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3关于“这就是最终作品”心态的材料作文题审题
(2020-06-03 10:46:29)
标签:
作文教学 |
分类: 作文辅导(原) |
关于“这就是最终作品”心态的材料作文题审题
有时我们做得不够好,并非因为不勤奋,而是因为缺少了 “这就是最终作品”的心态。
1、根据上述材料,确定好立意,写一篇文章。2、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3、文章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
以上是去年镇江语文中考一模试卷了作文题。
首先,要思考这则材料所关乎的话题是什么。
从“做得不够好”、“缺少……的心态”,可以看出,这是关于做事效度(质量)与心态关系的话题。
其次,明确关键词及材料中存在的关系。
从“并非……,而是……”,可以看出是强调后者。
缺少了“这就是最终作品”的心态,究竟是什么心态?这里要换位体验,在完成一件事情时,如果把手上的事当作是“最终作品”,会有怎样的心理状态?我想,应该是:除了这次把事情做好,后面没有机会了;这件事情的结果,将成为最终的结果,将代表我的水平、成绩,不能再更改结果了。
具体来说,可以是:必胜的心态、一定要把事情做完美的心态、非把事情做好的心态、不给自己留余地的心态、一定要谨慎、认真的心态、竭尽全力,全力以赴的心态、高度重视的心态。
“做好事情”与“心态”之间的关系怎样呢?应是因果关系,假设关系。
第三、归纳立意。
这则材料告诉我们:要想把事情做好,一定要有追求完美、谨慎的态度。反过来,在完成一件事时,如果我们抱着“还有下次(机会)”,从而放松自己的心态,可能事情的结果就会不完美或留有遗憾。
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立意,搜寻生活中相关的素材。如果写记叙文,可想想,在自己亲历的事情中,有没有这样的经验或教训。正面材料,反而材料,只要所揭示的道理能指向这个“立意”,都是切题的。
在构思这篇文章的结构(顺序)时,主体部分,可写经验,也可写教训,还可以通过对比来揭示道理。为了使情节具有可读性,在做事时,可以设置一些矛盾(阻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