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业大学图书01《企业大学密码》读书笔记

(2018-04-15 22:54:23)
分类: 人力资源
http://s5/mw690/0035tML0zy7jIB27j3me4&690

1)中国的商人或企业家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他自身的迷茫就会产生,从课堂出发,从教育者的角度,或许能提供更多的广泛的渠道,
比如来自人文,历史等方面理念和技能的深造,帮助他们进步。
2)每一个走进企业大学的人,都是带着慢慢的困惑,希望不仅仅得到的是工具性的回答,也不仅仅是解决最现实的问题,而是让企业家重新获取自我认知,追根溯源的地方。

3)如何倡导学习型组织建设,把企业变成一个自上而下,从下到上,从内到外,从外到内的立体化学习组织,鼓励自我学习和微创新,在互联网时代尤其重要。
4)企业大学就是不断挖掘并找出企业健康快速成长的密钥。
5)优秀企业大学的5个重要的要素:
A)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和积极参与。各CEO平均每个月用一天的时间推动组织学习,被认为是CEO最重要的角色,
即成为企业的首席学习官。高层积极参与授课,参加开幕闭幕,才能帮助企业大学深入人心。
B)必要的资金投入。(有的企业把每年利润的1%用于企业大学)
C)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制度。(课程开发管理办法,兼职讲师管理办法,知识库建设,企业大学员工绩效管理导向)
D)企业内部业务,管理的实践沉淀是企业大学业务创新的基础。(惠普商学院,通用电气 成立案例中心,知识管理系统)
E)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企业大学。(市场开发,产品设计,业务销售,财务管理和业务执行)

6)企业大学可以与大学合作。(联合办学,采购高校的课程和培训项目,实训基地,产业研究所或模拟实验室,认证体系互动)
7)从培训中心到企业大学的升级,有四个标准:
A)是否根据明确的职位管理体系,职业发展通道构建课程体系。
B) 是否建立了匹配核心岗位胜任力模型,岗位任职资格体系的科学评估体系。
C) 是否关注员工的胜任力,在课程设置上,是否关注从知识技能提升向潜质培养升级。
D) 是否有课程和学习方案等的研发能力。

8)企业大学的职能:人才培养,文化传播,品牌营销,组织发展,知识创新,价值链整合。
A.通过整合企业培训资源,进行系统的知识管理,制造、携带和传承企业成功基因与商业思想,提升企业组织学习力,培养企业自己的人才,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B.文化传播。通过定制开发内化的培训课程进行文化传播,使用企业或行业案例讲授课程,核心课程由内部培训师讲授,使培训成为管理者的管理工具及与员工沟通的手段之一。
C.品牌营销。做好现有学员培训的同时,多范围影响企业的未来消费者,让他们通过企业大学所传递的企业文化,了解企业,认同企业品牌和企业文化。
D.组织发展。提升企业学习能力和组织智商,使企业求新求变,不断创造赢得未来的变革能力。
E.知识创新。企业有效的吸取员工的知识和经验,将其系统化之后与所有员工共享,同时,不断科学而系统的从外部环境,如合作伙伴,竞争对手,核心用户等学习和吸收
相关知识,来丰富企业的知识库。
F.价值整合。向产业链的合作伙伴渗透理念,文化和经验,减低交易成本,增进相互的信任,统一运营规范,有效提高企业基于产业链的竞争优势。
9)人才培养包括: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员工职业发展规划,关键员工继任者计划,通过系统课程,岗位轮换,导师辅导,学习社区,在线学习等方式促进人才快速成长。
10)企业大学的功能演进。
11)企业大学要成为企业内部发展的智库:一方面是外部专家定期要到企业来,帮助企业进行诊断,发现经营管理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各级管理人员和专家除了授课外,还要围绕公司问题
开展研究,提供解决方案,承担顾问角色。
12)标准+评价+培养是企业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业务模式。
13)学习项目品牌化,是企业大学价值彰显的载体。(一定要有品牌,不能打游击战)
14)从领先大学的实践来看,他们正向自筹资金,收费服务的模式转变。
15)企业大学的三大核心机制:
A.驱动机制:建立将各级组织的人力资本胜任度纳入战略绩效考核并在绩效考核会议中落实。
B.协同机制:通过这个机制界定企业大学,人力资源部,培训对象及其主管在培训发展中的职责,运用成长积分等方式将培养对象的能力培养与晋升挂钩。
C.责任机制:把培养下属作为主管衡量指标及后续晋升的必要条件

16)与职业发展通道相匹配的课程设计。
17)与时间轴为基础的多样化人才培养套路。
18)企业人才培养方法选择的矩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