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观念认知论述(39)
1、“三立”对每一个人的一生是一个大话题。同事讨论其价值观念,很有必要。
2、“三立”是说立德、立功、立言。
人这一辈子,如何活,说来说去,都脱离不开“三立”。只要活命,不管选择哪种活法,都在“三立”。只是认识的迟早、多少、深浅、成败不同而已。
3、立德、立功、立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象。讲究治学之道、文化烙印、家国情怀、奖掖后人。
(1)治学之道。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同时确定努力快速发展的方向。
(2)文化烙印。我们一定要明白,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高速发展,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向和影响,二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3)家国情怀。也就是说,家即国,国即家。要有为国家做贡献的信念、意志和情怀。
(4)奖掖后人。一定要培养和延揽各种优秀人才,为目标奋斗。
4、“三立”是一个文化观念问题。从文化意义上说,我们应认识清楚“三立”:
(1)立德:就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通俗的说,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对得起良知。从价值理念而言,一定要有信仰,信奉一个道理,即理念和道路。
比如,我们处事做人,要坦诚、礼貌、合情。而不是虚伪、粗野、离谱。
(2)立功:也就是功德、功劳、成就、事业。每一个人都在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奋发进取,为国的同时也在为家建功立业。
立功的底蕴在于经得起生活的磨难,拥有坚韧不拔的性格,成就事业的坚强意志,这才能真正做到立功。
(3)立言:就是表达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言论,告诉自己的主张,表明如何立德立功。著书立传,撰文编史,也是在为国家、社会、家庭、后代立言。
5、立德乃“三立”之首。人生一世,如德性出了问题,品行低下甚至恶劣,这种人不会有觉悟意识,不会有事业心,不会有成就感。常说错话,常做错事,多有失败,将终生悲伤和痛苦。恶梦一场醒来迟,路到尽头难不知。
6、一个人的成功必经磨难、励练、觉悟。
你给他讲道理,不见得能听得懂、听得进去。费了很多时间和很大精力,收效甚微,或无济于事。
7、这种人什么情况下才能觉悟呢?撞到南墙。这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至死不回头、不落泪的人,愚蠢到了不知觉悟何物?竟然不认识自己。
8、一卖豆腐为生的长者,讲诚信,守规矩,口碑甚佳,生意红火。因为懂得功德。
功德成就人生。
无论干大事,做小事,心正身直必胜。其实是将德放在了第一位。
9、人生要有规划,为之前行。没有人不明白这个道理。
如长者无“三立”意识,不学无术,不守正道,庸庸碌碌,昏昏然然,势必影响后代发展。“子不教,父母过”。父母不懂“三立”,治家兴业无望。
10、立德、立功、立言,是每一个人一定要反复思考和全力践行的理念。
因为我们每天都在说话做事前进。“三立”为本,知行合一,自强不息,前程辉煌。
廓清
2023年6月17日
理论观念认知论述(40)
1、无论大官小官、平民百姓,都要有文化理念。因为文化是人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2、不讲文化观念,不践行文化理念,这种组织、部门、领导、员工,已不少见。文化缺失,理论混乱,导致是非混淆,问题难解,隐患难除,还有可能搅局乱象。
3、这种现象和问题,对人民造成伤害和损失,自己却不感觉危机。明明不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问题却被淡化。阴风吹过天又晴,何时除霾无阴风?
4、我们首先要明白,文化自信是每一个人要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支柱和力量。树人立德兴业治家,都必须懂得文化理念。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识形态关乎旗帜、道路、政治、命运的大事。因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5、具体说,一个组织、一个部门、一个人,方案、规划、目标、目的是什么?如何奋斗和实现?从头到尾都渗透着和体现了文化理念。每一个家庭也同样如此。
6、不讲文化理念,不讲意识形态,这个人要干什么?这方向、道路究竟是共产党决定和指引的,还是自己另搞的一套?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一定要看错方向走错路。
7、老百姓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街小巷房前屋后室内广场都张贴宣传,深入民心。这就是文化,这就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这就是每一个人行动的思想和纲领。
8、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实行全过程的民主。为人民服务。没有文化理念和领导意识,无论大官小官、干事员工,如何拿着薪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应当知道,
文化问题解决不好,这个问题就解决不好。
9、已发布的论述里,说过文化观念的问题。朋友咨询讨论,怎样“对号入座”,坚持践行?
首先要解决信仰、信念问题。一是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一是共产党先进文化。传统文化是根基,先进文化是发展。相互依存,融合深化,创新进取。
10、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每一个人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我们的命运、工作和生活都与文化紧密相系。谁要背离,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
11、一个组织、一个部门、一个人,不搞文化活动,不参与文化项目的策划和运行。不讲文化理念,只为弄钱。不管这钱的来路明不明,即使“富豪”,也变成了行尸走肉。因为没有了灵魂,精神贫穷,为钱活命,思想颓废,口碑糟糕,厄运难免,结剧悲痛。
12、人的一生,文化理念的表象就是精神和境界。志向、作为、目标、功德,都由精神的强弱和境界的高下所决定和支配。这与职业、职务没有内在关系。
一个出租车司机,一面跑车挣钱,一面搜集素材,六年出版了两部长篇小说。一个开旅店的老板,工余学画10年,举办了画展。音乐人助力业余合唱队在广场表演,坚持了近20年。3个年轻人组织了一个义工团,周六日为老弱病残服务。按月打款支助贫困生上大学却一直在隐名。这种现象,媒体多有报道。还有其他类型,不一一而举。这就是精神和境界,这就是文化理念和人生价值。
13、无论是谁,只要走不出固有的狭隘的小圈子,不改变观念,不讲世界观、方法论,解决不了精神和境界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文化理念问题。
14、
人人都要死,都会烟消云散。但留给历史、留给社会、留给人民、留给后代的,一定是精神文化财富。因为精神文化是永恒的,必然传承和发展,支撑和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兴盛,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家庭和成员。
廓清
2023年6月28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