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荣后土祠   千年地母情

(2014-11-04 17:21:10)
标签:

后土

旅游

万荣

文化

地母

万荣后土祠   千年地母情

——与后土祠最相关的十个汉字

 

http://s9/mw690/00351qVNzy6NlIbvs5Wd8&690  千年地母情" TITLE="万荣后土祠   千年地母情" />

http://s9/mw690/00351qVNzy6NlIhhCfS38&690  千年地母情" TITLE="万荣后土祠   千年地母情" />

http://s8/mw690/00351qVNzy6NlI64q4nf7&690  千年地母情" TITLE="万荣后土祠   千年地母情" />

http://s10/mw690/00351qVNzy6NlIhmulb39&690  千年地母情" TITLE="万荣后土祠   千年地母情" />

 

一、土

后土与皇天相对应,是对大地母亲的尊称,反映了远古时期人和土地的关系,是古中国的土地崇拜。在洪荒时代,人们最先认识和利用的正是土地,采摘农牧要在土地上进行,生活用具要靠陶土烧制,建筑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甚至人去世以后也要埋进土里。人吃土一世,土吃人一口。数千年来,后土祠屡毁屡建,反映了远古先民对土地的认知、利用、感恩和崇拜。

二、

后土祠最早建于万荣县汾阴。古人祭地要选泽中方丘,而汾阴地处汾黄两河交汇处,高十余丈,宽两里,长四五里,中断洪流,四面环水,是一个天然的方泽坛。最早来上祭祀后土的是轩辕黄帝,尧舜二帝时专门有八个家族负责祭祀后土事宜,夏商周三朝,帝王年年都要来在此祭祀后土。汉武帝时在汾阴建后土祠,汾阴祭地成为三大国家祭祀之一,万荣后土祠也因此成为全国16000多所后土庙(地母庙)的祖庙。

三、坛

扫地坛是中国最早祭祀大地之神之场所。据后土祠内《庙貌图石》记载,轩辕氏祀地祗扫地为坛于宋时后土祠最北端,为旧轩辕扫地处。今后土祠秋风楼下,仍建有扫地坛,块砖砌筑,古朴厚重。汉时于旧轩辕扫地坛所在汾阴上建后土祠,唐宋时多有扩建。明清时在北京郊外建天地坛,祭天祭地从此固定在北京郊外。因此,扫地坛是后土祠的前身,而后土祠则是北京地坛的前身。从扫地坛到后土祠,再到北京地坛,反映了一个农耕民族对土地的深厚感情。

四、河

后土祠畔大河西横。这几乎是黄河最宽的一段,也是黄河最温柔最有母性特点的一段。黄河清,圣人出。这段黄河在历史上曾多次变清。宋时晏殊曾作《河清颂》献给皇帝。汉武帝时有光如绛,汉宣帝时神雀云集,宋真宗时荣光溢河,皆被视为祥瑞。汉时帝都长安,这无疑是大汉帝国之护城河。汉至民国,该河北通汾河,逆流而上可抵临汾太原,南接渭河,逆流而上可达长安咸阳。《左传》记载:秦输粟于晋,自雍(今陕西凤翔县南,近渭河)及绛(今山西侯马市西,傍汾河)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

五、鼎

禹之九鼎,向为国家政权之象征。东周末年,鼎沦于泗。汉时建后土祠,欲祀出鼎。至汉武帝时,在汾阴上得两尊古鼎,改年号为元鼎元年,作《宝鼎之歌》,定三年一祭之制度。唐明皇扩修后土祠再次得鼎,视为祥瑞,御赐汾阴县为宝鼎县。今后土祠南5里处有宝鼎村,为唐宋时汾阴县城旧址。

六、秋

后土祠最美在深秋。秋风起,白云飞;木黄落,雁南归。秋天的后土祠,兰秀菊芳;祠西的黄河,秋水长天。汉武帝晚年幸河东,祀后土,宴饮中流,欣然作《秋风辞》。后人为保存汉武帝之《秋风辞》,在后土祠北端张仪古道之上建秋风楼。秋临秋风楼,看五湖四海之水尽入黄河,感天南地北之秋风,尽收耳内。两千年的历史沧桑,沿张仪古道汇入漫天秋水。

七、花

生命如花。最早的那个人,会不会像田野怒放的高粱,从地里长出来?远古先民对生命的朴素思考,孕育了后土祠最古老的民间习俗——拔花求子。新人婚后,必到后土祠拔花一朵,以求早生贵子;得子后到后土祠还愿,送花一树,以求子嗣昌盛。花名高粱花。花杆是高粱杆,花枝为高粱皮所做,花蕊为高粱芯所做。与婚后求子要拔高粱花相对应,当地送葬孝子要扶高粱杆,这一组习俗正是芸芸众生生于土归于尘的真实写照。

八、容

孕育万物而不取,承载万物而不怨,容纳万物而不弃。爱与宽容是后土文化的灵魂。后土祠是天下最具包容性的祠庙。祠内现存三座戏台,人称品字台,为国内独有。三座戏台,涵盖了儒释道三种文化,体现了土生万物生三教的思想。每年庙会时,同一本戏,同时用蒲剧、秦腔、豫剧三种曲目来唱,容纳了黄河金三角地区三种风格迥异的地方文化。

九、凤

天阳地阴,故母仪事地。后土祠是一个以土为尊以母为贵的祠庙。宋时后土祠正殿名为“坤柔之殿”,十开间,取最大之阴数。祠南有一土崖,如慈母臂膀将整个祠庙抱搂入怀中,当地人称“娘娘怀”。祠内前院东侧,有一雪松,朝山门斜长,宛若老母倚门望儿归。祠内古井,出水清凉甘甜,如大地母亲之乳汁。最奇的是,祠内有古树龙凤柏,凤柏居东,且长势明显旺于龙柏。当地人多系祈福带于古树四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祈求龙凤呈祥,家和业兴。

十、皇

后土祠是一座皇家祠院。后土祠所在汾阴,为故魏之国都。自汉武帝起,至宋真宗,先后有9位皇帝24次亲临祭拜。唐时扩建后土祠,规模庄丽,同于王室。宋真宗时再次扩建,占地面积999亩,代表了中国祭祀建筑的最高等级,被誉为海内祠庙之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