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众生皆为命运的奴仆——读蔡崇达的《命运》

(2023-05-18 21:33:49)

众生皆为命运的奴仆——读蔡崇达的《命运》
   我们终将生下自己的命运,我们终将是自己命运的父亲母亲。——封面语

品读蔡崇达新作《命运》的封面上写的这句话,似懂非懂,难解其中味。不过,当把它放置到当下,与芸芸众生的生活与人生对接时,此语中的应有之义还是极具现实意义的。静言思之,普罗大众当被赋予生命,来到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每个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命运”。只不过,由于自我设定的方向与目标不同,采取的方式各异,不同的人的命运才呈现出不一样的成色。

据实而论,“命运”是一个宏大而又稍显沉重的话题。每个人都必须面对,但每个人又不愿意轻易和别人探讨。作为蔡崇达的首部长篇小说,《命运》是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和广州出版社两家联合于20229月推出的作品。关于这本书的内容,著名媒体人李敬泽在扉页用了大段的文字加以推介:

“这是一部关于底部的书。

在个人的生命里、在我们的共同生活中,那些在底部暗自运行、从根本上支撑着我们的信念;那些让我们在有限的选择和浩大的无常中站立着、向前走去的力量;那些让我们最终相信生活和生命自有意义的、内心的神灵......所以,《命运》最终是关于‘根’的,耐心的、千回百转的讲述,是一次远行——向着我们的根,向着我们精神的故乡和远方。”循着李敬泽的推介语走进作品,一部近400页的力作由“开篇——她就站在命运的入海口,回望着人生的每条溪流,流经过如何的山谷”、“回忆一——层层浪:你们就此没有过去,只有将来”、“回忆二——海上上:灵感是浮游在海上的土”、“回忆三——田里花:想结果的花,都早早低头”、“回忆四——厕中佛:腐烂之地,神明所在”、“回忆五——天顶孔:要么入土为安,要么向天开枪”、“附录——皮囊”和“后记:天上的人回天上去了”八个部分组成。而把读者眼中的作品与作品的本身对接起来,分明可以看出,该作品聚焦的核心话题就是对人的生命不同的观照。其中提出的关于生命的意义、生活的程式和命运的把控等诸多问题值得每一个人思考。

从作品主体部分的书写方式和视角看,“五个回忆”部分的内容显然是作品的核心。由此也可以看出,该作品采取的是回忆式的方式讲述故事,展演人物的命运。至于回忆者,作品选取的是一位“无儿无女无后人”的九十九岁的阿太作为回忆者和讲述者。整个故事以福建闽南的风俗人情为背景,通过阿太的视角回忆了近一个世纪的社会变革和世事变迁。就作品涉及的人物看,没有达官显贵,都是一些普通人;从叙述的故事看,作品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你死我活的利益争夺——普通的人与平凡的生活,让作品呈现出浓浓的烟火味。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因为濒临大海,所以他们生活的主要依靠就是大海。正是如此,此处的人们根据从业的不同大致分成三类:以小海为生——在近海周围捡拾潮起潮落留下的东西维系生活,风险性小,生活虽然拮据但相对安稳;以大海为生——到远海捕鱼或出海运送货物,因为时刻置身在大海之中,危机重重。虽然充满风险但收入丰厚;远离大海,过陆地的生活,像阿太的爷爷就是过着在陆地走街串巷卖胭脂的生活。

不管是与大海保持直接的关联,还是远离大海,但是作为世世代代生活在沿海的人,不管你情愿与否,大海始终以有形或无形的魔力决定着每一个人的命运。在大海面前,每一个人都只是一粒沙子,没有谁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阿太的父亲兄弟因为选择过大海式生活,远走南洋,结果命丧大海;阿太的母亲,在阿太出嫁的当天到望夫崖向殒命大海的亲人报喜时不小心从崖上滑落,被凶猛的海潮吞噬生命;阿太的公公出海,一去不复返......一个个生离死别的故事叙述,一个个普通人命运的无可掌控,不论是逝者含恨而去,还是生者对杳无音信的亲人无尽的牵挂与思念,当这些按照一定的密码编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幅“命运”画卷时,小说中的人物和读小说的人都会找到一个共情点,都会向苍天发出灵魂的拷问——谁能够真正主宰自己的命运?我们为什么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

其实,就生命本体而言,不管是作品探讨的话题,还是现实生活中普罗大众思考的问题,都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自被赋予生命,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命运”就与每个人建立起无法剥离的关系。不管是主动地面对,还是被动地接受,都要用自己的方式去经营。坊间有语:“每一个人头上都有一滴露水。”不错,这滴露水以什么样的方式形成,又用什么样的方式展示于世人,再以什么样的方式慢慢消失,“由生到死”的完整过程谢幕,是悄无声息,还是惊心动魄,这些不可能采取同样的模式。凡此种种,当这些摆在面前,每个人都不可能回避。而作为渺小的生命存在,“命运”本身就充满太多的不确定性,加之个体能力的有限,要想让命运按照自己先行设计的程式一点点铺展,几乎是一种奢望。就像麦家在他的力作《人生海海》中讲述的人物命运般,每个人都站在自我生命的大海边,大海的喜怒无常、变化不定决定了我们命运的无常与难以捉摸,诚如阿太耳闻目睹的几代人的命途遭际一般。

命运是一个严肃而深奥的命题,每一个来到世间走一遭的人都是答题人,是不及格,还是及格,亦或优秀,不是取决于固定的解题模板,而要依靠每个人用心用情的程度。诚然,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成为优秀者,但是真正能够扼住命运喉咙的人又有多少呢。在阿太的讲述中,我们感受着故事里人物命运的酸甜苦辣咸;放眼现实,又有哪一个人不是在不同程度地经受着酸甜苦辣咸的淬炼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