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功能仿真、综合后仿真、布线后仿真以及板级仿真

(2012-10-24 23:05:42)
标签:

fpga

杂谈

FPGA & CPLD开发中,功能仿真、综合后仿真、布局布线后仿真以及板级仿真的概念


功能仿真,有时也叫前仿真,对设计输入的功能进行仿真,考虑的是理想化的情况,没有门延迟,没有布线延迟。

综合的过程,将设计输入编译成由与、或、非门,RAM,触发器等基本逻辑单元组成的逻辑连接,即网表(Netlist),并输出edf、edn等标准格式 的网表文件。综合后仿真把综合生成的标准延时文件反标注到综合仿真模型中去,可估计门延时对电路带来的影响。

布局布线后仿真有时也叫后仿真,实现与布线,根据所选芯片的型号,将综合输出的逻辑网表适配到具体的FPGA/CPLD上。实现过程中最主要的过程是布局布线(Place and Route):布局将逻辑单元合理地适配到FPGA内部的固有硬件结构上;布线则根据布局的拓扑结构,利用FPGA内部的各种连线资源,合理正确地连接各 个元件。时序仿真将布局布线的延时信息反标注到设计网表中进行仿真。此时的仿真延时文件信息最全,包含门延时和布线延时,所以布线后仿真最准确,能较好地 反映芯片的实际工作情况。

板级仿真主要是用来分析高速信号的完整性、电磁干扰(EMI)等电路特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