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岗学习总结:学有所得、得有所思、思有所获

(2012-11-09 18:29:19)
标签:

杂谈

 

学有所得、得有所思、思有所获

                       ——跟岗学习总结

汕头一中    刘文龙

 

美好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转眼之间,历时二十天的跟随李赛娥教师工作室的跟岗学习培训已接近尾声了。二十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导师—— 李赛娥老师独到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艺术;严谨的治学风格;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跟岗成员和工作室成员同行之间的广泛的交流互动,以及潮阳一中学校及工作室全体成员对我们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而且此次培训又是深入教学第一线,走进课堂,更鲜活朴实,因此我感觉较第一阶段的培训启发更大,收获和感悟也更深刻。在此,将这二十天以来的培训感受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名师引领,在学习中进步

有人说:“走万里路不如追随名师的脚步”。这次跟岗学习,最幸运就是面对面的聆听了李赛娥老师对教育的独到见解,对教育、教学的智慧点拨。二十天的跟岗学习,李老师既注重我们高尚师德的培养,更侧重于对我们课堂教学实践的指导。她为了让我们做好心理准备和学有所得,跟岗前就精心拟定了跟岗学习培训计划,将工作室打造成一个大家共同交流的平台,通过双向听课、说评课、案例分析、课例开发、课题研讨等形式来规划和引导我们的学习路径。让我们在学习、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进步提高。

在这二十天时间里,李老师和我们每天一起听课、评课,议课;并以自己的个人奋斗经历为例,声情并茂地为我们做了题为《天道酬勤亦酬情》的精彩圆桌讲座。这一切让我充分领略到名师那份独特的人格魅力——对教育的执着、知识的渊博、文化底蕴的深厚、治学的严谨,工作的一丝不苟。教育、教学经她一解读,给我们另外一种思维,让我们耳目一新。在她的引领之下,我对教师这一称号有了新的理解。我意识到作为一个教师不是做一个简单的教书匠,而是要勤奋、要巧干,要开阔自己的视野,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理论水平;在读书中成长,在学生期盼中成长,在被学习中成长。要用心去教学,要投入激情、感情;要有课程智慧,要有一双发现细节的慧眼,敏锐地抓住鲜活的课堂生成,并深入地挖掘它,就可能演绎出精彩的教育;要有教学智慧,要注入创新元素,教学要有艺术。总之,李老师的一番点拨、教诲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

二、收获友谊,在交流中成长

这次跟岗学习的重要一环就是进入教学第一线,走进课堂,进行教学实践磨练。为此,工作室按照教学进度给大家做了周密的安排。在犹如擂台赛的过程中,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先是工作室的精英骨干闪亮登场,给大家奉献了精彩的专题研讨课,随后是跟岗学员一个个登台亮相,各自以不同的教学理念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采。在一个接一个的紧凑的讲课、评课环节中,大家彼此坦诚相对,互相沟通,畅所欲言,激烈交锋,既谈亮点又说缺陷,既谈经验与收获,也谈困难与烦恼。如此的交流与研讨,让彼此在激烈的争论中互通有无,思维碰撞。短短二十天,在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这个7人的“小家庭”和工作室的成员间建立了一种坦诚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交换了思想,收获了友谊。在这一过程中,对好课的理解、认识达到了一个较深的层次。彼此间也看到了对方在教育教学成长中的努力与坚持,彼此间也收获了许多的经验和阅历。当然老实说,在这一过程中,也有过阵痛。特别在准备汇报课的过程中,我感到了一定的压力,因为长期带高三的缘故,教学理念上还显保守和传统,还夹杂着“一言堂”的因素。但在工作室的安排下,在外出听了工作室骨干老师六都中学林遂琴老师、棉城中学郑茵老师、城郊中学张争良老师的课以及回到工作室主场——潮阳一中听了工作室骨干张础伟老师、王军海老师的研讨课、周坚真老师的竞赛课之后,我陷入深深的反思之中,在体味他们阳光的同时,更感后生可畏。每每听评课回来我仔细品味着他们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细节,在苦苦探寻着我所想要的东西,恍惚间我茅塞顿开,那个东西不是别的,是他们身上所散发的创新元素以及敏锐而宽广的视野。在对比中我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并明确了以后学习和努力的方向。当然在跟岗学员们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比如池春玲老师过渡的自然和舒缓;詹朝裕老师板书的严谨和规范;方加祥老师授课的淡定和沉着;钟铁老师教学的沉稳与老练、王松青老师教学的紧凑与细密,还有年龄最小的王小平老师授课的激情和创意,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明确方向,在反思中提升

能参加这次跟岗培训对于我来说是我职业生涯中一次极其难得的机会,更是提高自己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绝好机会,所以我非常珍惜。一有机会都会认真去观摩工作室成员或学员们的研讨课、汇报课,并做好听课、评课记录。我不断地分析他们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吸取他们的成功经验,反思自己与他们的差距。我也渐渐感悟到积累的重要性。以前上完课或听完课,让许多鲜活而富有灵感的思考,转瞬即逝。没有及时把它们记载下来。这此培训在这方面让我感触良多,于是在跟岗培训的每天晚上,我都会打开电脑,把当天的感想、感悟等写出来,上传到自己的个人博客上。博文开始由少变多,我狭隘的思维通道被开启,我尘封已久的思想被激活。我的课外阅读的兴趣也被提升。我逐渐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重视反思和阅读,重视课题研究,本着“问题即是课题”的思想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不断吸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炼反思自已的教学体验,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及时将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在整理中思考,在行动中研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做一个智慧型、科研型的骨干教师,更好地服务学生,点亮智慧。

总的来说,本次培训,整个过程紧张、快乐、幸福,我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课题研究的方向感更强,对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理解也有了新的感悟。学有所得、得有所思、思有所获。今后我将力求在梳理中发现不足,在总结中找出差距,在反思中谋求新的发展点。

 

                          2012年11月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