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清浅,岁月嫣然(培训征文)
(2022-04-10 10:26:13)时间清浅,岁月嫣然
时光清浅,岁月嫣然。携一抹感悟于流年,清唱那些镌刻在我们生命中平仄韵律的温暖与感动,沉醉于岁月弥留的芬芳,我忍不住回想起在国培学习中的点点滴滴.....
还有江苏昆山的于洁老师《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更是打动了我的心,她用四个真情故事诠释了一位一线教师对教育用情至深,对学生用心良苦的师者仁心,29年的执着与坚守更是我学习的楷模。在她的发言中,我深切体会到“唯有热爱可以抵岁月漫长”,教师不单单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需要在漫长的岁月中,用“真心”换“真情”,为学生的成长付出自己满腔热忱。
湖北省特级教师黄李俊教授的《迎接“双减”挑战,落实教学常规》让我印象深刻。从他的讲座中,第一次知晓了数学理性价值在于求真、向善、唯美。数学给人智慧,给人以品行,给人以高雅。这些都是我之前未曾接触到过一些理念。在“双减”背景下,透视现在数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他提出了十点应对建议,让我觉得受益无穷。在八大常规教学中,他着重讲解“教学设计”的理念、原则、流程以及导学案的编写。在生本课堂不断改革的今天,他针对导学案设计可谓是别具用心,问题设计有梯度,结构设计有层次,突出“五导”,凸显“二次”,最后让学生将导学案变成精美的、有深度、有个性的学习作品,同时,通过导学案的学习,让学生也体验和感悟知识的发现、探究和生成过程,真可谓妙哉!
期间,观看的许少舲老师的《最短路径问题》的观摩课让我深受启发,第一遇到可以把“造桥选址”问题和“最短路径”问题兼收并蓄的老师,对他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得不拍手称赞。这在以往的课程安排上,都是两个课时的内容,朱老师通过课前对学生的了解以及知识难易度的把握,包括巧妙的衔接和过渡,成功在40分钟地给我们展示了一节完美的观摩课。我们在感叹朱老师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时,朱老师却给我们展示了他前前后后对教案的不同设计,综合优点,打磨教案,精选习题,充分预设,在十几次的修改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节高品质的观摩课。“成功的背后,都是反复修改,不断打磨,精益求精的过程”,朱老师这样说。回想起自己上课的经历,几乎每一次都是挑灯夜战、推到又重来的体验,虽有点累,有点苦,但终归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起来的。成长就是这样苦并快乐着的一个过程。
在津津乐道朱老师的《最短路径问题》后,我们就等来了冯光庭教授的观课议课策略的探索分析。他以《最短路径》为蓝本,现场告诉我们评课议课“观什么”,“议什么”。观需要看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的效果;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程度——学的行为;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教的行为;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熟度——行为的支撑等四个方面来去观课。以《最短路径问题》为切入点,围绕“有准备的观”、深入学生中观、“用三只眼来观”、“用心用情地观”四点具体为我们呈现如何去观课。同时他还围绕“自我反思”、“同伴分享”、“专家引领”这三方面告诉我们如何去议课,特别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让老师们频频微笑点头。能够在现场围绕具体实例为我们呈现,这样的讲座是少数。我们感叹这样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学者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乐此不疲的专研精神,更为冯教授已然退休却仍在执着传道的精神点赞!
虽然国培学习已经结束了,但它带给我心灵的震撼、喜悦,却如丝如缕地浸润到的骨血生命里,令我时常回味,并将影响着我未来每一个平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