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顺养生、中医扶阳与您一起进入扶阳派的发展历程……
火神派是由清末四川名医郑钦安(1824~1911)创立的一个重要医学流派,以注重阳气,擅用附子而著称,具有十分鲜明的学术特色。郑钦安的《医理真传》成书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这是火神派的奠基之作,集中阐述了其学术思想。《医法园通》成书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该书羽翼《医理真传》,丰富完善了火神派的思想体系,郑钦安因此被称为火神派首领。百余年来火神派代有传人,其代表人物如云南吴佩衡(原云南中医学院院长),上海祝味菊,四川范中林、唐步祺、卢崇汉,山西李可等,均享有“吴附子”、“祝附子”、“唐火神”、“卢火神”……之名,驰誉医林,屡起重症、大症,他们的医案集为世所传颂。回顾一下,医史上除张景岳以擅用熟地而称“张熟地”,余师愚以擅用石膏而称“余石膏”以外,像火神派这样众多医家享有“某火神”、“某附子”之誉的现象,可称绝无仅有,足见其学术观点和用药风格之鲜明,影响之深远。
火神派的开山鼻祖是郑寿全。郑寿全(1824-1911),字钦安,四川邛崃人,清同治年间,在成都开创了“火神派”,《邛崃县志》称其为“火神派首领”。以重视阳气,善用附子干姜等辛热药著称,人誉“郑火神”,“姜附先生”,誉满川蜀。
郑钦安中年设帐授徒,自然桃李众多,传人不在少数。从有限的资料中可知,入室弟子有卢铸之(1876—1963)先生,光绪十六年从师于郑钦安先生学医达11年之久,继承郑钦安学术思想,屡起沉疴,时人尊呼为“卢火神”。
儿子卢永定传其衣钵,在60余年实践中善用大剂附子、桂枝、生姜等品,屡起沉疴痼疾,民间亦尊为“卢火神”。卢永定有弟子黎昌琼,今在成都七院工作,临证亦常用大剂量附子、生姜等品,屡愈顽疾。
卢铸之除家学之外,尚师从晚清伤寒大家郑钦安先生,并尽得其传。临证善用姜桂附起沉疴大疾,深得扶阳三昧,因有“火神”之称。
孙子卢崇汉1947年4月出生于四川成都,现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任职。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聘的“学术传承人”。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十七岁即悬壶蓉城,十九岁已有医名,业内有“扶阳学派领军人物”之称。主要著述有《郑钦安先生学术思想研究》《著名医家卢铸之先生学术思想研究》《中医健脑》《论〈周易〉的恒动观对中医学重阳思想的影响》《温通化瘀止痛汤治疗痛经206例》《论卢氏运用附子的指导思想》《扶阳安髓止痛汤治疗阳虚阴火牙痛217例的研讨》及《红斑性肢痛症的中医治疗》。临证善用姜桂附起沉疴大疾,深得扶阳三昧,因有“火神”之称。
刘力红,48岁,广西首位中医博士,现任广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师,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教授,善用中医传统经典方剂治疗疑难病症。著有专著《思考中医》、《开启中医之门》及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思考中医》在中医界掀起了一股“重视经典、学习经典”的热潮。著名中医药学家邓铁涛教授看到此书后,盛赞:“吾道不孤,后继有人矣”。
2005年也是借着《思考中医》的因缘,使我得遇心仪已久的
“火神派”传人卢崇汉师,并最终成为他的入室弟子。入室之后,师父或训之以理,或示之以案,虽只是短短数月,但此中领受恐怕只有经历过百折困顿的人方能体悟。
刘力红专程从南宁飞抵成都,登门拜谒“火神派”钦安卢氏医学第三代传人――现执教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卢火神”卢崇汉先生并拜为师。
高俊岭
中医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管理工程
首席健康指导专家。
高俊岭,内蒙古通辽市人,中医世家,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医学院中医系,先后拜黑山、王振等多名伤寒、黄帝内经名家;同时积累了民间疗法和传统中药偏方;
2007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东直门医院进修深造,拜臧福科、曲黎敏、刘焰刚为师,学习宫廷理筋术、内家功法及黄帝内经养生疗法;一线治疗已超过6500钟次,先后在北京、天津、武汉、成都、深圳等地传导中医养生文化。
曾在《中医学杂志》发表《严重软组织损伤50例调治心得》。
2012年在大虚法师的引荐下得与拜刘力红博士为师,传承扶阳派学说。
全息养生率先倡导者
全息养生:是以局部反应整体的信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基础,运用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启动人体细胞活力,疏通经络和均衡人体内部能量,使人体自身生理机能恢复正常,从而达到人体精气神的高度统一,使人体细胞更活跃、身体更健康、心情更愉悦、心灵更升华的良好生命状态。
高俊岭老师个人使命:
1、将健康传播到中华大地,用爱心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2、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人间真爱在。
弘顺养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