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参考消息登出报道,根据投行瑞信发布的最新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富裕国家,仅次于美国;以中产阶级人数计中国为全球之冠,达1.09亿名。看到这里,听海君(ID:xdntinghai)还是要强忍着又给祖国拖后腿的悲痛为大家讲讲这事。
国家财富稳居第二,“超日赶美”将成常态
这份报告称,按国家划分,全球最富裕的三个国家分别是美国(85.9万亿美元)、中国(22.8万亿美元)及日本(19.8万亿美元)。
报告还预计,中国的财富总值于2020年前将增至36万亿美元,在全球财富345万亿美元的占比10.4%,仍居第二位。
而中国在今年取代日本第二位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日元贬值。报告同时指出,今年发生在A股市场的灾难并未剧烈影响中国家庭的财富增长,因为“金融资产仅占中国家庭财富的一半,而股票只占金融资产小部分”。
中国中产全球最多,百万富翁人数过百万
报告显示,全球中产阶级成年人的数目已由2000年的5.24亿名增至2015年的6.64亿名,相当于成年总人口的14%。
中国的中产阶级虽然只占全国成年人口的11%,但按绝对值计算却是全球最多,达1.09亿名,超越美国9200万名的中产阶级成年人。而到2020年,中国的百万富翁人数将达232万名,全球排名第六。
评价标准:购买力平价值究竟怎么算?
中产人数超过一亿的消息一出,肯定又会一片哗然,那么这个结论究竟是怎么得出的呢?听海君(ID:xdntinghai)做了一番研究。
报告中提到,中产的评级以美国当地拥有5万至50万美元的财富来界定中产阶级成年人,并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系列,按本地购买力计算,得出其他国家的等值中产财富范围。购买力平均值又是个什么东西呢?
一般人眼中,美国中产门槛5万美元,放到中国乘以汇率就行了,但购买力平均值标准是将5万美元折算成可购买的商品数量,再看同等数量的商品在其他国家价值几何,这样一想,听海君(ID:xdntinghai)觉得,大概是因为美国物价的原因吧。
人均与总量:绕不过去的坎
众所周知,随着“被平均”的次数越来越多,许多人已经对这些数据见怪不怪了,拿出一组最熟悉的数据为例:2014年中国GDP总量全球第二,与此次榜单中的排名一致。而在IMF的人均GDP排名中,中国位列85。
人均排名不靠前也可以理解,可听海君(ID:xdntinghai)仔细一看,87名竟然是多灾多难的伊拉克。而让人难为情的是,最新的国际足联榜单中,中国男足位居世界77名。
其实,购买力平价标准也并非最精确的衡量。在今年年初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时,GDP超过美国的呼声甚嚣尘上,当即有媒体采访时任国家统计局长马建堂。
马建堂在采访中表示,国家统计局并不认同这一说法,因为这种评价是按照购买力平价测算的,但这一轮的购买力平价可能对中国物价水平有所低估,对中国GDP的总量有所高估,所以我们不认可这个数据。马建堂还强调,我国人均GDP排在世界90名左右,仍是发展中国家。
你看,局长大人都说了任重道远,咱们,还是安心工作吧。
来源:中广网、参考消息、光明网等
前一篇:媒体札记:谁在加剧拥堵
后一篇:春风十里,不如有能力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