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过了会,他给我点了个赞

(2015-02-12 17:25:08)
标签:

杂谈

快递小哥说,业务暂停了,听到这话时,我才猛然发觉,这一年好像真到头了。

想起去年两会前夕,还在看财新网专题,那时他名字讳莫如深,以康师傅替代已属尺度容忍极限,大家都知道却不能说,应该有不少人疑惑过吧,公布还是不公布,何时公布怎样公布,这终究是个问题。

半年不到,楼还是塌了,尘土飞扬,意兴阑珊了。《下面》、《品面》、《习面》、《冷面》,媒体札记这四个标题,只是该话题冰山一角,从更早前《周围》开始,就像打磨宝石一样打磨标题,想着某天串联起来不别扭不突兀。

好在,还算熨帖,也可见人。岁末年初,新周刊、新浪、网易,先后给媒体札记发了三个奖,荣誉纷至沓来,压力也沉甸甸。接过徐达内递来的笔,我丝毫也不敢懈怠,每有看到吐槽,皆是如芒在背。

只能说这一年差强人意了,顺道,也说说两桩亲历的小事吧。

去年9月的某个夜晚,与前同事在星巴克闲聊,偶然间瞥见窗外的大叔正读媒体札记,那会正是山西官场地震之际,他把眼镜取下罩在额头,看的很慢,也很仔细,某些段落还在来回滑动着读,我趁机悄悄偷拍了一张。

那一刻的感觉有些奇妙,就好似一片涨满风的小帆,逐渐地充盈并膨胀起来。以前在报社做评论员时,也收到过老先生来信,字迹歪歪斜斜,仿佛还可看到颤颤巍巍的手,后来去网站做评论专题,也有过读者顺藤摸瓜去关注微博,但这一次不一样,一个大活人在眼前读媒体札记,而他却不知噼里啪啦组合出这堆文字的人刚好就在旁边,那种单方合谋的心照不宣,充满着某种刺激的愉悦之感。

事后,我出去和跟他聊了会天,大约是个 城市中产,没有太多愤怒,也没太多抱怨,对社会时事的关注热情,像是郊野的一簇篝火,火苗燃烧着也摇摆着,有时旺盛也有时衰弱,他和我说起对南方某些报人和专栏作者的崇敬之意,然后又叹息他们现在越写越少,越来越难读到他们的文字。叙说这些时,他不像是一位在商言商的商人,而更像不忍出售心爱之物。

临别之际,我们互加了微信,又过了会,他给我点了一个赞。


还有一件事发生在上周末,有个武汉的大三学生,想来我们团队实习,特意来长沙和我见面。(想了解招聘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

闲聊,听他讲自己对新闻的喜爱,从高三开始读媒体札记。其实,我也没全放在心上,毕竟,场面话不能全当真。啊,久仰久仰,我读过您好多文章。一般到此为此,含笑待之即可,再往下问,可能会出现双方都窘迫的情况。曾在饭桌上看到,有人客套完之后,被洞若观火的第三者逼问,具体读过哪本书啊?刚好,那位作者又只出过一本,可他竟也没答上来,气氛顿时无比尴尬,好在还可喝酒掩饰过去。

边听他说边发觉,作为一个金融学专业学生,他比不少新闻专业学生更专业,知道时下的重磅报道,出自哪家媒体哪位记者之手,对其中来龙去脉能说上一二,怀揣着新闻理想,也有过实习经历,一点也不像初出茅庐的大三学生。

而且,他父母也读媒体札记,有时,还会偶尔一块讨论两下。无意间获悉的对方所读,形似于同道的接头暗号,这样的家庭太令人艳羡了,听上去或许有些离奇,但我还是无耻地信了。

俱往矣。去年过年还流行炸鸡配啤酒呢,谁知道今年又会出现什么新玩意。

没有引用只言片语,凭空码了这么多字,而且是在半夜,而且楼上还有叫床声,又累又饿,快过年了,我们也如期消失阵,年后再约。

詹万承

2015年2月12日凌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