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间清浅,岁月嫣然(培训征文)

(2022-04-10 10:26:13)

时间清浅,岁月嫣然

时光清浅,岁月嫣然。携一抹感悟于流年,清唱那些镌刻在我们生命中平仄韵律的温暖与感动,沉醉于岁月弥留的芬芳,我忍不住回想起在国培学习中的点点滴滴.....

   敬佩和我一同学习的湖北国培班的老师们。虽来自不同的地市来自不同的乡村学校,年龄身份各异学员中让人最受感动的那些两鬓斑白,戴着老花眼镜,面前仍拿着厚厚的笔记本在不停记录的老教师们,感动于他们那份纯粹,更感动于那份执着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只要你有一颗好学的心,你将永远年轻着。除此以外,安静而紧凑的课堂学习氛围让人丝毫不敢倦怠,沉浸在这样的课堂学习氛围中,我也是不自觉记下了好几十页的学习笔记。课上,专家们在讲台上正激情四射的演讲着,台下的老师们各个神情专注,看不到玩手机、讲小话、打瞌睡等系列人员。课上老师们的精彩发言,才思敏捷、豪情满怀、一语中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下子就在这些人群中显露出来。“不把作业当任务”是同行老师们带给我最强烈的震撼。原本要求的五百字的学习心得体会,作为学习委员的我,收齐老师们的作业后,惊讶地发现老师们的心得体会一般都是一千多字,更有甚者写到了两千多字,此刻对那场景的再现,这会依旧会带给我强烈的震撼感,“作业”在他们手中成为兴趣和情怀,继而转变为一种做事的优秀品质。“与优秀的人同行,你也会变得更加优秀。”我现在对这句话体会的更加深刻,而且是坚信不疑。借用校长说过的一句话“与同质的人行走,你会走得更快更稳。”

   惊喜遇见这些学识渊博,涵养深厚,秉性高洁的专家教授们。记忆当中郭茂荣教授(黄石八中教育集团总校长)的讲座让我兴趣盎然。数学专业出生的他,讲座不拿底稿、不看PPT、“滔滔不绝”地进行三个小时的讲座培训。他是一名研究性校长,从教以来,对中考数学专研特别深,特别是对于平面几何解题中辅助线的做法“有圆无圆都是圆”的精彩举例,更是深入人心。

还有江苏昆山的于洁老师《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更是打动了我的心,她用四个真情故事诠释了一位一线教师对教育用情至深,对学生用心良苦的师者仁心,29年的执着与坚守是我学习的楷模。在她的发言中,我深切体会到“唯有热爱可以抵岁月漫长”,教师不单单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需要在漫长的岁月中,用“真心”换“真情”,为学生的成长付出自己满腔热忱。

湖北省特级教师黄李俊教授的《迎接“双减”挑战,落实教学常规》让我印象深刻。从他的讲座中,第一次知晓了数学理性价值在于求真、向善、唯美。数学给人智慧,给人以品行,给人以高雅。这些都是我之前未曾接触到过一些理念。在“双减”背景下,透视现在数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他提出了十点应对建议,让我觉得受益无穷。在八大常规教学中,他着重讲解“教学设计”的理念、原则、流程以及导学案的编写。在生本课堂不断改革的今天,他针对导学案设计可谓是别具用心,问题设计有梯度,结构设计有层次,突出“五导”,凸显“二次”,最后让学生将导学案变成精美的、有深度、有个性的学习作品,同时,通过导学案的学习,让学生也体验和感悟知识的发现、探究和生成过程,真可谓妙哉!

期间,观看的许少舲老师的《最短路径问题》的观摩课让我深受启发,第一遇到可以把“造桥选址”问题和“最短路径”问题兼收并蓄的老师,对他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得不拍手称赞。这在以往的课程安排上,都是两个课时的内容,朱老师通过课前对学生的了解以及知识难易度的把握,包括巧妙的衔接和过渡,成功在40分钟地给我们展示了一节完美的观摩课。我们在感叹朱老师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时,朱老师却给我们展示了他前前后后对教案的不同设计,综合优点,打磨教案,精选习题,充分预设,在十几次的修改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节高品质的观摩课。“成功的背后,都是反复修改,不断打磨,精益求精的过程”,朱老师这样说。回想起自己上课的经历,几乎每一次都是挑灯夜战、推到又重来的体验,虽有点累,有点苦,但终归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起来的。成长就是这样苦并快乐着的一个过程。

在津津乐道朱老师的《最短路径问题》后,我们就等来了冯光庭教授的观课议课策略的探索分析。他以《最短路径》为蓝本,现场告诉我们评课议课“观什么”,“议什么”。观需要看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的效果;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程度——学的行为;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教的行为;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熟度——行为的支撑等四个方面来去观课。以《最短路径问题》为切入点,围绕“有准备的观”、深入学生中观、“用三只眼来观”、“用心用情地观”四点具体为我们呈现如何去观课。同时他还围绕“自我反思”、“同伴分享”、“专家引领”这三方面告诉我们如何去议课,特别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让老师们频频微笑点头。能够在现场围绕具体实例为我们呈现,这样的讲座是少数。我们感叹这样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学者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乐此不疲的专研精神,更为冯教授已然退休却仍在执着传道的精神点赞!

虽然国培学习已经结束了,但它带给我心灵的震撼、喜悦,却如丝如缕地浸润到的骨血生命里,令我时常回味,并将影响着我未来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