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命题会议记录2020.0515

(2020-05-18 10:30:19)
分类: 摘作文资料

命题会议记录2020.0515

颜老师:

一、命题比赛的目的和意义

1.   把命题的权利还给老师。

2.   中考复习更有针对性,更具有效性。

二、命题详解

(一)词语

1.常用的3500个字,以前面的2000个字为主。

2.声调不考,前后鼻音不考(主要是考虑地区方言的影响

3.声母会考。

(二)默写

1.默写的组成规律:一般四到五句为古诗,两到三句为,一句是论语

2.默写的内容规律:一定是名句或者是比较经典的句子,比如说写景的经典句,哲理句等。以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为原则,最后复习阶段,不用再去为难学生全篇的背默,可以只背诵重点语句

(三)名著

考查原则:老老实实看原著,随机出语段,思维导图的复习方式还是很不错的。

(四)病句

平均得分2.7-2.8,送分题。

(五)探究题

1.内容:最难命题,命什么方面的?主题要先定。(汉字——文化)

2.方向:主题,尽量与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相关联,去年是与教材相结合。让教师去教教材,九下的教材在试卷中一定会有涉及。去年的试卷就与萧红的《呼兰河传》有关联。紧扣教材、文本,甚至会直接引用文本。

3.考查的能力点:一,信息筛选;二,内容的概括;三,深意的阐发;四,推断题

4.原则:探究题,不求新颖,只求准确。

(六)诗歌鉴赏

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1.   古诗中的文言词语能否解释?能逐字逐句翻译

2.   与地域文化结合最好,平时要注意体现本地特色的诗,比如许浑。

3.   炼字炼句,画面描绘。画面描绘求对,翻译就好,过分描绘,有时反而会偏。答案越唯一越好,考虑阅卷。

4.   情感要全,从文本中找依据。(答题要全面,要切分角度)

5.   形象:景象、物象、人像、诗人自己的形象象为情服务,这些象表达了哪些情?用了怎样手法写的?

(七)文言文

1.   阅读难度与教材相当,以故事为主,议论过多或者典故过多的不会选。(250-300字)

例:学了《孙权劝学》,后面的故事也可以出题。

笔记小说有趣、故事性强生僻不易撞题。

2.   实词为主,一般4个实词,有虚词不会超过1个,4一定都在文本中出现过。

3.   翻译侧重于特殊的句式。倒装、判断、省略、反问……

4.   情节题/内容的概括;人物的分析/主旨的把握。(2-4分)

(八)实用类文本(900-1000字)

A.议论文

1.命题总指导

围绕课标对议论文三句话出题:区分观点材料;注意观点和材料的联系;作出自己的评价。(注意观点与中心论点的区别,观点主要观点的区别,答题先答最主要观点)

2.论证方法、论证思路、论证结构题

考查的是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注意区分哪个材料证明哪个观点

3.   对观点与材料的联系进行评价,材料是否能证明观点。

举例2018年真题《自炫更需自制》16. 仿照下面的句式,在第段末尾,再补充一则事例。

有些人喜欢________,不是________,而是__________

4.   命题要注意价值观问题(正面)

B.说明文

1.总指挥:说明文课标:能提取主要信息

2.题型:说明文的对象、特征、说明方法、说明语言

出题不会出现概念型术语,考语境中的作用,能力表述型。

3.   为何中考议论文多于说明文?因为科技类文章难找。

4.   提问:说明文中关联词的考查。

颜老师回答:关联词一般出现在议论文中,表现出思维的逻辑转换。议论文一般进行关系上的考查,例如材料与观点句的关系。如《谈读书》,17句话间的逻辑关系,分句群,划分层次。将复句改为单句,提炼主要观点。(张举补充:《谈读书》是断想式的对读书的一些想法,没有中心论点,没有论证过程)

5.   命题注意点:术语型套路类题目不出或少出,要鼓励学生自己分析文本,训练思维;答案要在文本中提取、整合,解读文章是关键,思路分析。

(九)文学类文本(1200-1300字最好,一般不超过1500

命题关键在于文本能选好,《读者》就不合适,太直白。少涉及宗教、哲学,太难。

1.   内容梳理题:对全篇基本内容的把握

2.   词句的理解

3.   语句的品味

4.   内容的阐发(深刻语句的内涵)

5.   评价(既评价主又评价手法,欣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散文的情感表达或表达方式)要找文中2-3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

较好出题的文本类型:托物言志的,有象征手法的。《塑料花》出的好。

6.题目的含义、作用(这样出题太大,切入口要小一点)

7.颜老师自己的看法:丁老师爱用时文,其实经典好文很多,如《叶圣陶二三事》,叶圣陶、梁实秋等人。

(十)作文

1.镇江命题作文特色:情景式。

2.材料作文:记叙类的材料更好。名言警句式的又类似于命题作文了。

 

张举老师:

一、谈了他今天进行的材料作文训练:

多则材料的材料作文训练,张老师大概说了三则材料的意思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工作条件很困难,但我们很快乐

责任尽完了,但得到的是快乐

1.   提炼重心

共同重心:乐趣

每则材料又有侧重: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困难是快乐的源泉

尽到责任是一种快乐

2.   让学生有两个意识:既可写议论文又可写记叙文,视情况而定。

3.   论据的开发:小学学过的课文、品德课里的故事、历史课里的故事、阅读文中。

总之名言故事多得很,将学过的见过的为他所用。比如张飞喝断大军的故事用来做自信的论据。

4.   列举题目

——的兴趣,谈兴趣,说责任,困难是快乐的源泉……

二、非连续性文本

主要考察提炼信息、整合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1.   整合材料的能力欠缺。

2题往往要2则材料连起来才能答出来

2.   3题,考侧向思维,运用信息的能力。答案在材料中找不到,侧向思维想出来。

三、古诗和古文

只要会翻译,就不会失分。

训练学生怎样翻译古诗。

文言文要将课内先夯牢固,看到课外文言文,想到课内的词句。

要学会猜读。

四、现代文

上课或讲课前先梳理文章思路

举例:中考指南:《从小学生著作等身说起》与《做人要有雅量》。

《从小学生著作等身说起》第1节:提出中心论点,第234节:为什么,第56节:怎么样。此文考论证方法只能证明中心论点

《做人要有雅量》先提出中心论点,再四个分论点,最后总结。每一段都是总分总结构。论证方法的作用,既证明分论点又证明中心论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