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突触原理

(2022-03-23 11:28:41)

Synaptotagmin首次被鉴定为突触小泡的一种膜成分, 突触小泡是一种特殊的分泌颗粒,介导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神经元是极性细胞,包括两个不同的区域,一个是细胞体,一个是轴突,它们并没有被可见的连结分开(见图4.56)。轴突延伸得很长(有些长达数米),它传递电脉冲由一个神经细胞到下一个细胞。轴突末端与肌细胞或其他神经细胞的胞体(或细胞体的叫做树突的突起)形成一种独特的联结形式,这就是突,触(synapse) 。, 轴突及突触的质膜有高度特化的适合神经传导功能的生化组成。Syn ap to tag min参与神经细胞和非神经细胞的调节型分泌过程。

l Synaptotagmin的末端有一个膜锚, 其余的蛋白质伸进细胞质。这个细胞质区域包含两个网格蛋白结合部位, 可与一切SNARE蛋白形成一个复合物, 这被认为能使它们保持非活性构型,如图4.56所示。/使质膜电位去极化的神经冲动触发钙离子通过突触前膜的钙通道涌人, 引起局部钙浓度增加, 这被认为是改变syn ap to agm in构象的信号.Synaptotagmin构象改变使其脱离SNARE复合物, 这样SNARE复合物即介导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25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翻了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