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蔡锷未回国参加唐才常自立军“勤王”起义吗?——与曾业英先生商榷(二)

(2019-06-23 21:58:28)
标签:

蔡锷

自立军起义

梁启超

唐才常

分类: 曾业英失误

摘 要:2017年,曾业英发表《蔡锷未回国参加唐才常自立军“勤王”起义》一文,认为:长期以来,学术界形成的蔡锷1900年回国参加唐才常自立军“勤王”起义这一共识,纯粹来源于梁启超的《蔡松坡遗事》一文,并不符合历史事实。经查,曾业英此文的诸多论述并不符合史实,其所谓蔡锷未回国参加唐才常自立军“勤王”起义的结论不能成立。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14/e9c5a879d151448393fc9cfaf22670e6.jpeg

蔡锷(1882-1916),字松坡,号击椎生

二、蔡锷略史并非未言及蔡锷参加自立军起义

曾文还断定:蔡锷逝世后,国内众多报刊虽然发表了各地一大批介绍他的光辉业迹的生平略史,“但却没有一人以任何形式言及他当年回国参加过唐才常自立军‘勤王’起义”。对于曾文这一说法,笔者也不敢苟同,因为它与史实同样严重不相符!

据笔者查考,1917年1月出版的《中华童子界》上有《蔡锷小史》一文,其中第一句就说:“蔡君松坡,原名艮寅,庚子岁汉口革命,君与其事,更名锷。”文中还进一步说:“及庚子夏,唐才常谋在汉口起义,君及同学诸人,多归国参与其事。事败之日,君及范源廉,以先时他出,得免于难。此一役也,十九人中,死者十一人,君与其余,相偕返东。”(详见下二图)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14/0828c5c5ce4e44369710261727e501a5.jpeg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14/aa871222189d4ab7a9644e23d9958783.jpeg

《蔡锷小史》还不是蔡锷逝世后“言及他当年回国参加过唐才常自立军‘勤王’起义”的最早和唯一之作,因为笔者还发现,云南《义声报》自1916年12月6日起就连载了《蔡松波先生事略》的长篇报道,其中第一句也写道:“蔡君松坡,原名艮寅,以庚子与汉口革命,更名锷。”文中还说到,“及庚子夏,唐才常谋在汉口起义,君及同学诸人,多归国参与其事。事败之日,君及范源廉,以先时他出,得免于难。此一役也,十九人者,牺牲其十一,余则相偕返东。”这比笔者发现的梁启超1916年12月16日在南洋公学发表的演说中提及蔡锷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之事也早了十天,而且它还与《蔡锷小史》一样,所述比梁启超所说更为具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详见下二图)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14/439b001c03354755a7c0ee8cc4912411.jpeg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14/99eaa23e4e354ec4aa9a90e52bf38d8a.jpeg

需要指出的是,《蔡松波先生事略》一文也不能算是最早提及蔡锷参加自立军起义之事的文章,因为编者在该文的引言中特别说明,其中内容为“采辑所及”而来。这就说明,《蔡松坡先生事略》中所提及蔡锷参加自立军起义之事只是“采辑”他人更早的文章,而这些早于它的文章或出自蔡锷刚逝世,或出自蔡锷生前。

除《蔡松波先生事略》《蔡锷小史》之外,蔡锷的部下庾恩旸于1916年12月14日在云南《义声报》上发表的长篇文章《云南首义伟人邵阳蔡公松波传略》中明确指出:“及庚子夏,唐才常诸先生谋在汉口起事,公(指蔡锷,下同——引者)及同学诸人,多归国参与其事。公以先时因故他出,得免于难。是役也,同志十九人中,牺牲者十人,其余仍相偕返东。”该文又于次年3月改名为《护国军神蔡公传略》由云南图书馆印行,同年4月,庾恩旸又在其由云南图书馆印行之《中华护国三杰传》的《蔡锷传》中再次提及蔡锷1900年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之事:“浏阳唐才常先生谋发难汉口,邵阳(即蔡锷,邵阳人)归国与其事,同人罹难者十人,邵阳幸获免,复东渡入东京成城学校。” 1925年12月,蒋介石侍从室主任陈布雷之弟陈训慈为纪念云南起义十周年,以叔谅的笔名在宁波《爱国青年》发表《爱国伟人蔡松坡》一文,简要介绍了蔡锷的一生,其第二部分“从新学研究到光复云南”中说:“后来唐才常回国起义,不幸失败而死,那时蔡公为唐先生带信到湖南,听到失败的消息,便设法返回到日本。于是,他立了决心,便是救国必须革命,革命必须武力,所以,他就改名叫做‘锷’,投身陆军学堂。”

还值得一提的是,蔡锷逝世后,不仅国内有关其生平介绍中记载了他1900年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之事,而且当时国外一些刊物上介绍蔡锷革命略史的文章中也明确记述了蔡锷的这一活动。例如,1916年12月20日新加坡的《振南报》上《蔡元勋前半生之略史》的第一部分“修养时代”说:“蔡君松坡,原名艮寅,以庚子与汉口革命,更名锷。……及庚子夏,唐才常谋在汉口起义,君及同学诸人,多归国参与其事。事败之日,君及范源廉,以先时他出,得免于难。此一役也,十九人者,牺牲其十一,余则相偕返东。”

所有这一切都充分证明,除了梁启超之外,当时知道蔡锷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之事的还大有人在,而且还早于梁启超说出了这一“秘密”!由此可见,蔡锷1900年回国参加唐才常“勤王”起义的故事在当时也并不“新鲜”。

以上大量史实再次充分证明,曾文所谓蔡锷逝世后“国内众多报刊为纪念这位反袁称帝的护国英雄,虽然发表了各地一大批悼念文电、纪念会演说词以及介绍他的光辉业迹的生平略史,但却没有一人以任何形式言及他当年回国参加过唐才常自立军‘勤王’起义”的结论,又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因而也是不能成立的。(未完待续)

(原载:《邵阳学院学报(社科版)》2019年第3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