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论观念认知论述(171)

(2025-06-22 14:07:18)

理论观念认知论述(171

    1、人心莫测,是说人的内心难以探测。人心复杂多变,难以捉摸。

    从心理学思考而言,这一种观点是说人的思想、意识情感、意图难以理解、预测。

    2、上述这种心态和现象是存在的。世事难料,所以,你遇到的这一种人,对他说的事,看不出来他是一种什么态度,或许是对立的,或许是有差异的。比如说这个人玩弄鬼心眼,你一时琢磨不透。

    3、古道热肠、肝胆相照。这种观点是说这种人热情、真诚,善解人意,解人之困,急人所难。

    世事虽复杂多变,仗义执言赴汤蹈火助力除恶、舍身救人是长存的,具有永恒价值。

    4、认识论是一门学问。是一种研究思考对事物包括对人的认识规律的理论。人人都需要。

   比如要解决一种问题,已经明白了真相,确定了办法,一定要这样做。有一种人偏不同意,事情就办不成。你就是扇他两个耳光也无用。遇上这种人,发火生气也无济于事。这就是认识和观念差异造成的后果。

   5、论述说过,《三国》有一情节,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个大将马谡违反军令,失守街亭要地,必军法处置杀头。

   马谡明明白白知道要守住街亭的方略,立下军令状,违反要杀头。却要自以为是,改变方略,失守要地,全军溃败。这就必须杀他的头。

“人心莫测”,持这种心态的人,不会明白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的道理。这种人时常生活在猜疑、多疑困惑之中,不相信任何人,反过来,猜疑共事的对方如用他的思维逻辑也不相信他,也在多疑、疑虑之中,两方就会时常在惶惶不安之中活命。

 6另一种人,共事真诚、信任,道德为本,善行始终。我们称其为正人君子。特点是善解人意,坚持守正,反对臆测,唯物而论,实事求是,追求真理。

7互信一定要讲善行。只要一方不善行,就不是互信。

这就是说,上述两种人两种认识、两种观念,产生的过程不同,结果不同。

8、前面说过,“人心莫测”是一种猜疑、多疑心态,不信任对方。反过来,怀疑对方也不信任你,互不信任,永远在“莫测”之中。

 比如从事特工这种职业,首先要有高度的判断能力和很强的应变能力。如缺乏判断能力、也缺乏应变能力,多在怀疑人事之中,认为“人心莫测”,防止敌方设圈套、挖陷阱,致使特务失败 。这就是在错觉之中判断事态,怀疑对方,怀疑同事,也怀疑他自己的后果。

9现实中,违反法规、决定、命令、安排,造成损失,产生不良后果,这种情况已经不少。虽不是杀头、判刑、处罚、降职之罪,但总要纠错、整改。问题是连这一条都做不到。有的只是发一个通报之类的东西了事,没有实际作用。

   比如我犯错误,你不处理我,我也不揭你的“老底”。大家“平安无事”。不作为、乱作为依旧。一个学生议论,都没有责任。责任缺失,也就不论是非。

   10、这就要说到两个问题,一是互信,一是善恶。

   不讲互信,产生人心莫测。没有善恶意识,同样人心莫测。不讲互信,不讲善恶,结果相同。

    11、一个人摔倒在路上,另一个人发现赶紧扶起他,他说是这个人推倒了他。他的儿子赶到,提出让扶他父亲的人赔偿医疗费和精神损失费。

    讨论这个问题,许多人认为,摔倒的这个人不能说假话诬陷帮助他的人。于是,出现一种说法,遇到危险、困难之人不要“管闲事”。

    12、其实这只是一种案例。不是所有的人都不讲德行,都不讲善为。于是,我们讲互信就要以行善除恶为基础。

    人心莫测,违背道德理念,和利益连结,就会发生上述“说假话诬陷”的问题。

    13、古道热肠,肝胆相照。这种道德观念,许多人认为有一种侠义情怀。不无道理。

   平民百姓、弱势群体需要侠义之士和侠义情怀。

   讨论这个话题,学生、同事、朋友认为,当今社会,多一些侠义之士,对“扫黑除恶”也是一种助力。

    14、在人事交往中,互信非常关键。“路遥识马力,日久见人心”。没有道德品行,做不到互信。

    15、比如夫妻,做不到互信,猜疑、嫉妒、争论、吵架、分居、离婚,这些问题就会发生。毁了家庭,两败俱伤。

    师生、同事、朋友交往共事同样如此。

16、比如有一种情况,办事曾遭两面人出尔反而、蒙哄欺骗,有过这种经历,总感觉“人心莫测”,陷入怀疑一切的困惑境地不能自拔。

17背信弃义,互相拆台、嫉贤妒能、造谣诬陷,发生这种情况和问题,还是把“人心莫测”当作一种处世意识,以致不讲品德,引发弃善行恶。

    你问这种人,什么是“古道热肠,肝胆相照”,一定说不明白也做不到。

    18、每一个人都是有思想观念的。只要活着就要表现。只要表现就有善恶之分。

    不作为实际上是对乱作为的纵容和庇护。试问这种人的责任里有允许不作为的规定吗?为什么不作为呢?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人心莫测”的问题就解决不好。因为这种人仍然在“人心莫测”这个错觉之中生活和工作。

   讨论这个问题,要解决对观念的认识,要改变莫测 坚持德行。这就是忠诚、厚德载物。

    19、一个同事,在一种“左右逢源”的小圈子里转悠了许多年,感觉“小便宜”得了不少,还没有“栽倒”过。感觉这就是成功。于是研究解决民生问题就弃权。

   圆滑、奸诈,用这种左右逢源 心态保护自己,维护私利,却伤害了民众。这种人也知道失责。责任是个“啥玩意”呢?不换思想就换人,这样说却不这样做。

    20、任何一个组织、机构、群体、家庭、人,都存在责任问题。“人心莫测”、“莫测”自己、“莫测”他人,谁也不“测”谁,善恶不分、对错不理、好坏不说是非不论,想想看,这个社会向何处去?这个组织、机构、群体向何处去?这个家庭向何处去?你向何处去?

   古道热肠,肝胆相照。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我们不能丢失,一定要代代传承,国家、民族、社会、组织、机构、家庭、每个人才能有作为、有进取,才能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廓清

                     0二五年六月二十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