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孩子一起成长——读《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有感

(2014-10-24 14:49:18)
标签:

育儿

孩子

一起成长

父母

他们

分类: 书评

 

 

 

 

                      和孩子一起成长

                          ——读《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有感

 

 

 

http://s13/mw690/0035yr2fgy6N3YT6uUS3e&690

 

    一开始我是被这本书的封面给打动的,然后我又被这标题所感动——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儿子今年十岁了,我们俨然已经是老相识了,但是我真的把最好的自己展示给孩子了吗?答案是NO,而且,恰恰相反的是,我曾经把自己最丑陋的一面展示给了孩子。

    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的父母又何尝不是如此,我至今心里仍惧怕母亲,不敢和她亲昵。到了自己做了母亲,我却摇身一变也成了一个专制的家长。正如书中所言: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相信这是多少家长的误区,没有接触到家庭教育书籍以前我一直认为,我就是孩子的主宰,我可以统治他,指挥他,我可以掌控他的快乐与忧愁,前提当然是我爱他,自私的爱。

    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的需求。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在这种观念下,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不平等的,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如孩子对父母的单纯,前段时间发生了一件事情,因为我的疏忽,我把儿子的脑袋剃成了光头,而且是极其不规整的光头,儿子当场就哭了,但是他却没有责怪我一句,完全是无条件的原谅了我,经过这件事,我才突然明白其实一直以来我对儿子的爱,都是有条件的,我真的更多的是满足自己,而不是他的需求。

    大多数父母一门心思地指导子女、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与孩子们共享快乐时光,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现在孩子压力太大,常常是功课之外还学习了许多兴趣班,如果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出成绩,出成果,对孩子一味地苛刻,必然会导致亲子关系恶劣。永远不要贬低你的孩子,真正的鼓励不是一种需要掌握的技能,而是一种展露在外的修养,只有那些对孩子保持足够的敏感和爱的人才能拥有。

    最后,用书中纪伯伦《先知》里头的诗结尾: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的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http://s16/mw690/0035yr2fgy6N3YUx88w68&690

http://s5/mw690/0035yr2fgy6N3YVF30V4d&690

http://s8/mw690/0035yr2fgy6N3YX5HGY5c&690

http://s4/mw690/0035yr2fgy6N3YZ034Qc8&690

http://s1/mw690/0035yr2fgy6N3Z0lZEybe&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橄榄核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