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听评课心得体会

(2013-06-14 16:25:37)
标签:

教学方式

重在

良乡

北京

结构

教育

分类: 工作杂记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听评课心得体会

201369日星期二第3节听了王建老师课,每次听他的课我都受益匪浅,所以赞扬的地方不在赘述,从不足的角度先说说我个人的意见:

1、教学语言规范,如五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和管道指的是运输线路。

2、记笔记时间太短,要强调归纳出的结论(建议:用板书强调,强化学生消化记忆)。

3、分析图时,对于不完整的图幅要对图中的图例加以说明解释,便于学生更好地读图析图,如:环路与城市化的关系图,加注或口述图例说明,学生自己是可以将得出的结论进行演绎的。

 

唐老师评课

一、教学

1、在教学时阐述交通与城市的影响关系,一定要渗透决定城市发展变化的根本是生产力是经济。

2、交通方式和布局变化体现在种类、位置等对城市形态的影响,要从城市形态的变化归纳出规律。

3、学生的理解力达到的程度

二、设计

1、归纳,要清晰、简洁。

   演绎,对过去和现在的说明解释,对未来的预测。

2、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演变的。演变是有规律的。重在规律的迁移运用。

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3、地理学科特色的体现:

以地理学的思想方法,选取典型资料,按学生认知规律对知识进行归纳、演绎。

着重演绎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李老师评课

1、授课题目结构:交通运输(方式、布局)变化 影响聚落(农村、城市)位置、规模、形态变化。

2、教学目标的重新整合:重点:学情的具体分析;学生的迁移能力。

                       难点:学生的独立分析

3大致流程:

分析良乡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得出一般规律;

老师带领学生将规律应用与北京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选取典型城市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生独立完成演绎练习;

④布置作业,再次强化。

4、板书设计可灵活多样写,用大问号提问,彩色笔总结规律。

5、对于说课,提明确问题,给完整材料,说清楚学情,得重点结论。

 

我的收获:

在教学设计时需注意,教学具体教什么内容?为什么这么教,方法?然后用具体的材料结合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雨中印象
后一篇:美杨杨私房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