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升本”受歧视,看社会“虚与实”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同样最后结果都是本科,而专升本的本科就常常被“踢出在外” ,“后天的努力”普遍不被社会认可。
读同样的教科书,经历同样的严格考试毕业,而且还多读1年(专科3年,升本科后又2年),按理说多学了1年,知识会更扎实更巩固些,怎么不能与“4年本科”同等“待遇”呢?!
现在是“文凭时代”(只看文凭不看实际能力),好一点的工作,即老百姓眼中的“有些保障”的正式工作,“起价”是大学文凭,而且“等级森严”,双一流、985、211,一本、二本….…
总之,社会特别看重“原始学历学校出身”,个人“后天的努力”基本是“白费”。如,高考一考“定终身”,考上什么学校,考上一本二本,考上本科专科,从此定你一生,将来再努力也要受此考“牵连、歧视……”,无论你最后“奋斗”到哪一级,本科、硕士、博士,找工作时都要受到“第一考”高考的“连累”,都要低于“同等学历”者(如同是以硕士研究生学历应聘,但你先前学历是“专升本”的,那是要拒之门外的。)
现在是什么年代了,还要处处看“出身”、处处看“学历”?!科学的社会发展观,一定是实事求是,一定是只看“实”不看“虚”,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一切从实际能力出发,否则只能是“害人害己”,关键是“害了自己”!
前一篇:2023年央视春晚十佳节目
后一篇:娱导的话,只能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