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目标管理:OKR工作法

(2020-05-06 14:22:36)
标签:

目标管理

分类: 5.读书圈

OKR是什么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与关键结果),起源于英特尔公司,后来在谷歌、领英等公司使用。“O”目标就是你想做的事情(比如,上线一款游戏),KR关键结果就是如何确认你做到了这件事(比如,一天2.5万下载量或一天5万美元收入)。

OKR实施步骤

首先,团队设置有挑战、可衡量的阶段性目标

目标管理:OKR工作法

其次,确保你的团队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不要被其他事情干扰。

最后,把握节奏,团队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如周一谈话会,讨论需要讨论的事情。周五展示会,对成员工作完成成果干杯鼓励。下图是OKR样本供参考!

目标管理:OKR工作法

无法达到目标5个关键因素

a、 没有给目标设置优先级

如果所有事情都同等重要,就意味着它们同等不重要。设定目标尽量单一,用三个关键结果来衡量它,聚焦在重要的事情上。

b、缺乏充分沟通,导致没能准确理解目标

     当你说得不想再说了,人们开始听进去了。

目标管理:OKR工作法

c、没有做好计划

d、没有把时间花在重要的事情上

     重要的事通常不紧急,紧急的事通常不重要。  

e、轻易放弃

成功唯一的希望是反复尝试,并不是一味盲目地尝试同样的事情,而应该密切追踪哪些事情对目标推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

成功实施OKR

1、实施前,先明确企业对使命

描述公司使命:我们通过(什么样的价值主张),在(什么领域或行业)(改善人们的生活或减少人们的痛苦)。如Google使命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和受益

2、设定目标遵循3个原则

原则1:目标要明确方向并且鼓舞人心

原则2:目标要有时间期限

原则3:由独立的团队来执行目标

目标管理:OKR工作法

3、避开OKR常见的坑

3.1、设置了多个目标,多个OKR

克林顿上台的时候都大谈教育、外交、能源等,恨不得把所有事情都说一遍、规划一遍。他的竞选顾问说:“一次说太多,就和什么都没说一样” 后来“经济”是他的主旋律。目标要清晰的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那就尝试设置“1”个目标(除非公司有多条业务线),这是聚焦。也可把OKR公之于众。

目标管理:OKR工作法

3.2、设置的OKR周期过短

如果只是一周,顶多算一个任务。如找到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可能需3个月追踪这个目标。

3.3、悲观的信心指数

建立5/10的信心指数,这个指数意味着你有50%的机会达到目标,去挑战一下,说不定就成了呢!

3.4、浪费例会

周一例会当成汇报例会而不是谈话,这个会只讨论需要讨论的事情。周五例会又过于严肃,此会为已经达成的成果干杯,即使没有完成关键结果,也应该为设置卓越目标(5/10原则)感而自豪。

3.5、把目标当成绩效考核工具

从设置目标开始,就着眼于如何鼓舞和激发成员。而不是绩效考核工具。用目标定义来驱动成功。

 

老徐点评:

OKRMBO、项目管理的目标管理、目标牵引管理”

换汤不换药,治国外儒内法,都是个啥意思?

目标管理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是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于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此概念,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它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注意OKRMBO提到目标含义不同,MBO目标强调SMART等量化,区别了目的和目标。简单比较。

OKR的目标=MBO的目的;OKR的关键结果=MBO的目标。

项目管理的目标管理=MBO目的和目标

OKR的意义不仅在于完成目标,更重要的是它能挖掘团队真正的能力,不是绩效考核工具。MBO可被作为绩效考核工具。但水无常形,MBO的管理也可作为类似OKR目标牵引式管理。

OKRMBO和项目管理的目标管理核心理念无差异。企业在紧要关头想办法活着最重要,即使要做一些看起来错误的事情,故目标是其核心,针对任何企业亦是。

目标牵引管理对多数企业来说最质朴最实用,唯一调整的是目标设置技巧、跟踪的方法、领导力、自组织、少些错误和不高效的事情等,但万变不离其宗目标牵引管理。治国可外儒内法、换汤可不换药,把握关键就好。

注:老徐提出新术语目标牵引管理,本质在目标管理,但理念是牵引而不是单纯把目标作为绩效考核工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