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鍬形蟲幼蟲食性大解密10-12(已修正)

(2012-08-27 20:49:14)
标签:

育儿

木偎

酵素

微生物

分解

休闲

分类: 作者:grace:鍬形蟲幼蟲食性

鍬形蟲幼蟲食性大解密10

 

1.微生物的功能:

 

首先應從微生物特別是細菌說起,大部分微生物對自然界有很大的貢獻,僅少

 

數會危害人類或動植物。

 

我們可以從好處壞處來討論:

 

(1)好處:

 

A.維持生態平衡:微生物為水中食物鏈的基礎,並可分解屍體,有些有固氮作

 

用,有些可行光合作用。

 

B.重要經濟生物:應用微生物來合成抗生素,氨基酸,蛋白質,有機酸及其他

 

多種化學藥品。此外還有的可以作為人類食品(菇類等),或應用於食品加工

 

(如醋,醬油,麵包等)

 

C.正常菌種:有助於宿主黏膜之抗菌作用,可以減少病原菌感染的機會。

 

D.作為研究材料:比如遺傳工程,生物化學等的研究材料。

 

(2)害處:

 

A.造成疾病:有些微生物會引起人類或動植物感染疾病,有些則會引起中毒,

 

過敏,等疾病。

 

2.幼蟲和微生物之間的關係:

 

由上面來看鍬幼的生與死也和微生物脫不了關係。在飼料中的病菌可能和鍬幼

 

的死亡有關。反過來說,鍬幼養得大與否,也和微生物有關,我認為鍬幼也需

 

要益菌,和人類或動物都相像,因為鍬幼一樣有神經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

 

統,就消化而言主要差別在於之前提過鍬幼是屬於狹食性,以腐朽木頭為主

 

食,而木頭主要含纖維素,木質素和半纖維素,如同人類或者牛羊,其實對於

 

纖維素都不能直接消化;人類的話高纖食物可以促進排便,避免便秘,甚至減

 

肥的人常會吃這些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牛羊的話要靠微生物(就是共生菌)

 

幫助分解纖維素,而白蟻的話,也是靠體內的共生菌幫忙,但有些高等白蟻可

 

以直接分泌纖維素酵素。至於鍬幼也是要靠共生菌來幫忙分解纖維素,半纖維

 

素等,才能把纖維素分解成可利用的的有機酸(主要是乙酸,丙酸和丁酸)。但

 

除了碳水化合物外還有蛋白質以及維生素等,除了部份從木質素蛋白而來,還

 

有就是微生物所提供。除了本身菌體死亡成為蛋白質來源外,很多菌都會製造

 

或轉化體外蛋白質成氨基酸,維生素,糖類等各種營養素。

 

這就是為什麼幼蟲用發酵的木屑或腐植土能夠養得比較大的理由,因為提供更

 

豐富的營養。因此我覺得各種益菌不但在體內也在體外都很重要,雖然可能是

 

不同而且複雜的族群。 這就是為什麼幼蟲用太空包或發酵的木屑或能夠養得

 

比較大的理由,因為提供更豐富的營養給共生菌。因此我覺得各種益菌不但在

 

體內也在體外都很重要,雖然可能是不同而且複雜的族群.所以有人會在木屑

 

或腐植土加入蠻牛或酵母或其他營養品(我也試過用蛋粉,酵母粉,奶粉等),不

 

過效果上奶粉好像有比較好,但奶粉越來越貴.這一陣子繼續添加其他東西,不

 

少東西都是可食性或算是食品添加物,在少量添加下,不會危害幼蟲.而日本蟲

 

友也有一些建議,以後再談論.

 

3.發酵和添加比例:

 

換個角度說,腐敗和發酵其實是很類似,只不過是腐敗常發生於氧氣缺乏(

 

氧狀態)蛋白質過多被用來作為碳元素的來源作分解時,還有就是腐敗菌(

 

)過多時,這些都容易使發酵和腐敗同時發生。所以我們發酵木屑或土的時

 

候,顆粒不要太細怕含水過多,造成底部空氣不流通,容易腐敗發臭,顆粒太

 

粗又怕容易脫水乾燥 。還有最好幾天就翻一次木屑或土,容器的蓋子不要完

 

全密閉,只要不容易讓水分蒸發就可以了,而不是要完全不透氣。 還有就是

 

添加物的比例不要太高,以前人的經驗都在5-10%左右。還記得作太空包最經

 

濟的比例是12%?為什麼太空包可以加到20%高的比例,那是因為在太空包

 

或菌瓶內只有單一菌種,換成我們所發酵的土或木屑,其中的菌可就太複雜

 

了,以一克的泥土就含有上億以上的細菌來想一想,就知道裡面是龍蛇雜處!

 

所以太高比例的添加物,會促進很多我們不想要的菌種大量增生,以及久放後

 

容易造成腐敗或者過度分解,被大量增殖的微生物所利用,反而降低養分,

 

是我們說土壤化的速度加快了。 至於木屑和腐植土和土壤的變化,可以說是

 

菌的作用結果,也是大自然很重要生生不息的循環。而鍬幼與兜幼也好像牛羊

 

和豬犬等,由於食性的不同,所以吃的一個是木屑,一個是吃腐植土,而究其

 

原因,就是體內消化系統分泌的酵素不同,共生的微生物也不同,造成能吃的

 

食物也不同。但即使是鍬形蟲的幼蟲,不同種類所能吃的食物也不同,也是同

 

樣原因。

 

4.營養素的取得:

 

除了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可以藉由共生菌幫忙分解外,其他的營養素的取得或吸

 

收也和其他動物一樣,有些益菌會幫助消化吸收或者製造,所以我認為加入一

 

些促進消化的益菌,不僅在人類,或者在飼養的家禽家畜,甚至小至鍬幼都是

 

正面的幫助。這也是添加劑之一。

 

------接下來要說到發酵以及發酵所加的東西,各種添加劑的種類,內容。

 

 

鍬形蟲幼蟲食性大解密11

 

1. 發酵

 

(1)字典上的解釋如下;依微生物的生理活動引起的化學變化,將有機物轉變

 

為對人的生活有益之物質之生成現象,稱發酵。腐敗也是由微生物的活動引

 

起,發酵和腐敗再本質上並無差異,但是腐敗產生惡臭,食品的品質或價值

 

降低,有時產生有害物質。因為微生物也能合成有用物質,因此把微生物的

 

生合成也包括於發酵內。之前曾提到現今很多利用微生物製造像維他命等

 

多樣產品就是這樣子。還有其實發酵基本作用原理還是靠酵素,所以發酵和

 

酵素是密不可分。

 

(2)發酵依氧氣攝取方式,分為氧化發酵和分解發酵;氧化發酵是攝取氧氣將

 

糖完全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不過實際上的特色卻是如何控制糖不至於完全

 

被分解,以合使用所需。像醋酸發酵,反-丁烯二酸發酵,檸檬酸發酵,草酸

 

發酵都屬於氧化發酵;而不攝取氧氣的發酵,稱為分解發酵。因為在發酵過

 

程 ,無氧氣參與,醛類成為氫的收受體。例如酒精發酵,乳酸發酵,丁酸發

 

,丙酸發酵,果膠發酵等都屬於分解發酵。

 

2. 發酵的研究歷史

 

發酵的研究歷史中,要提到巴斯德的研究證 明,證明兩點:一是物體的腐敗

 

和發酵,是微生物的作用引起,另一是微生物非由自然發生,彼等之來源,亦

 

如各種高等生物,需生種子,而後可以繁殖。另外特勞培式以酵素為根基,發

 

表酵素學說;指出酵素有兩種:一種為有生機者,一種為無生機者。前者為發

 

酵微生物,後者為酵素。後來哈頓和楊 格兩人還發現輔酵素。之所於要提這

 

些,在於我們所用幼蟲的土或木屑,不 管是發酵與否,或者是腐敗或效期問

 

還有營養都真的和微生物脫不了關係 。而添加物中除了麵粉等五榖雜糧

 

外,還有菌(像菌瓶)或酵素(像糖分解酵素 等)可加入,當然還有別的,後續

 

再提。

 

3. 酵素作用

 

或許還是有很多人搞不清楚到底什麼是發酵?因為發酵有很多多不同的對象和

 

產物,但可以說發酵是一種化學變化。即使說發酵微生物能發酵東西,其實

 

也還是靠酵素作用。比如說醋酸發酵就是依醋酸菌的作用,將酒精化為醋酸

 

的發酵稱為醋酸發酵。至於發酵微生物最出名的就是酵母,通常比細菌大,

 

比黴菌小。酵母的成分大部分為含氮化合物,如蛋白質等,此外還有肝液

 

素,膠質,粘液質,脂肪,松香類物質,纖維及少許 無機物質等。酵母含有

 

豐富的維生素B群,及葉酸,對胺基苯酸,還有麥角醇 (菌瓶的真菌也含有豐

 

富的麥角醇,可被繼續製造為維生素D),維生素D。所以姑且先不論酵母能為

 

木屑帶來什麼發酵作用,至少營養價值就不錯了!因此發酵可不可以加酵母,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是食用酵母粉,可以增加營養,而活酵母粉除了可以生生

 

不息持續提供營養(就像共生菌死後成為鍬幼氮素來源的道理一樣),酵母也有

 

很多酵素可以發酵。不過先說看法:因酵母不含纖維素酵素,所以對於發酵木

 

屑無直接幫助,還是要靠其他像細菌真菌之類作主體。不過酵母少量添加還是

 

有助於營養價值的提升。

 

酵母中重要酵素分兩大類:一是加水分解酵素(Hydrolase),可將碳水化合物

 

,蛋白質,及其他酯類等,添加水分而分解生成各種簡單物質。算是低層次

 

的幫助消化。另一種是析能酵素(Desmolase)與細胞呼吸,代謝作用有關。

 

這種對人類也頗有貢獻,比如啤酒,麵包都是這種酵素作用來的。所以酵母

 

有很多種,有實用上的分類,和學術上的分類,還有依用途的分類。比如麵

 

包。醬油,麥酒,葡萄酒,紹興酒,酒精,啤酒等。還有也可以分食用酵母,

 

飼用酵母,培用酵母,藥用酵母,脂用酵母,酒用酵母。

 

基本上我們養鍬用的只需要一般食用酵母即可,而藥用酵母是用來製造維生

 

B,也是可用,但要考慮成本!飼用酵母也可,脂用則不需要,因有其他途

 

徑可以取得合成脂肪來源。結論是食用酵母可以提供蛋白質和維生素的豐富來

 

源,而且可算是優質的來源。

 

4. 發酵菌與酵素的種類

 

發酵菌族群除了酵母之外,還有黴菌及 細菌,不管是哪一種都是和酵素有

 

關,所以先將酵素的分類介紹一下(出自郭 質良先生之發酵學一書,正中書局

 

出版)(舉其重要或熟知者,再從其中一 些加以說明,

 

(1)加水分解酵素:

 

(a)醣分解酵素:(產物為葡萄糖或麥芽糖等)

 

(I)多醣分解酵素:如澱粉酵素,纖維素酵素,細胞溶解酵素。

 

(II)三醣體分解酵素:如棉子糖酵素。

 

(III)雙醣體分解酵素:如麥芽糖酵素,轉化酵素,乳糖酵素等。

 

(IV)配醣物分解酵素:如氫醣酵素等。

 

(b)脂肪分解酵素:

 

(I)解脂酵素:如自解脂酵素,胰液解脂酵素,植物解脂酵素。

 

(產物為有機酸和甘油,而有機酸是很多能量代謝或合成或氧化還原之)

 

(II)葉綠素酵素。

 

(c)蛋白水解酵素:

 

(I)蛋白分解酵素:胃液素,胰液素,腸液素,鳳梨酵素,木瓜酵素,食肉植

 

物酵素,菌類蛋白酵素(產物為蛋白醣及消化蛋白質或氨基酸等)

 

補充說明:其中又以菌類蛋白質分解酵素最重要,其含量以絲狀黴菌中最多,

 

酵母及各種細菌如馬鈴薯,枯草菌等均含有之,能分解蛋白質而生成各種氨基

 

酸,因此發酵木屑可以提供除了有纖維素酵素(細菌或黴菌而來,非酵母)

 

以分解大量纖維素成為糖類的來源之外,也提供蛋白質及氨基酸的來源。

 

(II)凝固酵素:凝乳酵素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