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观念认知论述(179)
1、朋友是什么意思?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陪伴者。通俗地说,志同道合、情意相投、交谊深厚、肝胆相照,这种人是朋友。最值得信赖的朋友是知己、恋人。
2、朋友不分男女,不分年龄,关键是思想共鸣、灵魂共振。志同道合是前提和基础。
3、古话说,两肋插刀,愿为知己者死。比如
“
桃园三结义
”
,义为命运、共谋大业、以生死为盟。
比如水浒好汉,生死之交、患难之交,这种朋友以命为约。行走江湖,仗义为怀,替天行道,惊天动地。
4、以史鉴今。朋友是讲灵魂投缘、血气方刚、志同道合、命运与共。
只要生私心、存杂念,朋散友毁、情断义绝。
5、朋友之间,发生观念不合、利益冲突、忘恩负义、计较得失,都会反目为仇、分道扬镳。
6、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情势、没有不散的宴席、少有永久的缘分、难得知己、恋人。但生死之交、患难之交、知恩图报、知己、恋情永恒。
7、鲁迅先生书写清何溱联赠瞿秋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知己知什么?道和理、情和义。知己者彼此心心相印。
有心事、有苦难、有疑虑、有悲伤,找知己倾诉、找恋人私聊、找朋友交谈,指点迷津、平和情绪、化解危难、探索前途、相扶互助、共度人生。
8、朋友志向相通,一定是在同一个圈子、同一个平台、同一个层次、同一条线上同行共进。
9、同窗、同事、兄弟、姐妹、夫妻、父子、母女都各有志,只要信念、理念、观念不同、不合,不会同道同行。
10、天下合而分、分而合,适时而变、顺势而为,是一种处世为人生存之道之法。朋友同祥。
11、缘分未尽情意在,观念相同不分手。风雨同行凭志向,苦难艰辛亦无悔。这种友谊虽平常、却难得。
12、出卖朋友,出卖同志、违反盟约、背叛革命、弃义行恶、伤天害理,都是利益、权力引发。
说一个人不够朋友,也是这种情况。
13、理论、法律是衡量是非、对错、好坏的依据。朋友观念同样如此。
每一个人都生活和工作在错觉之中,解决错觉问题,朋友义不容辞。
14、
遇到不公、不平之事躲开走,或违背良心冤枉人,这种人不可为友。伤害他人的人也会伤害朋友。道德品行是交友的原则和理念。
15、有一种人交往的逻辑是必须听他说、跟他走,他就是标准。一旦丧失权利,必孤立、下场可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人不会换位反思这个古训。和这种人为友一定后患难除。
16、理论、法律没有形成共识,朋友的信念、理念、观念不可能统一,朋友关系不可能确立。
17、如理论、法律解决不了是非、对错问题,说明对理论、法律的认识发生分歧。这就要思考理论的问题、法律的问题。朋友之间的争论难以化解,导致感情破裂,缘分已尽。
18、如理论没有问题,可能是制定法规政策违背了理论指导的原则,发生观念的分歧,这将使朋友陷入困惑。一定要明白,法规政策是在理论指导下制定的。
19、没有理论导向,一切都要错。朋友同样在错觉之中。
每一个人都不是在现实之外生活和工作。朋友同样回避不开这种问题。
20、不是朋友难交难处,是因为志不同则道不合。因为理论问题是信念、理念、观念问题。不讲理论不是朋友,只是相识的一种人。
21、讨论朋友互谅这种问题,有人说,放置不议不争,翻篇了事。
岂不知意识形态问题是翻不了篇的。即使硬要翻篇,翻了篇也同样是意识形态问题。人人都这样,躲不开也离不开,这就是现实。
22、狐朋狗友这种关系多为自私自利、吃喝玩乐,引发伤害人、危害社会。交友不慎,误入歧途。
23、朋友、师生、同事、家人、邻居,在信念、理念、观念上都存在认同问题。不统一、有分歧,同样会道不同则不相为谋。
比如同事争吵、谩骂,比如兄弟闹事、辩解,比如夫妻分居、离婚,比如官民意见分歧,凡此种种,都是信念、理念、观念不合产生的问题。朋友同样。
24、糊涂一点、迁就一些、退让一步、忍耐一下,这种在信念、理念、观念上的妥协,不仅起不到推动进步作用,反而会倒退,甚至改变性质。
包容、宽恕、谅解、留情,一是非原则情况下;一是初犯一般性小错没有触犯法律、没有产生损失;一是缺点问题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就可及时纠正。
违法违规、违反原则、内斗、伤害、胡作非为、招摇过市、蒙哄诈骗、欺凌霸道,如要包容、宽恕、谅解、留情,将导致不公、不正、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激化矛盾、引发混乱,人人都是受害者。
25、朋友珍惜朋友,朋友支持朋友,朋友维护朋友,朋友守望朋友,将体现朋友价值。朋友一生陪伴、相处、同道、共进,创造精神财富,谱写命运青史,留给人类的是一首有悲壮味道的老歌。
廓清
二0二五年七月十五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