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寸言人韦
寸言人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025
  • 关注人气:1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记叙文写作审题立意教学的有效性

(2020-05-05 14:55:23)
标签:

作文教学

分类: 摘作文资料

谈记叙文写作审题立意教学的有效性

一、从中考作文命题中寻找考试导向

我们先来看一组2019年各省市中考作文题:

【江苏南京2019年中考作文题】端午节,奶奶像往年一样送来了端午食品——绿豆糕,你却不领情,对奶奶说:“这是你喜欢的,不是我喜欢的。”事后,这引起了你的联想和深思……请你以“你的和我的”为题写了一篇文章,向校刊投稿。

要求: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

【天津市2019年中考作文题】有人说助力成长的是梦想,有人说助力成长的是亲人的鼓励和陪伴,有人说助力成长的是挑战困难的勇气、坚强的意志、果断的行动力……同学们,助力你成长的是什么呢?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杭州市2019中考作文题】

在肯定别人前,首先肯定自己;肯定别人能获得信心,要学会换位思考肯定别人;要真诚,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根据这三句话,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上海市2019中考作文题】这事,真带劲(要求略)

综观2019年各省市中考作文题及写作要求,它们有的是以“我”为主,表达“自我”;有的侧重关注“他人”,提升“自我”;还有的侧重以“我”究“物”,净化“自我”。考生可以记叙生活经历,可以表达对生活的思考,还可以抒发对生活、人生的审美观等等。基本上以“我”为中心,分别从“我”与四个方面的关系角度,即“家庭”(亲情)、“学校”(师生、友情)、“社会”(人情、世俗风情)、“文学或自然”(热爱之情)来表达心中所感所思。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说,作文命题涉及的话题都在考察学生“社会责任”“国家认同”“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珍爱生命”等多个素养能力。

命题的总体导向就是: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贴近生活,关注社会,发展个性,突出人本,鼓励合理的创新。

 对中考作文命题导向的研究不仅仅是立足于这一年的中考试题的批阅与反思,更重要的是树立对今后作文教学有效指导的“标杆”。只有教师自身清楚中考作文写作的导向,才有可能将清晰的写作要求通过授课的方式呈现在课堂教学中,传递给学生。

二、从备考训练中加强思维训练

1、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常规立意角度写作,使学生善于表达真情实感

叶嘉莹说:写一首好诗,不是为了把漂亮的诗句照搬过来,而是为了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诗是这样,写作记叙文也是这样。

比如:以“成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这个题目的核心词语是“成全”。“成全”可以理解为一种“帮助人实现某种愿望”的言行。一般认为,“成全”是人类一种高雅的言行,是人类一种高贵的品质。如果从常规角度立意,可以写有关“成全”的人和事的记叙文。写我曾经“成全”别人的一件事,记叙“我”“牺牲自己的利益,成全了别人”的一件事。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情态或者事件的发展过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学会善良,传递温暖。也可以写亲历别人“成全”“我”的一件事,记叙陌生人一次或多次温暖、无私、优雅的“成全”“我”的经历,等等,表达感动着人生中珍贵的“成全”,感恩人生中这些美好遇见的主题,抒发“感恩‘成全’,传递善良”的美好情感。

2、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核心立意角度写作,使学生的写作思维向纵深发展

比如:以“心中的歌”为题写作记叙文。这道题,从核心立意角度来写作,可以将“心中的歌”抽象化,理解为“赞美、感恩、歌颂的人、事、物”。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对人生思考,把社会现实、主流价值观联系起来去写作,从所写的材料中挖掘“歌”的理趣,力争使自己的思想高屋建瓴。引导往思维深刻处写作,引导学生对人生有知觉、有思考,告诉学生每个人的心中都应有自己想唱的歌,但所有的歌都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唱得漂亮、唱得精彩!

引导学生从核心立意的角度写作,引导学生“唱”出心中之歌,帮助学生智慧地表达自我价值观,树立新时代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创新立意角度写作,使学生的写作思维向创新发

打破常规角度立意的束缚,翻出新意,会令人耳目一新。下面以“那儿,     半命题作文进行写作为例谈创新立意写作。这道作文题选材范围很广,选择余地较大。主要看后部分的填空内容。所填的内容决定了文章的选材和立意。如果从创新的角度立意的话,可以写“那儿有我的乡愁”,写那儿有我的乡愁,讲述自己记忆中乡愁故事。记忆中的乡愁,是玩伴嬉戏的愉悦,是父母倚门唤儿的温暖,是邻居守望互助的温情……点点滴滴的故乡往事,融入骨血,伴我成长,难以忘怀,从而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作者简介

章俊,安徽省高考优秀评卷教师、安徽省基础教育学科教学论文和优质课评审专家库成员、池州市优秀教师、池州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池州市青年骨干教师、贵池区优秀教师、贵池区“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先进个人。他曾参编《意林》《高考作文素材精选与多向运用》《阅卷教师重点推荐高考满分作文》等多本教辅资料,获奖或发表论文多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阅文思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