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教学反思
(2012-11-21 01:15:18)
标签:
杂谈 |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教学反思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7章第二节的第3小节。这节课是在学会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判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以完成对相似三角形的全面研究。它是相似三角形的拓展,也是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本节课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
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一切对应线段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2、理解并初步掌握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能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重点: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难点:探索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然后,通过两个探究活动,探索得出(1)相似三角形周长比等于相似比。(2)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并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加深了解,逐步运用。
最后再回过头来解决一开始赵大叔的花圃设计问题1。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解决赵大叔的花圃设计问题2。
(1)
(2)
(3)
(4)
有待加强的地方有:
(1)探究活动的过渡比较生硬。探究完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之后,如果能引导学生分析三角形的重要线段有哪些?学生回答高、中线、角平分线。并在此时,对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加以证明,后面的探究2难度就降低了,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不会觉得太突兀。
(2)对于例题的过程没有规范板书。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能力。备课时切切不要忘了备学生,否则,再完美的设计都会落空。都是水中月、镜中花。
(3)抛出问题后,太过匆忙,没有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需要什么条件,其中缺少什么条件,如何得到这一条件这一过程,从中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