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宝剑的收藏与保养艺术
(2013-01-10 10:39:57)
标签:
杂谈 |
作者:郭家兴
龙泉宝剑不仅是宝剑行业中的珍品,而且由于其独特的技术特色,深受广大宝剑收藏者的青睐,也常有外地的宝剑收藏者远道来龙泉,只为能得到一把正宗的龙泉宝剑,而不惜千里迢迢。
对于龙泉宝剑的铸造,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欧冶子在龙泉铸的龙渊、泰阿、工布3把名剑。据《越绝书》记载,龙渊“状如登高山,临深渊”;泰阿“如流水之波”;工布“文若流水不绝”。在唐朝时期,为了避唐高祖李渊之讳而改称龙泉,因此后人将龙渊剑改称龙泉剑。所以要想搞好收藏,必须要掌握以下几点:
- 收藏宝剑要了解其文化。
龙泉宝剑选用优质钢格锻制而成。工艺精细,经手工精磨,不用镀料,寒光逼人,但并非不锈钢制,故应妥善保管和爱护;不宜久置潮湿处和汗水抚摸,严禁接触酸碱物。使用后用干净软布擦拭,然后上油(缝纫机油、擦枪油、防锈油等均可),以保光洁。
龙泉宝剑又称“七星剑”,按其不同性能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硬剑(以刚利著称)、软剑(以柔韧著称)和传统武术剑。
硬剑:以刚利著称,开刃后能一剑斩开十五、六个铜板而不伤刃。
软剑:以柔韧著称、弹性特佳,能作360度弯曲,松手如故,又称腰带剑。
传统武术剑:分单剑、双剑、长锋剑、短剑,可舞可刺,长锋剑剑身可作90度自由曲伸,刚柔并济,不开刃。此外还有手杖剑、武术剑,单双刀等等品种以及应武术界要求特制的各种专用剑及其他武术器材。
此外,还有云花剑、手杖剑、鱼肠剑、鸳鸯剑等29个品种,近百种款式。龙泉宝剑在古代大都无鞘。现在,用当地特产的花梨木制作剑鞘及剑柄。这种花梨木,质地坚韧,纹理秀美,古色古香。再饰以银、铜,更使龙泉宝剑锦上添花。
2.收藏宝剑要懂其工艺。
宝剑的种类很多,其实收藏价值主要从三方面看:一看工艺,二看造型,三看名气。
(1)、看工艺:工艺和做工有关,龙泉宝剑全靠手工磨光,龙泉县境内特产一种磨剑亮石,一把上好的宝剑,往往要在这亮石上磨数天,才能闪烁出道道寒光。一把龙泉宝剑从原料到成品,要经过锻、铲、锉、刻、淬、磨等28道主要工序,再配上世界稀有的当地特产花梨木做剑鞘和剑柄,不必加漆而显古色古香,越用越亮,更令龙泉宝剑典雅贵重、誉驰中外,既是人们练武健身的器具,又是别致的装饰艺术品。
长期以来,由于龙泉宝剑在制作中的特殊工艺,使龙泉宝剑形成了“坚韧锋利,刚柔并寓,寒光逼人,纹饰巧致”四大特色。一是“坚韧锋利”,削铜如泥。1978年,在我国工艺美术界两次全国性集会上,龙泉宝剑的制作艺人曾当众表演。他用一把龙泉宝剑,不费力地将叠在一起的六个铜板劈成两半,而剑刃不卷。二是“刚柔相济”。古代的龙泉宝剑用生铁铸造,现在则用中碳钢铸造,加之淬火工艺恰到好处,使中炭钢具备了弹簧钢的特性。如将一把薄型宝剑卷成一个圆圈,束在腰中,像系裙的腰带。解开后,宝剑挺直如故。
龙泉宝剑的另两个特点是“寒光逼人”、“纹饰巧致”。龙泉宝剑全靠手工磨光,从粗磨、细磨到精磨,往往要花数日甚至数月之久,因受特异“亮石”的魔力,一旦磨出,青光耀眼。同时,在龙泉宝剑的剑身上刻有七星标志和飞龙图案。在剑身上刻花,也是龙泉剑的一项绝技。剑工们一不用彩笔,二不照图样,只用一把钢凿在宽不盈寸的剑身上刻凿,刻好后浇上铜水,经铲平加磨,飞龙图案,生动自然,永不消失。
(2)、看造型:同一把龙泉宝剑的全套剑装的艺术风格应协调一致,其材质、装饰图案和风格也必须一致。一套精致的剑装,须拥有整体一致的艺术风格,精益求精的镶嵌技艺,是一把好剑所不可缺少的。
(3)、看名气:收藏的作品以后升值空间大不大,要看是否出自于名家之手。有些宝剑是名家的作品,因为名气很大,有很大的升值空间,所以有很大的收藏意义。
3.估价(一分价钱一分货)
宝剑玩赏水平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能够评估出宝剑的大约的收藏价格。收藏龙泉宝剑,其实最好是少而精,不要多而杂。很多人收藏了大量的机器压制品,钢板研磨品,剑坯淬火品,其实花了不少,收藏意义却不大。
(1)机器压制的钢剑,和机器剑坯淬火的半手工剑具,无论其市场价格有多高,收藏意义不大。因为这些剑虽然样式漂亮,精细度高,却没有真正体现个人的工艺水平。只能说是生产工人量产的产品,谈不上什么收藏意义。今后也不可能保价升值。
(2)量产剑具收藏意义不大。物以稀为贵,大批量生产出来的剑具,难以在锻造技艺上达到极品,收藏意义也不大。
如果你现在已经拥有或者即将拥有一把好剑的话,那么对它的保养是必不可少的。而保养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对于个人收藏宝剑进行保护,如果宝剑已经研磨过,需铺设棉布在桌上,剑拔出鞘后平放在棉布上,一手把住柄,另一手用软布蘸少量宝剑专用防锈油反复擦拭剑身,待油已经被剑身气孔和软布吸收,剑身经擦拭呈现亮色时,用布包槌在剑身上轻拍打粉,然后再用软布擦干净,这样便把残余在剑身表面上的油渍擦去,保持了剑身的洁净。
(2)、如果宝剑未经研磨,还保存了一层老包浆,可以用软布或软纸蘸取少量防锈油反复轻擦表面,直到油渗入到剑身每个角落为止,包括微小的锈坑。对于装具的养护,也可以采用同样的办法用软布蘸少许防锈油反复擦拭,随着养护次数的增加,装具光华会逐渐显露。养护完毕后宝剑徐徐入鞘,放归原处,并收拾起宝剑养护物品。
古代对宝剑的的保养方法与现代保养方法有所不同,而古代的保养步骤则分为擦剑、盘剑、上防锈油、保养配件、养剑鞘等五项循序进行。
1. 擦剑:
以纯棉毛巾布、绒布或鹿皮,先轻轻擦去剑身上之残油、灰尘,再以棉纱沾少许拭剑油均云涂抹剑身。三分钟后以原棉布来回用力擦拭,持续约2-3刻钟,务使剑身产生温热,其目的乃为去除刃面杂质及促使鏻钙起化学变化,亦即自然加磁后填满剑身上之毛细孔。此时务必专心一致,以避免被割伤或戳伤。
2. 盘剑:
于桌上垫长条毛巾(大浴巾亦可) ,将剑身平放其上,以布或皮包裹一小木块(约1×3×12CM左右),用平整的一面在刃面上用力来回盘擦使其微微发热。等擦至看似有油却又没油时,在剑身上敷以少许拭剑(面)粉,后再继续盘擦持续约一刻钟,其作用乃为去除刮痕及增加剑身毛细孔之收缩速度;而以上动作均须平心静气,因此实可视为修身养性之绝好方式。
3. 上防锈油:
若不是每天养剑或居住处所较潮湿,则剑归鞘前必需涂上一层薄防锈油,以避免与空气接触。但若每日皆能定时保养,则保持剑身光洁亮丽,反有利于剑之养成,不需上油。
4. 保养配件:
以原保养用布或皮来擦拭配件即可,(若要使铜饰光亮,则可以布圈握之,再用力左右旋转)因布上已有馀油自可产生保护作用,以避免氧化产生铜氯。
5. 养剑鞘:
为养剑最后一道手续;再以原保养用布或皮圈握剑鞘,上下左右用力擦拭,务使木质生热,如此木料内之油质,即会慢慢地浮现于表面。长久以后,整把剑鞘表面覆盖一层木材油,有如一层亮光蜡,不只质感奇佳,而且往后只需稍加擦拭,即可永保光润。
新铸造完成之宝剑,每天最好保养一次,至少每三天即应保养,切不可超过七天不保养。剑支在经过上述保养工作一年之后,每十天进行一次即可;两年后可十五天;三年后二十五天;四年后一个月保养一次即可。剑经过如此养护,刃面上将会渐渐浮现紫色及绿色光芒神妙非常。
当养剑达如此阶段,刃面上将密佈古色古香之白色斑纹(或斑点) ,此乃剑身内之鏻、钙质浮现所致。若再用力擦拭使产生热效应,即可反射紫光或绿光。此时应再继续保养约半年,剑身自然覆盖一层类碳质,可永保不锈,养剑至此方大功告成。
龙泉宝剑既是精美的手工艺品,又是运动器械,蜚声国内外。龙泉宝剑不仅剑刃锋利,剑身刚中有柔,柔里带刚,装潢精美。龙泉宝剑于铸造之时已尽收天地精华,保养之后,更因与人日月相处,养其灵性,加以其原有锋锐之气故可镇宅避邪,更可永留后世,成为传家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