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岂能“假作真时真亦假”——写作开学季

(2022-08-30 14:53:29)

新的学期在酷热渐退,“一场秋雨一场寒”中正式拉开帷幕。不论是什么层级的学校,因为特殊大环境所囿,经过一个暑假的调适似乎还没有真正找准自己和谐共振的频率。可是,时不我待,情愿与否,每一个与教育相关的人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投入到新学期的相关工作中,即使是非教育行业的人,也难以置身事外、袖手旁观,因为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只不过有的是直接关联,有的是间接参与而已。而由于现实不是按照自己预设的程式发展,这无形之中就导致了在处理与教育相关的事情时,很多人很难以真实相待,更多人都是戴着面具,以表面的冠冕堂皇掩盖内心的虚与委蛇。

咋听此言,有人会给我加冕上“以最坏的恶意揣度君子”的桂冠。如果真是如此,成为这样的“小人”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更是教育的一大幸事。俗话说:“一千种形象的描绘,敌不过一朵具体的花。”真伪虚实只有以冷峻客观的眼光审视,并加以理性的思考才可以“识得庐山真面目。”作为普惠性的社会公利性事业,教育本应该惠及每一个合法的国家公民,每一个公民都享受接受教育,并经过科学健康的启迪教化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国家对教育应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只能又提出新的要求。“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对教育对个体生命的成长与发展本应该起到的作用设定了基本轴心。诚然,不论从教育的本意,还是从个人的成长的角度审视,“立德树人”是切中要义的。如果通过具体的教育,受教育者在教育的引导教化和改良下,真的成长为有德馨的人格健全、身体健康的人,不仅是个人之大幸、家庭之大幸,更是国家和民族之大幸。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回视教育的现场,小到幼稚园、小学,中到初中、高中,大到各级高校,真正遵照教育应有的味道与本色对受教育者施与思想影响和灵魂塑造的难觅踪影。毫不夸张地说,当下的中国教育,由于内卷化的日益严重,带来的自己后果就是每一个教育的相关方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丛林法则”的胁迫,有的是自主性的自我施压,有的是被动性成为刀俎上的鱼肉。虽然各级学校所处的层次不同,但是他们都归一性地面临“考试、排名和上位”的碾压。为了达成所愿,每一个当局者都必须以得高分、获取好名次为求学的终极目标。除此而外,像什么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人格健全都只是用文字加以形象的描述罢了。就中国的教育实情而言,这种现象不是黑天鹅事件,而是灰犀牛现象。很显然,这种发展态势是严重背离教育的意旨,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有违人伦和道义的。但是,即使明知是“失德失范”之举,在残酷的竞争中人们只能坦然地面对,并乐此不疲地扮演着操刀手。长此以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会异化成什么样的一副尊荣,真的不堪设想。

每一种现象的存在,每一个事物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合适的环境与土壤。教育的异化与脱轨,很大程度上来自掌握主导权和话语权的“刽子手”的摇旗呐喊、擂鼓助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看,最高层对教育如何发展,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应起到什么样的积极正面的影响都提出宏观性的要求,并作出科学的规划。可是,当这些白纸黑字走出最高主管层的办公室,层层下发到不同地方落地生根时,真正的精神要义就会出现大打折扣,甚至面目全非。之所以造成这种悖反,源于政策的执行者和落实者往往对其多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出于一种功利性办教育的目的挟持,一切围绕升学率是硬道理。他们坚信,什么大的宏伟的教育蓝图的描画都是一座海市蜃楼,唯有从学校里都培养出在区域内高分、高位、高数字的学生才是学校立命之本。也只有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学校才会在业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取得更多的话语权,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深信“金杯银杯不如口碑”的道理。这样,经营教育的思想理念和行为与教育所要求的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俗话说:“二虎相争,必有一伤。”二难抉择中只有取眼前而舍长远,因为他们深谙自己不可能长命百岁,很难万古流芳的道理,他们更明白现实的才是真实的、实惠的,什么永垂不朽、彪炳史册都是留给后人看的,是非功过、赞誉还是唾弃自己离开这个世界都一无所知、无关大碍了。

因为没有犯后知后觉的错误,所以当他们占据能够“号令天下”的位置之后,怎样管理和实施教育,不是遵循教育应有的规律行“专业人做专业事”之事,而是为了迎合社会和家庭的短视性需求自行其是。当然,做什么事、怎么做事是一回事,营造什么样的教育表象氛围、宣传什么样的教育场景是另一回事。正是这样,从各级各类学校下发的各种管理和实施教育的红头文件,都是严格按照教育高层的文件精神坚决落实;各种公开场合的大会小会,义正言辞地强调严格贯彻和落实国家教育指导方针和政策。据实而言,听着各级各类的领导字正腔圆、一身正气地宣讲着教育,并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要求时,作为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都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可是,当把目光从仰望星空移向大地时,激情难在,污秽横流:正值长身体的年龄,却只能埋首书堆;本应享受童年的快乐,却过早地陷入“拼音、汉字、计算”的沼泽;本应该放飞奇思妙想的时候,却被无情地圈养在樊笼之中。至于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只能是文字的书写、口号的宣传。

在教育的长河里慢溯,各种教育的真实与教育本应该具有的模样发生严重背离的举不胜举,真驯化与假教化引导同台竞技的随处可见。这出真与假共生共存的大戏之所以能够在各级各类学校上演,得益于一群身怀高超演技的导演和演员。但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树人、立人之功能不能实现,时间是最好的裁判,教育剧场中技艺精湛、极富扮演天赋的导演是不是可以“留得生前身后名”,时间同样会作出公正的审判。新学期开始了,多一份教育应有的味道,孩子们就减轻些许的痛苦。一件惠及苍生,积善成德的事情,参与者多多益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