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部作品谈儿童文学的意义和功能
(2012-07-11 10:10:14)
标签:
儿童文学温尼.菩幼儿功能意义教育 |
分类: 教学叙事 |
英国著名幽默作家亚历山大.亚米.米尔恩于1926年创作了童话《小熊温尼.菩》。童话中描写了小男孩罗宾和他的玩具熊温尼.菩及森林里的小猪、小兔子、老驴、袋鼠等小动物的日常生活和游戏。
作者笔下的温尼.菩既是一只活生生的小棕熊,又是一个稚拙率真、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他憨态可掬、性格开朗、快活、淘气、馋嘴;又十分善良、极富同清心,热情、诚挚地对待罗宾以及小伙伴,而且乐于助人。作者把对幼儿的爱和理解
儿童需要间接地生活体验。事实证明,人的成长是在种种经历、种种经验之中逐步完成的,学会把他人的经历和体验变成自己的收获,这是儿童迅速走向成熟的宝贵经验。在这部作品红,作者将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征寄予小棕熊温尼.菩,小熊身上的淘气、贪吃、聪明灵活等都针对读者对象自身的,它让读者从童话中知道怎样才算“聪明”,如何用聪明才智得到想要的东西。它让读者从童话中懂得:“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道理;懂得“换位思考”,当老驴没有收到礼物时,小熊为什么会主动把自己的蜂蜜送给老驴,这时候,读者就应该想到自己,如果自己过生日时,没有收到任何礼物,会有多伤心啊!这时候,如果再有人突然拿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来送给自己,那么你多么地感激这个人呀,读者在读作品时,把自己放在老驴、小熊的位置上想想,如同自己经历了这一切,从而让儿童间接获得生活体验,进一步让儿童从中培养一颗善良的童心,这也就是儿童文学的功能之一:陶冶情操。如果儿童从小就能认识到、感受到美好情操的崇高、美丽和伟大,自己就会激起对他们的向往和追求,就如在这部作品中,儿童就会向往如温尼.菩那样善良、热情,身边还有一群小伙伴围着,过着快乐的生活。
所以,儿童文学的情感震撼力和具体经验使儿童的生理、心理同步发展,甚至逐步良性发展,让儿童在自己的人生阅历中自然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