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历代名句 |
《李记·中庸》。立:建立。大本:根本原则。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品性是天下最真实诚信的人,才能治平天下,树立天下人遵从的根本法则,知晓天地化万物的道理。
《李记·中庸》论孔子之德时,指出:“为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孔子具备尧、舜、文王,武王那样的圣明君主的仁德。他是天下最诚信真实的人,通晓天地化育万物万事的道理,能治理好天下,树立人们遵从的根本法则,成为世人学习的典范。孔子道德高尚,学识渊博,具有圣人的内在品行,可“内圣”而“外王”。作者认为,“至诚”是品德修养的目标,是为人、为政的根本,是决定立足天下的关键。据有天下最高的“诚”,才具备立足天下的基础,才能通晓治理天下的大道,像尧、舜、文王、武王那样的仁君那样,推行“仁德”之政,得到天下百姓的拥护,把国家治理好。这实质上是儒家“仁政”思想的反应,强调孔子为道德楷模,加强修养,提高道德素质,具有“内圣”的至诚品性,以自身的品行为榜样,“外王”天下,方能建立天下人自觉遵守的基本准则,凝聚人心,从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中庸》提出的至诚被后世继承,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现代社会,我们依然要强调以“至诚”为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待人接物要真实诚信。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诚信意识,自觉遵守道德行为规范,以诚待人,言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