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晚清:却将谈笑洗苍凉》

分类: 5.读书圈 |
与对话,说他最不熟悉晚清的历史。最近的,反而不熟悉,这没有寰宇天下、统华夏成就霸王业的秦始皇;这没有封狼居胥、饮瀚海、勒燕然,让匈奴不敢南下牧的千古名将。只听到腐朽衰落、厦将倾的清最后的喘吁吁。段不堪回,但却需铭记并需战战兢兢总结的段历史。晚清不是没有仁志、不是没有改,从经济、政治、军事、化进探索。
历史,是对古的思考和对话。
回看这段历史,你会悲愤上层集团的尔虞我诈、拉帮结派,慈禧为铺张浪费,上下效、下必甚焉,置与。你会悲悯,代名曾国藩晚年为天津教案所累,感“外惭清议、内疚神明”;耄耋之年的李鸿章颤颤巍巍签下丧权辱国的《丑条约》,“我横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为代表的戊戌六君,他们都曾能过。你或许听到他们的声,为中国崛起奋,亦有千千万万的中华同胞在随。
回看这段历史,你会憎恶侵者的强盗逻辑。他们的所作所为,有其价值观,从控制海权,到控制陆权,从完成全球扩张。他们把这当成“普世”,将切原住乃明古国,看成不开化、待征服或需基督福教化。他们崇尚丛林规则,枪炮开路,同时将“普世”的商业规则和外交理念强制推,以建所谓“平等”。伎俩是假些案件,为保护洋,争取许多与案件完全关的权益和机会。
1)、1840年鸦战争,英国坚船利炮打开中国,迫使中国五通商。
2)、1858~1860第次鸦战争,英法联军在沽登陆,逼迫中国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
如果从《影响国家危机结果的因素》看:
1.对国家陷危机的举国共识;
2.愿意承担责任;
3.划清界限,明确需要解决的国家问题;
4.从他国获得物质和资的帮助;
5.借鉴他国应对危机的经验;
6.国家认同;
7.诚实的国家我评估;
8.应对过往国家危机的经验;
9.应对国家失败的耐;
10.特定情况下国家的灵活性;
11.国家核价值观;
12.不受地缘政治约束。
晚清在乎全部违背,严重的在:
1.对国家陷危机的举国共识;
2.愿意承担责任;
6.国家认同;
7.诚实的国家我评估;
11.国家核价值观。
值得深思。
作者姜鸣的三本书写出这段悲凉史,可推荐看看。
• 《天公不语对枯棋》
• 《秋宝剑孤泪》
• 《却将谈笑洗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