鍬形蟲幼蟲食性大解密01-03(已修正)
(2012-08-27 20:38:35)
标签:
休闲木偎日本木屑食性 |
分类: 作者:grace:鍬形蟲幼蟲食性 |
前言:
最早期養鍬形蟲多半以木屑或挖到幼蟲的枯木來飼養,後來有人用發酵木屑,
或者太空包來養。現在則有台灣的菌母瓶或是日本的菌瓶可用。然而為什麼用
來種菇的東西卻成為養大鍬的聖品呢?鍬形蟲的幼蟲究竟需要吃什麼東西?一些
觀念不知是對是錯,如果了解了鍬幼的食性,就會分辨清楚了!
概論:
鍬形蟲幼蟲(以後簡稱鍬幼)在自然界中大多是在木頭裡生活,同樣地在木頭裡面
的還有其他的昆蟲存活著。所以有非常多昆蟲住在森林裡。以熱帶雨林而言,
超過兩百萬種的昆蟲住在其中。
1.一次性昆蟲:寄生在健康的樹木或少部分枯木的族群。例如鱗翅目。
2.二次性昆蟲:寄生在生理上已衰弱的樹木甚或讓樹木死亡的害蟲,例如小蠹蟲科。
3.腐生昆蟲:從動植物遺骸攝取營養或是寄生在枯木裡的。例如鍬形蟲和一部分天牛
或等翅目(例如白蟻)。
有單食性,寡食性,廣食性。另外說到地球生態系中有生產者,消費者及還原者三種。
初論:
鍬幼是屬於腐食,寡食的第一次消費者之腐生昆蟲,別小看這些好像是無關緊要的
長篇大論,至少讓我們發現:鍬幼吃的主食是腐木,不是生木,也不是加在木屑裡的
添加物劑像麵粉,米糠,麩皮等.因為自然界中鍬幼是存於朽木中,所以它賴以維生的
食物就是木頭,至於添加劑或營養補給品像高蛋白之類也不是幼蟲本身能直接吸收
,乃是透過共生菌的作用。同時也不必多慮木頭泡水會沖掉養分,因為它吃的是木
頭部分,那是沖不掉的。而大部分的添加物對鍬幼腸道內的共生菌比較有用,間接
促進鍬幼的消化與吸收。但隨之而來有了更多的疑問,為什麼非朽木才行?木頭有什
麼養份?蛋白質從哪來?共生菌是什麼?為什麼可以用菌瓶養?什麼木頭比較好?這些正
是此文所要探索發現的.
鍬形蟲幼蟲食性大解密2
1. 狹食性:
次者就是吃第一次消費者,如斑馬吃草,獅子吃斑馬,就包括生產者,一二次消費者),
但因為鍬幼是寡食性,所以不是所有樹木都可以吃;基本上以殼斗科為中心的闊葉樹,
其中最常提到就是櫟樹,台灣常見的有青剛櫟樹。至於其他雜木林雖然是闊葉林,
就不是首選,比較差一些,至於針葉林不是不能用,但是要經過特別處理某些成分才適合
。所以好比保育類的珠光鳳蝶幼蟲以馬兜鈴科為主食一樣是因為狹食性的道理。不過鍬
形蟲有很多屬別,也分布於全世界,而且各地樹種有所不同,本篇以大鍬的幼蟲為對象
來討論,必須先加說明。因為有的鍬幼不能用菌瓶,只能用木屑,還有的像深山屬是吃腐
植土,因種類不同有差異性在,不能一概而論,也是因其寡食性所限!
2.木頭的成分組成:各書所寫不盡相同,提供數據僅作參考.
3.能量的轉換和營養:
作用將太陽能儲存於碳水化合物中,並建造其組織結構,其能量普遍存於纖維素,糖類
,澱粉及木質素中,而副產物就是動物賴以所需的氧氣。人類吃米飯麵食吸收澱粉轉化
的葡萄糖,而鍬幼消化吸收的是纖維素分解後的多糖類,雙糖及單糖。不過纖維素被木
質素所保護,可不是那麼容易被分解! 因此首先要把木質素降解,才能釋放出纖維素和半
纖維素.然後鍬幼體內的共生菌群把木屑再繼續分解成糖類(或說醣類),也把高分子的蛋白
質分解成氨基酸或到無機氮等.除了供給共生菌繁殖外,鍬幼也攝取其中的糖類和氨基酸.
但共生菌本身短短不過只有幾十分鐘的生命周期,死亡後的殘骸則和木屑中其他未被分解
的纖維素等物質形成糞便.但鍬幼的糞便不同於兜幼的糞便,還是含有可以再消化吸收的成
份,所以鍬幼往往有再食其糞便的特性.但兜幼的糞便則是比較堅硬含水少也偏黑,除了當肥
料外或者做為促進誘導母蟲產卵外,沒什麼用途.不過現在看來以針對共生菌提供營養的想
法作出發點,那加入一些比較低分子的營養素,也未嘗不可.所謂低分子指的是單糖,雙糖類
的糖類和氨基酸,而不是像纖維素,幾丁質,肉粉,蛋粉等高分子食料.可是在木屑裡的細菌或
微生物可是非常的多,因此多少會進入鍬幼體內給共生菌取用並沒有把握,但會不會造成
發酵木屑(或腐質土)加速分解劣化?因為沒有相關數據,所以只能說正是一個好機會,提供
飼養者除了如何做出更營養更適口的發酵木屑之外突破的著力點.有些園藝資材行賣一些
像EM菌,氨基酸等,我想應該是可以少量加入.
4.木質素的降解:
著。木質素是一高分子量,不溶性的複合體,構造複雜及多樣性,大部份許多O-甲基化
的苯衍生物組成的。其本身很難生物降解(即經由細菌等作用,從大分子物變成小分子,例如
環保可分解垃圾袋),所以能保護植物體其他的聚合體,例如纖維素,半纖維素等,就像動
物有角質表皮,昆蟲有甲殼一般。如果要比喻的話,木頭裡的纖維素就像鋼筋,半纖維素
就像沙,而木質素就水泥一樣。三者結合起來產生巨大的樹木,甚至是神木.因此在生態系
中,佔植物大部分儲存能量的纖維素,如果因木質素而不能被分解的話,木頭永遠不朽化,
其他消費者(指第一次消費者)就不能取得生產者製造的養分能量,事情就嚴重了。事實上
少數微生物具有降解木質素的能力,其中包括一些擔子真菌、一些子囊菌和一些細菌。
所以說為何朽木或朽木屑才能養鍬幼就是因為木質素被降解之後,鍬幼體內的共生菌才能
消化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如果是生木或生木屑或木材廠的木材都不適合直接用來養鍬幼,
主因是木質素的問題,如果是木材廠的木屑因為還添加含有防虫防腐等其他化學劑,更是不
可拿來養鍬幼.至於太空包或菌母瓶也是因為真菌分解木質素的關係,所以可以養鍬幼,只是
真菌的種類很多,有些對於鍬幼或共生菌有害,所以也不是隨便什麼菌種的太空包都可以養.
後面會提到可以養鍬幼的菌種太空包.
像真菌ˋ黴菌ˋ酵母及放線菌等也可以降解木質素,也就是說這些真菌或細菌也能分解
木材。換言之,就是發酵的觀念由此而來。 至此我們才知道為什麼要用朽木,甚至要發酵,
就是因為短短發酵1個月的時間,可以相當於在野外讓木頭任其腐朽數年才達到的腐朽程度,
更明白的說就是木質素降解的程度問題。 不過實際上發酵的過程降解木質素是在後面的
階段,一開始是糖類,蛋白質和脂質的分解,接著是半纖維素的分解,再來是纖維素的分解,這時
期之後的發酵木屑最適合鍬幼的飼養.最後到木質素的分解,這個時期就比較適合兜幼的飼養.
所以有人說第一次發酵木屑或是初次發酵木屑,就是講前者,但繼續擺者或再添加一些添加
劑(不寫營養劑,因為有人是加EM菌,而EM菌是指一群有效微生物,基本有八大類,用途和好處
之後再提),使其繼續發酵,這時發酵木屑顏色越來越深,到了不再發熱,呈現黑或黑褐色時,就
成了腐質土,有人稱之完熟(大兜土).所以幾次發酵木屑乃相較於發酵程度不同而言,每個人
做出來的也許會稍微有些差別,但也因為所添加之添加劑不同,木屑樹種不同本來就會有所
差異.後面會繼續提到這些的詳細說明
5.幾丁質:
然而以上所提似乎只提碳水化合物,那麼蛋白質呢?還有一件挺重要的是,就是幾丁質,
它是甲蟲外殼主要構成元素。它和纖維素和真菌又有什麼關係?後續再說.
鍬形蟲幼蟲食性大解密3
補充說明:
本文:昆蟲所需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