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泯人性,畸爱酿悲情——观电影《默杀》

电影《默杀》是一部2024年上映的国产电影,由柯汶利导演,王传君、张钧甯主演。影片融入了校园霸凌、家庭暴力、原生家庭等多个社会议题,现实感极强。一部近两个小时的电影,以带有极度惊悚的情节给观众带去强烈的观感体验。家庭问题、学校问题、社会问题,这些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问题在影片中都得到不同程度地透析,其间提出的诸多问题,像如何处置校园霸凌问题、社会如何保护残疾孩子问题、父母应该怎样爱护孩子问题、次生家庭家长对待孩子的问题等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初中女生惠君是一位说话能力不健全的学生,与父亲林在福相依为命。因为女儿残疾,身为父亲,林在福对孩子更是百般呵护疼爱。从某种程度上说,慧君在林在福的思想中占有的位置超过自己的生命。可是,因为残疾,慧君在学校里长期遭受同班同学的霸凌,最终导致从高空坠落而身亡。面对如此的打击,尤其是看到女儿被几位同学羞辱欺凌的画面,林在福彻底失去了理智。于是,在畸形心理的作用下,复仇的计划慢慢拉开序幕。当然,被报复的对象自然是施暴者。尽管她们只是初中生,只是处于花季的女生,但是她们在对弱者施与凌辱时,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从这一点说,让她们受到适度的惩戒大有必要。不过,以命偿命的惩戒显然过于残酷。但是,林在福把她们视为报复的对象时,不是适度,而是以铁锤猛击头部以剥夺她们的生命,然后再把她们埋在后花园。因为校园霸凌,几个家庭可以说都遭受了灭顶之灾:林在福因为杀人最后跳楼自杀,三个施暴的学生被林在福击杀,三个家庭支离破碎。血淋淋的悲剧尽管是是以电影的形式呈现,但是反视现实,这样的悲剧可以说时时处处都在发生着,只是样态不同,悲剧的程度不同而已。
与慧君一样遭受同学欺凌的是小君,九岁时因为继父的性侵造成心理阴影,导致她失去了讲话的能力。不说话并非意味着不会说话。因为语言障碍,小君与慧君成为亲密的同桌。慧君遭受同学欺凌,小君不仅亲眼目睹,有时候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之所以没有酿成慧君那样的悲剧,得益于小君的母亲李涵精心的保护。李涵是不幸的女人,第一次婚姻的失败,让她陷入痛苦的旋涡中。而在第二段婚姻中,除了遭受丈夫的家暴,似乎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幸福。在九岁的女儿被畜生般的丈夫性侵之后,她忍无可忍,奋力反抗和孩子一起杀死丈夫。背负着人命案的她整天生活在恐惧之中,女儿成为支撑她活下去的唯一精神支柱。为了保护女儿,她在孩子上学的学校做起校工。有了她的保护,女儿尽管也遭受同学的霸凌,但与慧君相比就轻微得多。当她亲眼目睹了慧君在同学霸凌下从穹隆上跌到地上坠亡的悲剧之后,她预感到灾难即将在自己身上发生。果不其然,林在福绑架了小君。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寻女救女行动拉开帷幕。
慧君的坠亡,李涵和小君是亲历者。林在福知道女儿坠楼死亡真相,对李涵当时没有及时制止是心生怨恨的。林在福和小彤联合起来回击霸凌者,让那些曾经欺凌惠君的人都受到了残酷的惩罚。霸凌者接连遭遇重锤致命,小彤随之失踪,李涵展开疯狂的寻女行动。身为母亲,李涵把女儿视为自己的生命,竭尽所能地保护着她,这本无可非议。但是,这份母爱在李涵身上表现出来时显得狭隘又自私。因为女儿遭受不幸,她要用自己的方式补偿,所以当看到女儿被欺凌时,她选择了忍让。当她目睹慧君被同学欺凌,女儿要上去保护时,她非但没有支持,反而极力制止,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如果李涵把母爱能够适当地施与他人,如果李涵在面对恃强凌弱的霸凌时能够勇敢地抗争,也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在这场悲剧中,不论是父亲对女儿的爱,还是母亲对女儿的爱,都只是盯住自己的孩子,而没有惠及他者,因为爱的“自私”终酿成悲剧。
梳理整个悲剧发生的来龙去脉,学校对几乎普遍存在的欺凌霸凌事件熟视无睹,处理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阳奉阴违,让施暴者有恃无恐;几个正值花季年龄的施暴者,她们面对弱者时表现出的冷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家庭教育的缺失,警察和公众对家暴更多是以观众的心态欣赏咀嚼,而没有进行及时的制止,这些“集体沉默”纵容了仇恨和杀戮的蔓延,最终酿成一幕幕悲剧。影片反映的是校园霸凌事件,但这只是一个导火索。从整个过程牵连的各种关系和事件看,它用小视角透析大社会。校园霸凌、连环谋杀、家庭暴力等一连串案件被牵扯出来。面对血淋淋的现实和一个个生命的失去,不由得不让人联想到学校教育问题、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问题、社会治理问题等诸多问题的日益蔓延并呈现恶化的趋势。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应对问题的态度。试想,如果学校、邻居、家长、公众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积极应对,就不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慧君因为同学的霸凌幼小的生命逝去,几个小姑娘因为对同学施暴被击杀,林在福因为女儿的遇难走上复仇路,最终自己也命丧黄泉,李涵和小君因为杀人将在监狱中打发时间。整部影片色调是灰暗的,基调是压抑的,几乎贯穿始终的大雨更增添了影片的悲凉气氛。而结尾处在少管所接受改造的、不会说活的小君清唱着舒缓的歌曲与空旷的操场相映衬,多少增添了一点暖色和希望,这应该是导演有意的安排,他试图在告诉观众,这个世界还有希望,只要我们不气馁、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