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圆柱与圆锥》主题单元设计

(2012-12-12 18:38:25)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技术中级培训作业

《圆柱与圆锥》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圆柱与圆锥

作者姓名

赵秋芳

所属单位

荥阳市第一小学

联系地址

荥阳市第一小学

联系电话

64662926

电子邮箱

447569419@qq.com

邮政编码

450100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所需时间

9课时左右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这些都是本单元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此单元我设计了三个专题:

1、圆柱

方法:通过列举大量现实生活中具有圆柱特征的实物直观引入,让学生观察思考这些物体形状的共同特点,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它们的几何图形。继续学习表面积、体积,再从生活中找出有关知识的应用,从而加强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深了学生对圆柱的认识,进一步感受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圆锥

方法:借助圆柱学习的基础,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发现圆锥和圆柱之间的关系,并总结有关圆锥的体积公式。

3、整理和复习

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并发现圆柱和圆锥之间等高等体积、等底等体积时,它们的底面积、高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推理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前两个专题可以从实物创设情境入手,知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这两个专题的内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第三个专题则将前两个专题的内容再次综合,联系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的规律,感受数学的价值和趣味性。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的问题。

3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有关物体的体积、容积,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观察、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 通过学习运用图形描述圆柱、圆锥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3 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5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能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学习活动,对圆柱、圆锥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2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加以解决。

3 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对应课标

1 让学生经历圆柱和圆锥特征的探索过程,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和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你对圆柱和圆锥的知识了解多少?

学习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用途?

专题划分

专题一:圆柱                 4 课时)

专题二:圆锥                 3 课时)

专题三:整理和复习           2 课时)

专题一

圆柱

所需课时

4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圆柱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等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前面的学习内容既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也积累了探索的经验,准备了研究的方法。但所涉猎的知识比较零散,不易掌握,但教学中一定要主次分明,比如什么是圆柱的高?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表面积?表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求油漆柱子、通风管、无盖的油桶的用料、等等)圆柱的体积公式如何推导?如何计算等。只要是同学感兴趣的有关圆柱的问题均可作为教学的内容。所有的知识点都可以通过先自己动手操作、再在小组内交流,班级展示反馈、课件演示、最 后由老师引导提炼重点巩固练习的方式进行。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柱。

2、在现实的情境中,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通过猜想-动手操作验证,利用转化思想探索圆柱的体积公式。

4、应用圆柱表面积、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什么是圆柱的高?底面周长?侧面积?表面积?

2、怎样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转化后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关系?

3、自己总结有关圆柱的知识点,并牢记。

4、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相关的PPT演示课件

常规资源

圆柱形物体、动手做的圆柱模型

教学支撑环境

班班通资源或者多媒体教室

   

合作伙伴、父母亲人、同学朋友等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一、说一说。

四人一组,将自己收集来的生活中的圆柱物体在小组内交流,指出哪是圆柱的高,哪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哪是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又是什么?再加以整理,最后将所得的相关知识整理出一套较完整的作为汇报材料。

二、动手做。

1、   利用手中模型,沿高剪开得到圆柱侧面展开图,发现展开图与原来圆柱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再进一步得出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利用圆柱实体模型,再借助课件演示,发现圆柱能够转化成近似长方体,并理解长方体与原来圆柱之间的关系: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三、练一练

针对以上各环节,练习生活中圆柱的相关问题巧设习题,并适时交拓展内容穿插其中。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 学生组内交流环节是否人人参与,整理的相关资料是否完整,组与组之间再相互交流评价。

2、 动手做环节是否人人积极参与,努力探究公式的推导过程,师生根据全班的表现互相评价参与的积极性。

3、  在练一练环节,根据习题的回答以及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组与组之间、对桌人与人之间进行评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