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动“敲打”腾讯背后都在做哪些准备工作?
(2012-12-07 15:18:14)
标签:
it |
猎云网 12月7日报道
在QQ、微信等各种APP产品迅速成为广大网民手机中必备产品时,巨头中移动也开始真正的感觉到了来自互联网企业的威胁,而腾讯则是这些企业当中的头牌。
在中国移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对腾讯“开炮”,而这也是中移动高管首次在公开场合有此表态。先看下他是如何说的:
1、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传统运营商业务正在受到猛烈冲击,尤其是OTT(Over The
Top,指移动互联网企业绕过运营商发展自己的业务)企业对传统运营商的挤压非常明显,这些业务使得运营商原来的短信、话音、甚至包括国际电话业务都受到了很大挑战”。
2、腾讯QQ占用运营商信令资源非常大,原来的一些机制不太适合传统运营商的网络设计,中国移动和腾讯相互之间应该有沟通。
3、希望腾讯的业务有更多的发展,但是也希望他们的业务能保护现有的总体环境,保护客户依法通信的行为。
目
前,腾讯在移动应用方面布局广泛,其中,QQ手机版用户超过3.8亿、微信用户数量超过2亿,手机端用户数量超过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QQ总用户7.8
亿,这已超过中移动的7亿手机用户,腾讯业务对运营商的影响逐渐加大,在移动趋势面前,中移动、联通、中电信这三大运营商基本沦为数据管道。
熟
悉手机QQ发展史的读者应该熟悉,2G时代,腾讯手机QQ用户必须每月通过短信通道向中国移动支付每月5元的使用费,中国移动可从中拿走80%。但在目
前,用户可通过各种应用商店来下载应用,支付的仅是包月的流量费,在WiFi情况下,甚至直接避开运营商,无需支付一分钱。更为严重的是,例如微信、米聊
等工具,可直接语音或视频聊天,这直接影响了运营商通话、短信等主营收业务。
由此,不难看出李跃在敲击腾讯背后透露出的“愤怒”和“无奈”。怒是因逐渐冲击其主业务;无奈是因腾讯产品黏性强用户庞大,在业绩压力面前,中移动仍依赖腾讯产品赢取用户,从而贩售流量及其它服务。
显然,中移动不甘心沦为数据通道。在此之前,中移动为适应互联网企业竞争而展开布局,例如推出飞信、12580、MM应用商店等业务,但整体上还未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痛定思痛之后,中移动的战略开始进行了大幅调整。
创业布局 酝酿专业化互联网公司
过
去几年,中国移动为了发展增值业务以及各种互联网业务,已经在全国成立了九大基地,分别是互联网基地、无线音乐基地、手机视频基地、位置服务基地、电子商
务基地、手机阅读基地、手机游戏及12580基地、手机动漫基地以及物联网基地。不过,在试行几年后,模式弊端频出,其归属中移动总部数据部,但依托省公
司,并面向省公司执行,在中国移动总部和省公司之间形成权利和义务的真空层,多年来大小问题不断。
今年8月,中国移动首次提出了移动互联网十六字方针:“智能管道、开放平台、特色业务、友好界面”,并确定了“云、管、端、台”的移动互联网新战略。从语音转流量、从有线转无线、从封闭转向开放成为中国移动这头大象在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核心要务。
此外,中移动还在筹建互联网公司,计划年前成立移动互联网公司筹建小组。最大的突破在于破旧立新的决心最大,九大业务基地将会陆续被从省公司剥离,并纳入移动互联网公司中,同时对各公司展开专业化的运作,寄望以此能实现“反击”。
加大投资并购力度
原
本“只进不出”的中移动,在近两年在国内资本市场展开了探索。2010年,中移动通过参与浦发银行定向增发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并在手机支付等领域展开合
作。2012年8月,中国移动出资13.6亿元参与科大讯飞非公开发行,占股15%,双方随后在语音识别领域进行合作。
中移动有着雄厚资金实力,也不排除入股腾讯的可能性。毕竟在2010年,便有多方传言称,中移动有意入股腾讯公司。
据李跃表示,中移动更看好移动互联网时代特定领域的专业化公司,因此,不会谋求控股,以免阻碍这些公司的活力与创新,更多的是业务上的合作。
对腾讯等大公司设卡
曾有位互联网知名高管表示,“互联网已经干掉了许多的传统行业,移动互联网未来将要干掉的两个行业是传统手机产业和电信运营业。”
在这种情况下,中移动在打造自身业务和联合伙伴方外,势必会利用垄断优势对更直接的竞争对手设置多重障碍,例如提高手机QQ、微信相关业务通道的分成比例等。
后一篇:周鸿祎们比雷军们聪明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