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与其逃避困境,不如改变自己,勇于面对;遇到困难或不被理解时,应多改变自己,勇于面对。以上三句话,在观点上,大同小异。

2、赢得社会赞同,在于完善自我。

但是,对材料的理解,读者的主观理解,不能太强势,一定要有文本意识。下面的观点,我认为是不妥的:

如,我们站在斑鸠的立场上看问题,斑鸠不是逃避,而是去寻找一个能容纳自己的环境,斑鸠鸣叫是本性使然,也是斑鸠区别于其他鸟类的本质属性,如果斑鸠不在半夜凄厉地叫,那么它还是斑鸠吗?既然斑鸠鸣叫不是它的过错,环境又容纳不了它,它想改变一下环境又有什么错呢?仅仅因为“群体都不喜欢”就一定要其中的个体改变他们的本性一谓迁就吗?即,当不被理解时,我们不应逃避,应该坚持自己,过分迎合别人,就会失去自己。

还有,据阅卷的标准答案,认为,本寓意还可以引申为:扬长避短,积极探寻发展之路。

通过解读材料,提炼出观点,我们发现,这观点是关于成长类型的。如果,考生选定写记叙文,则可以回忆生活中,能够揭示该道理的事情。我想,这方面的材料,还是较多的。只不过,有的是经验,有的是教训。比如,有的同学,与同桌的关系不协调,他没有找自身的原因,而是要老师给他换座位。结果,换了座位后,与新的同桌关系仍然不好。

当立意和选材大致定下来后,还需构思文章的思路。如果写记叙文,我想,在构思叙事情节时,至少要有“遇到困难(不被理解等)、改变自己、结果反思这样的环节。为了突出主旨,可以在情节设置上,产用对比手法。当然,文章中,心理描写是必不可少的。这类文章的思路,其实可以归为一类,即都与克服困难有关。

作为初中生,身心在急剧变化中。青春美好,但成长烦恼。面对烦恼,克服烦恼的过程,也是孩子成熟的过程。为此,课堂或生活中,如果我们能深入学生内心,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这,既是教育的过程,也是作文指导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说,作文即做人。(20200629寸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题与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