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在阶梯二层教室里,由我主持召开学校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大会,主要议题为请市、县教研室的专家和教研员就刚刚参与的听课、评课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和亮点做重要点评。
由于扩规,我校近四年里共分配和调入青年教师109人,现在学校内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一线教师人数的近三分之二,如何使得他们尽快成长,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摆在学校发展面前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此,经学校领导研究决定,由教研室在11月27日下达《关于举行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通知》,筹备举行,以此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
附:
关于举行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通知
各年级、各备课组:
我校青年教师在参加2006年阳泉市第一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为自己、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为了迎接下届阳泉市高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促进我校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同时,为我校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教学技能的平台,经学校领导研究,决定在2007年12月份举行一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报名、推荐:
1、报名推荐工作由备课组长负责,30周岁以下的教师可于12月3日前向本备课组组长报名;
2、备课组长根据本组青年教师报名情况按本组青年教师实有人数的30%作为推荐人选,于12月4日报教研室;
二、讲课、评议:
1、讲课内容为高一、高二教材,由参赛教师根据实际教学进度自定,自带学生,讲课时间、地点及课后答辩另行通知;
2、参赛教师在讲课前交回参赛教案、说课稿一式四份;
3、由教研室牵头聘请市、县教研室人员、学校有关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成评议组进行听课、打分;
三、荣誉、奖项:
1、本次大赛设一等奖六名,二、三等奖若干名(根据参赛人数另定),由学校颁发荣誉证书,按校级模范记入学校档案;
2、获得一等奖的教师优先推荐参加阳泉市教学技能大赛及其它县、市级教学大赛;
四、其它:
1、已参加2006年阳泉市第一届高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并已获奖的教师本次不再参赛;
2、备课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在本学科教师讲课时参与听课、并组织有关教研活动;
3、本次教学技能大赛是学校组织的一次重要赛事,对培养青年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教学研究活动大有裨益,希备课组长积极动员,组织青年教师报名参赛,积极帮助青年教师作好参赛工作。
特此通知
平定一中教研室
2007-11-27
通知下发后,各年级组、备课组积极配合,选拔和推荐的人员很快确定了下来,我和刘老师商量,将讲课教师按学科分为理科组(18人)、文科组(18人)、英语组(9人),然后积极联系市、县教研室,共外请听课、评课专家和老师7人,得到了很好的配合,大赛从12月17日如期举行。
今天下午为止,文科组和理科组的评定顺利结束,本着及时、有效、有的放矢的原则和目的,召集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开会,聆听专家点评,感悟和反思自我。
会上各位专家老师都表示在几天的听课中我校的青年教师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过硬的业务素质。化学教师王丽红、语文教师吴珊珊、白杨、数学老师张建新等在讲课、答辩等诸多环节中均有上乘表现,她们在教学过程中环环相扣,关注学生情感,注重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良好,获得了大家的一直好评。大会上,专家老师还就教学方式的转变、教与学的关系、多媒体的运用、课改理念等问题做出了翔实的诠释。王世茂老师就如何上好一节课做了详尽的总结。
本次活动自始自终。都得到了校长的高度重视,特别在讲课期间,亲自听课10节,感触颇多。下午的会上,校长的讲话节约而通达:一是感谢,感谢评委老师的辛勤工作,精彩点评;感谢王老师、刘老师(返聘老教师)的积极参与;感谢教研室我这里的成功组织。二是感受,通过听几节课,感觉欣慰;参赛的教师讲课目标明确,选材得当;多媒体辅助教学熟练、得体;学案运用良好,没有因为学案影响教案;教师素质高:书写、表达、教态、思维;三是愿望,希望更多的青年教师在两三年里能成为市级、县级名师、能手、新秀;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带出一份优异的成绩;希望课上不足课下补;希望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希望养成务实的作风。
会议的最后,我做了一下总结陈词:
老师们,要保持一中的长盛不衰,培养年轻老师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在座的大家就是我们一中的未来和希望。
为使你们快速成长,成为学校教学的中坚,学校开展这次青年教师技能大赛,可以说取得了预期的目标。感谢各位专家,校长,言辞恳切,语重心长。从理论到实际给我们阐释了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如何上好一节课。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努力换来收获,但收获是在不盲目耕耘的前提下取得的,而不是天上掉的。
短短的这次培训、指导并不能解决我们教学实际中的所有问题,对我们每位老师来说也还是理论方面指导。希望在以后教学实践中各位老师在师傅的指导下,通过互学互动,同时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自己快速上道。希望大家能虚心请教,积极参与听课,实地感受教学过程,学习优秀者的成功经验。同时向同行其他同志请教,使自己快速成长起来。
一个年轻老师的前五年是最重要的,前三年主要是模仿,后两年就可以形成自己的风格,所以我建议在前五年要力争多吃苦,努力打造自己,这是你自己的需要,也是一中的需要。
最后我想借前几天陈茂林教授的讲座的几句话和大家共勉:“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让我们努力工作,让每一节课都成为我们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对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