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霞:人物第一家

(2013-11-25 11:48:45)
标签:

定佳拍卖

文化

分类: 书画鉴评

闽台书画一家之人物画家李霞对台湾画坛的影响

                          

李霞:人物第一家                       

文/彭小菊

 

郭若虚于《图画见闻志》曰:“画人物者必分贵贱气貌、朝代衣冠。释门则有善功方便之颜,道像必具修真度世之范,武士固多勇悍英烈之貌,士女宜富秀色婑媠之态,田家自有醇氓朴野之真。”而今观李霞之人物,皆有此法。其文人风雅,少习绘事,擅人物,多作历史人物、民间故事及风俗画作。画面以笔姿秀挺,形神兼备见长大尺幅更见功力。陈宝琛诗赠其画,吴昌硕书赞其为“人物第一家”,从中可见其艺术造诣之高超。

 

博取众长,尔后融汇贯通

 

李霞致力于研习清代福建名家上官周、黄慎之笔意,先学线条,后习写意,以写意统率线条。其间兼修诗文书法,以《芥子园画谱》为教材,甚至把日本泷和亭的写意画作为学习对象。于博采众长后,逐步形成挥墨淋漓,遒劲丰润的个人特色其擅以狂草破笔作画笔墨圆润流畅,不同于黄慎的侧锋转折运笔。题材上更深入向乡土民俗方面伸展,贴近现实生活。仕女画造型上看初受海派名家钱惠安的影响,然钱工笔细描在其笔下亦转为阔笔大写,愈现浓烈个人艺术风格。

 

多游历,兼获殊荣

 

1908年随乡前辈清末监察御史江春霖进京,期间有幸参看历代墨宝画迹,更与京师艺友名流交往,开拓创作眼界,吸取西洋画技巧,笔力愈趋成熟,于是声名大振,求画者接踵而至。时作《麻姑晋酒图》更令其誉满京城,被绰号“麻姑李”。至1910年,其在南京、上海等地举办画展,吴昌硕曾书赞其“人物第一家”1914年其所作《十八罗汉渡江图》入选巴拿马全球博览会。1923年,《函谷跨牛图》参加纽约全球赛会,先后均获奖优等奖章,为福建传统绘画赢得国际赞誉,亦使其愈加名闻八闽。

 

寓居新竹,影响台湾画坛

 

李霞于1928年东渡台湾,办展鬻画,并被聘为“新竹书画益精会”主办的“全台书画展览会”审查委员。其间寓居郑神宝家,与其交谊甚笃,与画会范耀庚父女、郑玉田等广为联系交游“益精书画会”的举是一次为延续传统艺术于不坠呐喊。李霞成熟高超的艺术魅力,又为原乡正统艺术之传扬者,成为此次展览的重心力量之一。翌年于台中举办个展,画作随即被抢售一空,可见其艺术与才情为各界缙绅士人所钦重,且颇具影响。至今台湾民间还储藏他的许多作品。时至清代晚期台湾国画名家陈心授、郑玉田的作品风格与画风更加接近,陈湖古氏的作品还款题“敬仿云仙先生笔意”,可见李霞画艺在台湾的影响力度

 

造诣高就,影响深远

 

李霞虽已离开台湾84年之久,然其为人及画风至今在宝岛传颂。2007年4月6日台湾国立博物馆继1929年台中画展七十九年之后,再度举办“李霞人物画展览”,博物馆藏社会搜集李霞人物画50多幅,并举办座谈《李霞的人物对台湾画坛的影响》,期间由台湾大学著名教授胡懿勲主讲《从李霞的绘画足迹看清末艺术社会生态》画展以《麻姑》作为请柬广告。同年,台湾月刊《历史文物《八仙》作品作为封面,书中载有《画家李霞的艺术成就》一文,从中可见一斑。作为备具艺术造诣的国画大家,李霞画作的收藏价值表现亦更加令人关注。

 

http://s7/mw690/0035PQY0gy6EuEIYf7U86&690

(麻姑献寿)

《麻姑献寿》画作赏析:此作为李霞1936年所作。笔下麻姑鹅蛋脸、柳叶眉、红樱唇、苗条身造型充分展示中华女性之美。李霞用鸡毛颖笔作中锋笔法,运笔圆润自然衣纹顿挫;用墨则干练豪放,兼取西法渲染。提拔亦清新可诵,同画面相得益彰。李霞虽为民间职业画师,因常兼修诗文,并与文人名士交往而愈富学养。观其作品既有民间绘画因素浓厚的乡土气息,又有文人以书入画之韵味,不失为雅俗共赏之作

 

 

                                       (福建省定佳拍卖有限公司供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