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都是上市惹的祸

(2013-10-17 21:30:23)
标签:

资金缺口

对冲基金

上市

富翁

倒闭

财经

分类: 今日财经

都是上市惹的祸

经点
 
最近,厦门各区法院受理了多起状告“拟上市企业”的官司。这些被告,曾是行业龙头,都是纳税大户,都有过无数光环,但是最终都在上市梦破灭时倒了。
 
上市不成反倒闭的企业可分三大类
 
至于这些谋求上市不成反倒闭的企业,可以分为以下的三大类。
 
破产样板一:举债开连锁,结果撑不住倒了。例如:图做“中国户外用品第一品牌”的三德盛,本来经营得好好的,但为了上市,却疯狂扩张,烧钱开了一家又一家的连锁店,不惜借高利贷弥补资金缺口,结果是饮鸩止渴,上市梦以倒闭告终。
 
其实,如果不谋求上市,或许三德盛就不会走入绝境,因为,一直到2011年9月份,三德盛的生产经营至少从表面上看依然良好。
 
破产样板二:借钱去纳税,结果被利息拖垮而倒闭了。启高原本销售很好,效益也不错,还拿过同安区的“纳税大户奖”,但是,启高同样被上市梦拖垮。
 
对于谋求上市的企业,“纳税大户”的荣誉既是光环,也是负担。一位企业家说,因为上市门槛高,公司财务报表需要连续好几年实现盈利增长,有的企业为了让财务数据“更好看”,每年都要交人民币几千万元的税收,而且,每一年交的税收都要比前一年多,要“年年增长”。为此,一些筹备上市企业甚至“咬紧牙关”借钱交税。
 
破产样板三:高科技企业炒地,上市路成了倒闭路。厦门迈士通电器有限公司,曾经是一个风光无限的“巨人”,它是厦门第一家无人机试飞成功的企业,也倒在了上市路上。破产前,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剑青还曾获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奖,颁奖典礼后,他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迈士通正计划上市,进一步“做大”。
 
从2010年7月至2011年1月,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迈士通扩张速度惊人,先后在四川内江、乐山及福建厦门、漳州开建四个基地,圈地1000多亩,项目拟投资金额从人民币数亿元到数十亿元。但是,迈士通最终因“高科技项目—土地—银行贷款—扩张上市”的逻辑惨败。
 
为何还有那么多企业争相上市?
 
企业上市风险不小,危机重重,为何中国还有那么多的企业争相上市?A股新股市盈率高是一个重要原因。很多企业一旦上市,持股股东和公司高管都会一夜暴富,他们手中的股权价值可能会暴涨几十倍,让他们瞬间变成亿万富翁。
 
面对诸多上市好处,很多企业家被眼前的暂时胜利冲晕了脑袋、並认为自己佷行,啥事都可自己搞,缩减人才费用,忽略了企业吸纳具备资本行业经验、道德、专业的高端精英人材来协助企业。有些则是雇佣了专门人才后,却不重视对方提出的建议,一意孤行,在不知金融资本行业内的水有多深的情况下,就带着企业全体启动跳水了,其后果可想而知。
 
其实,企业扩大规模决不能“唯上市论”,有时“小而精”,静悄悄的做法,也可以成为企业发展的好模式,并一鸣惊人,震撼同业市场。
 
而要做到这一点,各民企业应借鉴国外一些企业的做法,应抛弃企业规模大和上市策略的陈旧观念,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未来利润”,脚踏实地地从事生产,并在专业的自有资金人才(职业经理人)互相搭配、互相扶持下给予企业一定程度的按步就班倾斜。
 
同时,根据周边相关经济发展和企业实际情况,为企业上市适格地设计两套 (主及后备) 专业方案来启动及引导正确方向,使得企业的准备工作更有针对性,少走弯路,少被一些没有商业道德的上市财务顾问、主理商和保荐商“忽悠”而导致悲剧的下场。
 
(作者为联合离岸对冲基金中国项目首席代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