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的捷径以心养心(霁海根据皇甫军伟视频讲座整理)

(2020-08-27 09:36:02)
分类: 感悟与随笔

编者按:皇甫军伟是我国著名教育专家,霁海根据皇甫老师的视频讲座整理,供做父母的人学习参考。

1、父亲要铁肩担道义,没有这个铁肩,就没法为孩子引领出一条正确的路。

2、管理孩子都是站在孩子的身后,指指点点;引领孩子则是站在孩子的身前,做出样子。

3、只有父母时常释放出道与德的光芒,孩子的行为才是正向的,言语才是积极的,内心才是光明的。

4、叫醒孩子的前提是父母趋于醒着的状态。

5、父母的一切表现,都会通过时空的信息发送给孩子,父母做的任何事情都会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打上烙印。(霁海语:不要以为孩子不在身边就不知道,心灵始终是相通的,连你起的一个不良念头,孩子都能感觉得到)。

6、不懂敬畏的人,什么都不信,不懂谦卑的人,容易用自己的狭隘去过滤别人的精深与博大。

7、母亲要学会示弱,示弱能养得住丈夫的强大和孩子的自信。

8、人的信息传出10%是语言;35%是语气,语气里要有一份无欲、无求、无争的平静(霁海语:这种平静能涵养住家里的优良气场);55%是表情。

9、母亲做家教即不用手,也不用嘴,而是用情绪表达;母亲眼神里、语气里、表情里有关爱家人的那种浓浓的情绪。

10、母亲的良好情绪直接坐稳了孩子的内心,孩子的心就像鱼一样,活在母亲的情绪里,当母亲的情绪冷到零下几度的时候,孩子的心就会结出厚厚的一层冰。母亲的情绪有多高,母亲看孩子的温度有多高,孩子的热情就有多高。

11、母亲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就是情绪的平和。能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决定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高度。(霁海语:急躁的母亲、冷漠的母亲、心无秩序的母亲、看不清大势的母亲都教育不好孩子)

12、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在家庭教育里边,如果丈夫是校长,妻子就是班主任,校长的主要工作是做好班主任的思想工作,照顾好妻子的情绪。智慧丈夫有让妻子幸福感十足的本事。

13、丈夫让妻子幸福感十足,妻子会将这份十足的幸福感变成营养传递给孩子。不聪明的丈夫,天天挑妻子的毛病,指责妻子,让妻子天天处在骄躁不安的情绪里,妻子同样会将这份不安的情绪变成毒素传递给孩子。(霁海语:90%的家庭都存在这个问题,养不住和气,那来的福气?)

14、锅不热,是因为下边没柴烧;如果妻子是锅,那么孩子就是锅里的饭,丈夫就是灶里的柴,锅是凉的,柴是潮的,饭怎么会熟?

15、当生命用相互敬畏的心去面对彼此时,美就在家人间绽放;当唤醒家人内心美和力量时,德行和高贵及教育的大美就在彼此间这深深的礼敬中绽放。夫妻间有了一份顾忌,照顾好对方的情绪,才会美满。

16、父亲要做好三个字:第一个字是“刚”,即一诺千斤,一言九鼎,说到必须做到,能活出“刚”的父亲就是一个有底线的人,有了底线才能护好妻子的情绪。第二个字是“高”,即精神境界高,如果母亲是家里的一盏灯,父亲就是道路上的一盏灯,路灯越高照的越远,路灯越亮照的越清;第三个字是“远”,父亲的眼光,决定孩子深远的未来,父亲一定要跳出现象,看清本质、长远、大局上的一些东西。

17、家长什么样的情绪状态,就决定了孩子什么样的学习状态。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也正是提醒父母教育方式错误的时候。(霁海语:出了问题切莫一味的从风水上,或命运上找原因,60%的原因是执着的心念出了问题)。

18、父母身上百药俱全,可把孩子的心养强大,养的充满热情,养的主动进取。

19、母亲用生命为孩子守住的一个字叫“德”;父亲为孩子守住的一个字叫“道”;父亲给母亲的一个字是“安”,母亲心安了,才能守住德;母亲给父亲的一个字叫“喜”,父亲喜悦了,才能守住道。

20、目前大家都在开发孩子的大脑,增加孩子的知识,培养孩子的技能,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错误。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养好孩子的心。

21、如果学校老师是园丁,我们家长就是农夫,农夫最在乎的是土质和土下庄稼的根;然而,家长们常爬到孩子的树干上、树头上、树冠上修剪,却忘了根的存在。忽视了孩子的根所依附的这片土壤;这片土壤就是我们父母身上的教育素养、教育智慧、教育意识和家庭文化。

22、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占的分量不到20%,但它起的作用占到80%。决定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因素是父母给孩子内在置放的心的质量如何。

23所有孩子学习所产生的障碍,起因全是源于内心的浮躁,而这个浮躁首先来自家庭。更确切的说,母亲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孩子内心的浮躁与平静。所以,浮躁是家庭教育的第一大障碍。

24、当前家庭教育的功利意识还很强,教育总是停留在“我怎么做”这个层面上,常问孩子学到了什么。当前教育孩子缺的不是知识,不是技巧,不是方法,而是文化的内涵。

25、要用母亲和孩子之间的母子情节,建立一种松驰的、无话不说的、毫无压力的亲密关系。有了这种关系,一种看不见的无形能量就会源源不断的输送给孩子,这份能量能把孩子的自信给养出来,能把孩子的理想、目标、意志给孵化出来。

26、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更多的是在无形无意的状态下,传递给孩子的一些教育信息,而非专门对孩子的某种说教,无形无意是父母在无意识中流露出来的状态,这个状态是对孩子最清晰最管用的教育。

27、父亲的责任感在家庭教育中作用十分重大,不仅仅对孩子要有责任,首先表现出丈夫对妻子的责任;这份责任或者说是爱的表达,本身就散发着一种很清晰的信息给孩子,如果这份责任表达的不充分,孩子就会成为一个处处逃避责任、没有担当、不守信用、没有志向的人。

28、家庭教育要把握好的几个字、这几个字就像几扇门一样,每个字的背后都有很大的空间。第一个字是“止”:其实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做了很多不该做的事,而且是停不下来,止告诉我们,当孩子有一小点不良习惯的时候,家长要收住自己,先不要去干预,要给孩子三分的点悟,七分的等待,要在点上去动,当你用语言去碰孩子语言的时候,话尽可能的简单,说出来的话一定让孩子有所心动。教育的智慧,来源于你足够的耐心,没有耐心的教育谈不上教育。

29、第二个字“减”:要用减法去做教育,尽可能去掉脑子里许多浮躁的东西,如什么赏识教育、惩戒教育、西方式的教育等,这些教育仅仅是教育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全部。我们要明白,一流的孩子不是管出来的,是放出来的;最值钱的教育是由心而发的,不是一套具体的什么方法。要用减法把教育拉回最原始、最有力的那个点上。

30、第三个字“俭”:教育是在一种非常朴素的状态上完成的,没有知识的农村老太太能培养出来一流的人才,原因就是她守住了这份教育的朴素,不能因财富的增长,就改变了对教育朴素的这一份坚守。

31、第四个字“定”:定是家长普遍缺乏内在的定力,家长内心的一份波动都会带给孩子内心情绪的波动。为什么孩子没有长性,坐不住,不能自控,那是因为孩子身边有一个强大的震源。家长内在定力的提升,绝不是看几本书就能学来的,而是在生活中不断的积累修练来的。父母有没有和孩子在生命和心智上互动,决定着父母有没有教育的定力。

32、父母若接受不到孩子的心发来的信号,或接受到的是乱码,父母就没有表达的依据,你说什么都不管用,如果父母和孩子这种内在的传递没有了,学再多的教育方法都 是无用的、徒劳的。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更多的是非语言的,当非语言无效的时候,努力去追求语言表达的时候,这时的教育已经失效了。(霁海语:现在的父母知道很多方面的教育理论,但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王阳明说,知行合一,光知不行不是真知,懂得越多,长养的浮华与浮躁越多,浮华浮躁越多,对家庭和孩子的危害越大,一个没有浮华与浮躁习气的父母方可培育出一代英才,浮华的人拼命的向外求取功名、求取爱情,求取幸福、求取金钱,甚至连说个话也要追求没有生命力的新词新语,以为自己很有见解,其实全是用虚假欺骗自己的良心)。

33、第五个字“相”:相互的相,父母要把目光从孩子的素养转到自身的素养上来,不要想着怎么去管孩子,先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素养和好的情绪去管孩子,有素养的人,看问题看的是全局、是宏观、是整体、是长远,他们的情绪很容易自控,不被眼前的事物所左右;没有素养的人,常常跟着情绪走,随着情绪变。

34、第六个字“守”:父亲守理,母亲守礼;理多了成道,它代表原则、方向、标准;父亲守理能守多少,决定了孩子能走多远,决定了孩子的生命长度有多长。父亲必须站到孩子心灵和生命的前方去等待,而不是站在孩子的背后指指点点。

35、母亲守礼,礼厚了成德。德字由双立人和十四一心五字组成,也就是一个人心中要有数,孩子心中有没有数,取决于母亲对这个字的坚守程度。如果母亲与孩子亲密过了,或尊重不够,你的孩子在学校很难被老师和同学接纳(霁海语:本人理解,过于亲近,就没有了距离,没有了自己,总是拿母亲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尊重不够也是一样,孩子不懂得去尊重别人。父母与孩子的相处的状态和模式就是孩子走向社会与人相处的状态和模式,做父母的眼光要放的远一些,别光顾着自己施爱的那种美美的感受,要考虑到孩子将来怎么与人相处,而施爱是动物的本能,十分的低级)。一个懂得守礼的母亲,她身边走出来的孩子,非常容易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关心和关怀。因为你的孩子知礼、知让、知敬。

36、第七个字是“静”:静治为学万病,如果一个家长的心到达静的时候,你已经把孩子的教育问题解决了90%,孩子在课堂上比的不是谁的头脑好使,比的是谁的内心更安静。内心越静的孩子,对信息的感知越清晰;孩子的心一旦能静下来,老师在课堂上每讲一个知识点,孩子都能牢牢的储存在记忆里。

37、在纠正孩子错误的时候,父母拿出三分之二的肯定和三分之一的引导就行了。

38、如果孩子在家里有骄躁不安的情绪,这样的家基本上没有教育,如果一个孩子连家都呆不下去,没有更合适的地方接纳他,他实际是个心灵流浪的孤儿。

39、文化是教育的极致,父是文,母是化,若能够将文化内化、转化和感化为孩子的一种精神能量;孩子的人生始终都会有方向;如果家庭教育缺少文和化两字,没有文化的介入、没有文化的沉淀,无论我们多么优秀的品质及人生积累的财富,都很难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40、母性文化的内涵。母亲的母这个字在甲骨文里,是一个女子怀里抱着一个小孩,孩子身上有两点,那是母亲的一双眼睛,母亲一辈子放不下的是孩子,这个字的内涵用三个字来表述:第一个字“虚”,现在的母亲很实在,讲孩子的问题一针见血,讲孩子的优点眉飞色舞,不懂得用平和的情绪去养一养,优点不急着去夸他,急着夸,他会变得骄傲;错了也不急着去纠正,纠正的太及时,他会变得抵触;懂养孩子性的母亲,他的错误你能给他养没了,他的品质你能够给他养美了。母亲只有虚下来,情绪才会有空间,有了空间才能具备孕育孩子心智的能力。(霁海语:心静如水的母亲才能做到虚,虚就是生命回旋的空间,为孩子多留些生命回旋的空间,孩子的生命才会精彩。千万不要为孩子出细而又细的注意,有的甚至细到一句话怎么说上,站在整体观上给予三分的点拨足矣,不要因为你为孩子出了点注意就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越多,对孩子的危害就越大,当你表现的比孩子傻,反应的比孩子慢,你就是一个成功的家庭教育者)。

41、第二个字“弱”。做母亲的要学会示弱,太强势的母亲,孩子很难自信,强势如同狂风暴雨,能把孩子生发出的嫩芽一扫而光。母亲要懂得拿示弱去养育、去支撑孩子的自信。母亲要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示弱就是实现对孩子的托举。处处占孩子上风的母亲,孩子只有站下风,最后甘愿站下风,没有一点竞争性,也没有一点动力,极端的会追求叛逆性、破坏性来完成自我的畸形成长。

42、第三个字“柔”。母亲的性格脾气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母亲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平和,处在一种“柔”的状态。如果母亲的心是生硬的、冷漠的、麻木的或者是焦虑不安的,孩子的性情也会多变,单单平息自己的内心紧张情绪就要消耗很多心理能量,还能留下多少心理能量用于学习,用于自我成长呢?

43、第四个字“慈”。一个母亲真正的力量,是她的慈祥,是温柔,温馨,温和,整个家庭都因之而和睦而和谐,让人感到大海般的包容接纳,又壮观不可搅动,这就是孩子成长的宽阔的天地。慈爱的母亲形象就是规则,言出就是方向,反之在孩子面前指手划脚,不是扯着嗓门叫喊就是绷着脸唠叨的母亲,会让孩子慢慢感觉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舒适的、是有意思的,孩子会失去心中的方向,而母亲也将没有任何引导能力,变得更加抓狂。

44、父性文化,用六个字解读。第一个是宽容。父亲胸怀要宽广,做父亲的最忌讳情绪化,父亲不能成为一个搅局的人,不能成为一个计较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算小账的人。否则父亲的理就是小理,这样的父亲不是高明的父亲。第二个是刚毅。刚毅是一种迎接挑战的姿态,它是一种精神导向。第三个是坚韧。坚韧是父亲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一种姿态,遇到多难的事,不慌张,不紧张,表现出父亲的一种定力,父亲拥有了这种风度,即使不说话,他的教育已经做的很好了。

45、家庭教育要在“时、白、曲”三个字下功夫。所谓“时”,就是时机,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都有若干个时机点,父母只要抢在这个时机点上做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没有智慧的父母,不论时机,也把握不住时机。所谓“白”,就是留白,在教育上着墨不多,但留白的那部分空间很大,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很大,紧贴着孩子的教育并不能产生真正的教育结果,那个没贴住的空间,才是孕育出孩子成就的空间。所谓“曲”,是相对直来说的,家庭教育求的是曲,谁把教育这个弯捏得漂亮,教育的效果就越好。而直来直去的教育,只会越做越糟,教育只讲三分话,留七分让孩子接过去,这样的效果最大,因为,教育要的是张力。

46、当人们的内心从现实的浮躁中解脱出来的时候,教育会变得美丽。当人们把“时、白、曲”沉到内心的时候,你就能给孩子一个如花般的人生。

47、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把目光从孩子身上移开,转入对夫妻双方父母的孝顺上,转入对配偶的理解和尊重上,从根上入手,建构充满“仁、义、礼”的家庭文化,形成融洽而平静的家庭氛围,树立弥漫“爱、敬、善”的家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养胸怀天下的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