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热量和光照的区别

(2013-04-22 08:40:49)
标签:

降水

可见光

大小

青藏高原

高中

分类: 地理教学

热量用气温来衡量.光照用年太阳辐射总量来衡理.热量受光照条件,纬度,海拔等影响。光照受纬度,大气透明度,日照时间等影响。光照条件好,不一定热量条件就好,例如,青藏高原光照条件好,但热量条件不好。
热量:主要是指一个地区在地球上的纬度分布,热量带,比如热带,寒带。那么这个东西一般是稳定的,当然与地区海拔也有关系,比如去年地理全国卷一,西藏地区官兵种植蔬菜为什么要抬高盆子,因为地面温度太低,这也属于热量的范畴。
光照:这与太阳高度角度有关系,也就是一天之中太阳所处位置不同,那么该地区获得的光照就不一样,正午最强。比如新疆地区盛产长绒棉是因为太阳光照强烈等原因。

影响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因素是?
太阳辐射强度 指垂直于太阳直射光线的每平方厘米黑色表面上在一分钟内吸收全部投射于其上的太阳辐射能后所获得的热量(以卡为单位)。它表示太阳辐射能量的大小。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最主要的因素是日地距离、太阳高度角和大气透明度。实际观测结果证明,冬季辐射强度大于夏季;中午辐射强度大于早晚;澄朗天空辐射强度大于混浊天空。同样道理,海拔高的地区太阳辐射强度也总是比较大的。

高中地理.热量.光照强度.太阳辐射的关系和区别?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9-6-8 13:43 | 提问者:air_air_

还有关于关照时间,是不是北方的光照时间比较长?为什么?
问题补充:

比如,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热量低,还有它的光找强度强不强?太阳辐射强不强?
最佳答案

热量指的是由于温差的存在而导致的能量转化过程中所转化的能量。而该转化过程称为热交换或热传递。热量的公制为焦耳。
  光照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能量。
  太阳辐射是地球接受太阳的能量.
  一般来说,光照多的话热量高,但地下也可能提供热量。而影响太阳辐射的是气候,光照时数,海拔和地形的综合因素,例如四川盆地地势底,云厚,所以年太阳辐射量小。
  北方光照时间长于南方,其原因在于:1北方纬度高,在夏半年昼长于南方;2 北方气候较南方干燥,云天少;3 我国西北是全过太阳辐射量最高区,因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使那降水少,日照数长。

光照、热量与农业
徐亚清 发布时间: 2009-6-27 14:17:01

 

光照、热量与农业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常说光热降水是气候的重要因素,但在学生脑海中往往容易形成误解,认为光和热完全是一回事,或者认为太阳光照多的地方就是热的地方,光照少的地方就是冷的地方,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从某种角度也可以说是错误的。

首先,从太阳光照来说,它的多少取决于日照时数的多寡,而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有四点:第一,日照时数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高,空气稀薄,尘埃少,大气的透明度好,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因此,高原和山区的光照总比同纬度的平原好。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也是我国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方,拉萨有“日光城”之称。第二,日照时数与天气有关。晴天,大气中水汽少、云量少,对太阳辐射反射少,到达地面的光照多,故各种沙漠性气候及大陆内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都有很好的光照条件。在我国东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由于云雨多,光照较差。而我国的四川盆地由于四周山岭阻隔,江面和地面蒸发的大量水汽不易扩散,早晚气温变低时,水汽凝结成雾,所以冬春两季常常笼罩在迷雾之中,阳光照射时间很短,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少的地方,故有“蜀犬吠日”之说。第三,日照时数与昼夜长短有关,以北半球为例,夏半年,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方白昼越长,日照时数就越多。第四,日照时数与污染有关。污染严重时,空气中不同粒径杂质含量多,对太阳辐射散射强,阴天多,地面光照差。

其次,从热量来讲,大气热状况的衡量因素是气温,而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三点:第一,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地面接受辐射热量的多少取决于太阳高度角,由于地球的形状,使得不同纬度太阳高度角不同,低纬度大高纬度小 ,所以全球气温分布是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第二,大气本身条件如大气组成、大气运动影响了削弱和保温作用的大小,如在对流层随着高度的上升气温递减即与组成有关。由此可见,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而晴天多,光照丰富,也因为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少而气温低;至于大气运动,任何地方来了冷气团气温就降低,来了暖气团则升高。第三,下垫面状况,包括海陆、地形地势、植被、水文﹙洋流﹚。比如,海陆热容量不同,导致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则相反。而四川盆地虽然太阳辐射为全国最少,但因为纬度低加之地形地势原因,夏季炎热,冬季是同纬度的温暖中心。在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气温日较差低于裸地,河湖水田周围也因为水的调节作用气温日较差低于内陆,而洋流的影响则是暖流增温寒流减温。

热量与光照虽有区别,但也是有联系的。光照强的地方,气温会短时升高,因此大陆性气候的夏季日最高温比海洋性的高,晴天最高温比阴天高,而我国东北地区夏季七、八月份也有较高温度就是因为处于较高纬度,夏季白昼较长。

光热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农作物有喜高温和耐温凉的,热量条件是低纬优于高纬,平原优于山地,由于热量不同,农作物在种类、产量、复种制度上有着随纬度变化的规律。在我国,复种制度从海南到黑龙江有着由一年三熟到一年一熟的递变规律,四川盆地虽多雾光照少,但纬度低,热量充足,水稻种植可一年23熟;农作物也有喜光和喜阴的,青藏高原虽为高原气候,夏温不高,但利用充足光照仍可种植喜光耐温凉作物,如青稞等作物;漠河虽纬度高,热量少,但夏季可利用白昼较长光照条件好种植喜光的大豆、玉米、马铃薯等;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热量既不多,光照也不足,所以其中北部多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同地区利用其优势条件因地制宜地种植农作物,以达到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综上所述,光照与热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因此,正确理解二者的内涵是非常必要的。

(此论文发表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