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

标签: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论青岛心理咨询师论文王明江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西海岸心理咨询师培训 |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作者:王明江
文章题目:一例“职场工作焦虑”的案例报告
摘要:
本文介绍的是一例有关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求助者为某公司销售员,一个季度销售业绩不佳,没有达到公司合理的业绩标准。最近出现失眠,焦虑,情绪不好,上班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困扰。根据求助者的一般资料、个人陈述和表现出的症状,以及咨询师对求助者的观察、分析,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并对其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四次咨询,使求助者摆脱了心理上的困扰,收到了满意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
一、
(一)求助者人口学资料:
求助者,男,小张(化名),23岁,某某公司销售员,青岛某区人,大专学历,参加工作一年多,工作成绩一直不错,家庭经济状态一般。
(二)个人成长史
小张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是家里最大的男孩,还有个弟弟。父母亲对其要求严格。上大学时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深受同学老师的喜爱。毕业后,找了销售工作,业绩一直不错,同事佩服,上司很器重。上个季度因为业绩惨淡,没达到基本的指标,有挫败感,焦虑。自尊心强,追求完美。
(三)精神状态
情绪紧张,面带愁容,思维正常,自知力完整,人格较稳定。
(四)身体状态
近一个月睡眠质量不好,失眠。无重大疾病,无精神病家族史。
(五)社会功能
小张工作效率下降,考勤状况良好,能维持一般同事关系。
心理测验:SAS:标准分61分;SDS:标准分53分。
二、
1.主诉:失眠、焦虑,情绪低落,工作注意力不集中,害怕谈客户,担心业绩上不去,持续时间为一个月左右。
2.个人陈述:我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成绩很不错,一直是销售业绩的第一名。上个季度突然业绩不好,连基本的指标都没有达到,是工作历年来最低的一次,我感觉好失败,因为其他同事都做得很好,我的销售额比平常的降低了差不多百分之四十。我也进行了自我调适但仍不能消除心中的焦虑,担心以后再这样做不好,做不好的话经理怎么看我,同事怎么看我,怎么和公司交待,白天精神不好,上班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上个月的业绩虽然不至于这么烂但也都不理想。再有两个月,这个季度的成绩就会出来,很担心这样下去工作肯定做不好,业绩指标肯定上不去。
三、
小张自知力较正常,对自己的情绪现状有一定的认识,心理过程协调一致,逻辑思维正常。但在叙述过程中一直都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双眉紧锁,经常低头,双手蜷缩,声音微颤,语言清晰有条理。精神状态不是很好,似乎睡眠不足。意识清醒,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主动求助。
主要表现:
1、沉浸在销售成绩受挫的痛苦中,总想快速提高销售业绩,可是休息不好和饮食下降使效果更差。
2、情绪不稳定,睡眠,饮食都不好。
四、
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1、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的三原则,救助者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知、情、意等心理过程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有自知力,主动求助,无逻辑思维混乱,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明显的现实原因(考试没考好)引起的,其症状表现为烦躁、焦虑、入睡困难等。从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反应程度不很强烈,反应只局限于模拟考试,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较大影响。从病程来看,只有一月时间。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3、对该求助者需做的鉴别诊断:
(1)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两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无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时间少于两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2)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症是“以广泛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心理冲突未变形、没有泛化,而且持续时间只有一月左右,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五、
(1)生理原因:没有明显的生理原因。
(2)社会原因:
①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如工作销售业绩失利;
②家庭教育:父母教育严格,上学时非常看重他的学习成绩;
③同事领导非常看重他的销售业绩,朋友较少,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3)心理原因:
①存在明显认知错误,如觉得工作业绩不好别人就看不起他,工作业绩不好一切都完了;
②被焦虑情绪所困扰,不能自己解决;
③缺乏有效的解决方式,面对工作业绩下降不知所措;
④人格特征:敏感,追求完美,争强好胜。
六、
根据以上的评估和诊断,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帮助求助者接受考试受挫的事实,降低情绪反应,改善睡眠;帮助求助者找到绝对化的不合理信念并改变。正确看待自己和她人。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完善求助者的个性,不再苛求自己,不再过分看重别人的看法,学会自我心理调控,构建合理的认知模式。
七、
(一)
1.
2.
3.
(二)
1.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的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家庭作业
权利:
(1)、来访者有权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有权了解与来访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选择合适的来访者
(3)、本着对来访者负责的态度,有权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义务:
(1)、向来访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
(2)、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量好的咨询方案的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来访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来访者
3.
4.
八、
1、咨询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2、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2014.4.10)
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
1、首先,跟求助者签订了《心理咨询协议》,让求助者再次确定咨询内容是严格保密的,保证了对求助者个人隐私的保护性。
2、通过摄入性谈话搜集了求助者大量的临床资料。
3、做心理测验SAS和SDS。
4、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
5、确定咨询目标。
6、咨询过程中简单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ABC模型)。
A:与情感有关的激发事件,即诱发性事件
B:对事件的想法和信念
C:情绪反应和后果
7、布置作业强化求助者对ABC之间关系的理解
——要求求助者,按照下列表格的模式,尝试把自己所有的问题都表示出来:
诱发事件A:这个季度工作业绩没有达到指标。
不良情绪C:心烦、焦虑
不合理信念B:我应该是一个出色的销售员,这次销售不达标真是太糟糕了;
——告诉求助者,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己的问题思考、检查越认真、全面,咨询的进步就会越快。
第二次咨询(2014.4.17)
目标
(1)、加深咨询关系
(2)、深入寻找和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3)、帮助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救助者列出了一些不合理信念,但有的不是很明确。
2、请求助者进一步谈及一些不合理信念发生时详细情况及感觉、体验。
3、咨询师通过举例说明,使求助者认识到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他因此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有责任,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目前存在的不良情绪。
4、通过交谈、启发和引导,帮助求助者列出与此次问题有关的不合理信念:
A:这季度工作业绩这么烂,糟糕透了。
B:如果下个季度业绩还这样,一切都完了,将来永远也不可能有机会了。
C:以前业绩很优秀,现在我也必须业绩好才行。
D:领导同事好友都知道我的销售能力很好,业绩一直不错,下次如果不达标的话,在他们面前怎么能抬起头来。
布置家庭作业:
——要求求助者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认真思考,目的是为了帮助求助者把注意从过分关注自己的情绪和诱发事件转移到关注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上来,并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要求求助者与领导、同事、朋友就他们的看法进行沟通,帮助求助者了解事实和她想的并不一样。
指导她深刻领会到“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的含义。
第三次咨询(2014.4.24)
目的:
(1)、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
(2)、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减轻或消除情绪困扰。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通过认真的思考,进一步领悟到是一些不合理信念导致了不良情绪产生。情绪反应强度降低,但是对个别不合理信念认识还是不够深刻,认为有的不合理信念还是有道理的。
2、针对上次列出的不合理信念,咨询师运用所谓“产婆术”的辩论技术与求助者商讨与辩论,使求助者分清合理与不合理信念,并帮助求助者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
3、经与求助者商讨和辩论,得出如下建设性信念:
A:这季度的业绩由于不够重视,骄傲,导致业绩不好,并不代表我的能力不够。
B:这次销售业绩不好,并不说明以后所有的销售业绩都不好。
C:实际上,别人并不像我自己想像的那样关注我。
咨询摘要:
……
求:恩。过去,我老是觉得如果我工作业绩不好经理同事们就会看不起我,就会讽刺挖苦我,我老是在担心如果工作业绩不好会怎么样,搞得自己工作起来老走神,连报表也看不下去。现在我觉得自己当时的想法真的很幼稚,正如您所说的,我是太在乎别人的想法了,别人可能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在意。而且有那些担心的时间还不如自己多去准备点销售资料呢。(说到这里小张自嘲的笑了笑)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小张“一定要达标的”的绝对化要求,比较严重的工作业绩焦虑也因此降低了些。
4、布置家庭作业
A:要求求助者将原来列出的不合理信念与此次提出的建设性信念列表进行对比,认真思考,深刻理解。
B:要求求助者将原来的和讨论中提出的不合理信念一一列出后,学会自己利用“产婆术”的辩论技术进行辩论和推理,并作记录,同时提出新的建设性信念。
第四次咨询:(2014.5.1)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结束咨询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经过对不合理信念与建设性信念认真对比思考,以及运用辩论技术进行自我强化后,情绪进一步稳定,焦燥情绪基本消除,睡眠改善,精神得到提振。
2、咨询师结合咨询目标和实施方案,与求助者共同对这一次咨询做全面总结,使求助者对自己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进一步了解自己问题的前因后果,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认识到自己部分信念的不合理性,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不再苛求完美,而是尽量完善,接纳真实的自己。
咨询摘要:
咨:记得你曾经说过自己这个季度的销售业绩肯定完蛋了,现在还这么认为么?
求:不好意思,我当时是太偏激了。如果是之前的状态的话肯定没戏,但现在不一样了,我用您教的方法认真的分析了自己,发现我并不是工作能力不好,我的销售业绩现在已经基本快达标了。现在我想只要努力,会有所进步的。非常感谢您让我恢复了以往的自信。
通过咨询小张改变对于自己“糟糕之极”的不合理评价,能客观的、全面的看待自己的优缺点,积极的面对工作。
3、在对求助者进行正面积极鼓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求助者将此次的认识转变扩展到生活的其她领域中。
在整个工作销售业绩焦虑的心理咨询和训练治疗过程结束后,求助者对咨询者工作的成效——实现预期咨询目标的结果表示满意。经过双方同意,结束咨询关系。
但要巩固咨询和训练的效果,还需要工作单位、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因素的协同配合与调节。当然主导因素还在于小张个人,因此需要日后继续跟踪。
九、
1、求助者自己的评价:现在能比较好的入睡,工作起来也不那么焦虑紧张了。已经快要达到基本指标了,这个季度还有大半月,所以取得好成绩基本没什么问题。现在能接纳自己的局限性了,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了,就算业绩没达标也不会那么焦虑了,会尽力的去做就好。
2、咨询师的评价:求助者情绪与精神面貌得到了改善,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并做出了有效的行为,焦虑情绪缓解,达到预期的目标,
3、同事和家人的评价:工作焦虑状态已经缓解,睡眠基本良好,精神状态正常,工作效率也开始提高了。
4、做SAS、SDS测验。求助者的SAS得分从61降到了39分,SDS从53降到40,说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基本缓解,求助者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