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论观念认知论述(173)

(2025-06-29 15:58:17)
标签:

365

 

理论观念认知论述(173

   1、错觉中常见的一种问题是怎么又回到“原点” 

   你转了一圈,自己感觉又回到原点,怨谁呢?

   你没有本事改变现状,你就在原点,你却解不开这个“谜 你仍在错觉之中生活和工作。糊涂、混账、无知、愚蠢。这几种说法,原因还是没有解决好认知问题。

   2、什么是认知?简单地说,是我们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这个过程和结果。

   从理论上说,这是一个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核心概念。既是一个意识活动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实践活动的过程。这个认知过程决定认知结果。

   3、对一种事物的认知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可能反复多次。这个认知过程,要根据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来判定。糊涂、错位、无术、不规,不会明白人为什么要认知?

   具体地说,认知要强调一个人对所获信息及时主动应用,通过处理机制得到结果。

   比如你获得的解决某一种问题的信息缺失、或错位、或虚假,将误导你认知错位,结果错误。

   4、同事说了一种情况,一朋友老妻患病手术,顾一保姆照理,饭菜可口,搀扶到位,但脸色生硬、少言寡语。干了两个月被老妻辞退。此后三个月顾两个保姆同样如此。

   这个老夫说,不是老妻难缠,而是沟通交流缺失,说历史保姆听不懂,说人物故事保姆没兴趣,说互联网信息保姆不发声,这感情逐渐淡漠、这情绪不断低落,老妻缺失沟通交流这个过程中的文化生活情趣和文化氛围。

    5、什么问题?文化和观念问题。这就是说,认知问题也是意识形态问题。

    意识形态是观念。解决不好认知的观念问题,在一起生活就很困难,就会丧失生活的活力、动力、激情、意义

    6、认知内容,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语言、决策等心理要素和功能。

    认知的实践性决定认知结果。没有实践经验和检验这个“验证码”,认知将虚假。

    7、这就说到两个问题,一是意识形态,一是思维模式。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意识形态,还是唯心主义和一点论意识形态,公有制还是私有化思维模式,这两种认知的过程不同其结果不同。

为什么一定要这样认知呢?因为人是有意识形态的。你不这样认为,别人要这样认为,还可能有人会那样认为。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思想观念的差异表现。

8、认知是一种能力,决策过程依赖认知系统的整合能

力。我们应该清楚,认知是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理解、思考和学习熟知的过程。这就是说,是体现一个人认识这个世界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理解的结果,是对认识事物概念的判断和对事物规律认识的结果。

   一句话,这个过程和结果就是认知。

 比如掌握决策权力的这个人的认知能力高低决定决策的对错、好坏。这个人认知缺失、必然缺徳少才、心术不正,决策一定违反唯物辩证法理论和法律规定。

 9、比如晚上10点睡觉,早上630分起床。这种模式是科学,符合生活规律和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晚上熬夜12点仍工作,长期这样,将患失眠症或生发其它疾病。从认知角度而言,违反生活规律。如不纠正,一定影响健康。这个实践的过程和结果就是认知的过程和结果。

    10、比如因一种问题辩论、争吵、甚至谩骂、打架,都是认知差异产生的矛盾。这种对立必须在正确理论指导下、通过执行法律来调解调整统一认识。这就是对立统一规律。

   违背规律,一败涂地。

   11、在现实中,比如对公有制和私有化的认识问题,不能统一认识,根本原因是信念、理念、观念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也就是说认知问题没有很好解决。

12、比如贪污、嫖娼、贩毒、造假、乱为、叛变,起初都是认知错位、认知变异产生这种结果。

信仰危机、思想贫乏、意志衰退、精神困惑、毅力丧失情绪悲观,也是认知扭曲、或认知缺失导致的。

13这个认知问题,是由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的背景、阅历、经历在起支配作用。知道你的背景、过去和现在就知道你的未来。这种说法是一种实践性的分析判断,是符合客观事实和发展规律的。

    14、开头说到原点问题。社会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前进的过程,有时是波浪式前进。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不是直线,而是迂回曲折。年年花落花又开,岁岁人同人不同。你感觉你遇到的事情和问题搞来搞去又回到原点,是认识上的一种错觉。你违背了认知事物的发展规律。

    比如一个人从生到死,是不是回到原点了呢?生来身无分文,死去带不走分文。是也不是。佛教、道教讲轮回,轮回和轮回不相同。也是这种信念理念、观念

   这就是说,讲辩证法、两点论,与佛教、道教说法基本上没有差异。一定要清楚,认知要坚持事物发展的规律。

   大千世界,变化万端,许多事物至今还没有被认知。这个认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15比如有人议论,布达拉宫是个谜,五台山寺庙是个谜,悬空寺如何会建造在半山上是个谜。这大概是认知的难解之题。但这是客观存在。

    比如信神鬼信灵魂的存在。不信不存在。这种信或不信的过程和结果就是认知的过程和结果。

    16、认知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由世界观、方法论支配的。比如佛教、道教讲天人合一,儒学讲知行合一,法家讲法理人合一。其实是同一个“世界大同”理念。

17、认知将产生正能量。观念的对立将消耗认知积累的内容。情绪的对立也将会逐渐遗忘记忆中的认知内容。

感情是要不断积累深化的,也要消耗的。当积累少而消耗多,丧失了感情,无论是夫妻、师生、亲戚朋友、同事、或其他人群,都会分道扬镳。

   18感情是在认知过程中整合的。当认知发生裂缝,感情将不再积累,突发性感情消耗将导致感情破裂。

认知信念理念、观念不在同一个平台、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老死不相往来,也都知道是一种悲哀,但无药可救。

19学习提升认知能力。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自觉主动学习吸取知识的能力,没有求知欲望,认知水平下降,或认知缺失,这种人将变得无知愚蠢。

 20、你为什么总是感觉在原点呢?

在现实中本来不是认知的问题,而是人自己设置的认知障碍,只能怨人。认知成事,弃知败事。知行合一,真正做到,必懂认知践行原理。

                               廓清

                     0二五年六月二十五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