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黑天鹅》赏析笔记
(2013-08-03 20:22:44)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电影 |
1)NINA严重的情感压抑和精神分裂,看着让人心痛不已。都说演戏的是疯子,为了追求那几乎苛求的完美,出卖了灵魂和肉体之后,成功的欢愉也就是片刻的,失去了自我才可悲········
2)这部影片是很有力量的,破茧成蝶是需要武器(指甲等)与压力的。。。。
3)她母亲前一天在画室看到女儿的疯狂举动,所以不让她出门。而那一段她母亲有一句话“U see
it!”她看到了什么?她看到了画中同样扭曲的惊恐的自己。母亲本身也是在断送事业的巨大压力下被毁掉的(参考吃蛋糕那一段,母亲也是心理扭曲),所以她更不想女儿变成那样。在阻止Nina出门前她说"This
thing is distroying
u"就是这个意思,她害怕女儿被压力毁掉,而这无法挽回。
4)黑白天鹅代表了人性的两个面。黑天鹅不仅仅是指性,勾引,
还有人性中的欲望,贪婪,自私,隐意识。电影里,妮娜心里的那个黑天鹅,对性的试探和向往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探索另一个自己,这么多年被母亲和环境压抑掉的隐意识,还有她这个年纪应有的叛逆,独立,自我,泼辣。这些我觉得都是黑天鹅所代表的。托马斯让她自慰,莉莉的性感,是刺激她心里隐意识的导火索,她也希望自己能够放开,自信。人都是立体的,谁都有黑白两面,但是大多数的人都只喜欢白色面,而把黑色面藏起来。
电影里因为妮娜是舞蹈演员,要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而通过对性的探索是最好的接近黑天鹅的渠道。但是我觉得,黑天鹅所代表的应该是广义的,不止是舞蹈和艺术的最高境界,还有对人性观察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
人都是有两个面的,我们要接受白的,也要接受黑的。
5)“白天鹅”的生活是阳光的,母亲慈祥、同事友爱、上司器重;“黑天鹅”的生活则是母亲控制、同事谋害、上司猥亵。
人都有白天鹅和黑天鹅两面性,境由心生。
真正的艺术家不需要人们对他敬而远之,如果演员都分不清演戏和真实,她一定不是好艺术家。过于投入角色的演员是不能演戏的,比如悲伤到“泣不成声”还怎么演?一个完全不能入戏的演员也是不好的演员,这很好理解。
艺术最高境界是理性和感性的完美结合。
如果我们真爱《黑天鹅》,但我相信演员并没有真正100%投入,并没有真的像妮娜那样疯掉。
6)只有释放自己,突破自己,让自己在框框之外去体会另外一个自己才会有完美。不疯魔不成活。
7)完美不是控制出来的,是在激情中爆发出来的。
8)对于每个渴望成功的人,他们多少都会有正在经历的或者必须要经历的心魔。当心魔存在的时候,如何和心魔共舞?战胜心魔并非最高境界,与心魔共舞直到将至感化并且收为己用才是最大挑战。
9)一个人有多么热爱世界,就会多么地热爱自己。
10)换种话说,其实性魅力来自于信任自己,不如说它其实是一种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它热情奔放,来势凶猛,具有强大的侵略性,只是这种侵略并不是为了夺取,而是为了将爱大胆地铺撒到全世界的疆域里。当你开始信任自己,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挡你。
11)我觉得魅力本身就源于自信。自信意味着一个人觉得自己可以对周围的世界施加影响,可以参与对事情发展的掌控。一个顺其自然、逆来顺受的人不意味着就没有内心深处的渴望,只是这种渴望被压抑住了,因为人的欲望是天使和魔鬼的结合体,它给人以生命的原动力,又赋予人极强的破坏力,甚至是自我破坏。
nina的故事就是一个人发掘自我压抑人格过程的极端体现。我不主张像电影中的人物那样追求完美,因为完美是极端的体现,极端的背后很可能就是无尽的毁灭,但这部伟大的电影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呢?生活在社会条条框框中的我们在习惯了接受这个世界施加的影响的同时,是不是懵然发现自己遗忘了什么东西呢?诚如楼主精辟的结尾所说:性魅力来自于信任自己,不如说它其实是一种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它热情奔放,来势凶猛,具有强大的侵略性,只是这种侵略并不是为了夺取,而是为了将爱大胆地铺撒到全世界的疆域里。有了“性魅力”,可能不一定会成功;但成功的人,我相信必将拥有这样的超脱情怀。
12)人首先是动物,然后才是高级动物。
前一篇:国王的演讲 电影赏析笔记
后一篇:电影《老无所依》赏析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