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滴水经过丽江》

(2019-05-13 18:24:29)


《一滴水经过丽江》


                   
——————记20190508生本竞赛课


其实,今天这个课前期准备时间挺长的,包括没正式通知前就在想课题,想上一次作文指导课的,但是好像用生本的理念来上,不知道如何去下手,所以这个想法也就夭折了,选到的这个课,还是自己认真浏览课文之后选的一篇。


虽说在实中听过一次这个课,但是那时是没看过课文的,对文本内容没有什么印象,只说从老师上课的角度感受了一番,知晓了大致内容而已。执教老师的框架结构明显,她用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为什么这样的一篇文章会选入统编教材?”来贯穿全文,我当然的感觉就是指向太宽泛了。不过,老师指导得法,学生还是表现不错,课堂效果还是不错。我也能够感受到课前准备的痕迹比较明显,当然,这种情况下的课,也需要包装一下,不然,会有点不好,我是这样认为的。


说了那么多,无非是想表达这是我认真思索和考虑之后选得文章,而且我对这篇文章的感觉是比较好的。也许出于真心喜欢,课堂的教学设计比起以往照抄照搬,这一次自己亲自动脑筋设计的方面多了很多。一来原来的课文网上借鉴资源多,二来这篇文章是一篇新课文,浏览为数不多的教学设计之后没看到特别满意的,我只能在大体框架下,自己动脑筋,挖心思设计了一番,到目前为止,对这课的教学设计我个人是比较满意的。


教学设计以“为什么作者要以“一滴水”的视角来写丽江?”作为主问题,贯穿三个板块“水之足迹”、“水之见闻”以及“水之情思”。
 


“水之足迹”说明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时空结合,最后点明用水视角来写的第一个原因:“水可以让时间和空间自由化,最大限度拓展我们了解丽江的深度与广度”。


“水之见闻”介绍丽江的自然风景,古老文化,风土人情。继而说明水视角的第二个原因丽江本身就是以水见长,水既是风景,又是人与丽江和谐相处的最好象征。


“水之情思”以一滴水游历丽江前后的心情来说明这滴水就是作者阿来的化身,出示文章的写作背景,为小学生创作,说明水视角的第三个原因,运用以物叙事的写作手法,使文章充满童真童趣,符合创作初衷和写作对象。


出彩点的设计有两个:一个是文中的话:“人们在桥上说着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丽江,丽江。”以这句话为切入点,让学生情景模拟,尝试扮演各种人物,运用不同的语言,(英语,新疆维吾尔人,松滋方言)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语言去赞美丽江,通过夸张的语言,有趣的表演,达到吸引人去丽江玩的目的。


第二个亮点设计就是学以致用,要求以物叙事的口吻去介绍八中校园风景或校园生活。情景的设置说明“你马上就是初三学生,学校即将迎来初一学生,对于学校即将到来的招生宣传,请你发挥主人翁精神,选择以物叙事的口吻向现在的六年级的小学毕业生宣传咱们八中,期待通过我们的宣传,可以有更多的人可以来到我们八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熟悉的校园生活是学生很好写也很好去描摹的,为了在写的时候有比较清晰的写作思路,教师出示了八中校园风景的视频,让学生在短时间更好更直观去感受我们的校园生活和风景。这些都是我自己设计之后感觉比较好的方面。


纵观上述,我对教学设计还是很满意的,感觉也是比较完备,可是效果去并不是那么好,我一直在想是什么问题导致的。


本节课最大原因就是时间没有把控好,因为时间原因,详略讲解的部分没有处理到位,最后的水之情思也是处理的很仓促。在情景模拟部分,耽误的时间是比较多的,学生不太大方,表现没那么好,导致是搞得多又没有达到效果。以至于最后的一个出彩点“学以致用”也是没有时间来写,当然也更无法谈效果了,基本的教学目标都没有完成,这是我感觉最不好的原因。


我原本以为我对设计非常熟悉了,因为是自己亲自设计的,所以上课时我全程是没有拿书和教学设计,完全凭我自己的理解一节课走下来的。但是事实上,在环节的过渡衔接上,我并没有处理的那么好,环节板块之间的紧凑性也没有拿捏得很好,虽然是事先有以实录的形式写好了这些话,但是搞着搞着都忘记了,后来因为时间关系,处理得更是不好。


虽然教学设计我自己是比较满意的,可能正是因为这种“满意”,只注重了教学设计的完整性,没有照顾到一节课的容量,所以实际教学时在一节课时间内我始终是没有走完所以流程。其次,课堂驾驭能力还是太差了,烂熟于心的教学设计,最终在实际教学时还是没有处理的很好,对于学生的启发,课堂的引导,环节的把控都是处理得十分糟糕,哎,这真是令人十分苦恼的事情。


虽说是没上很好,自我感觉也是十分糟糕,用校长的话来讲“最重要的是体验这样的一种过程”。在完美的教学设计的,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很多始料未及的东西,这些都锻炼着老师个人能力和素质。前前后后的设计,自己还是很有收获的,知道了在一堂课中,如何去挖掘课堂的出彩点,如何把课程设计的完备等等。


除此以外,包括课堂采用的导学案都是我设计三次后形成的最终定稿案,开头结尾视频的制作,都是我一帧一帧调试形成的最终结果,很锻炼人的能力。为了追求比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我设计的一个视频都可能花费我一个上午的时间去制作。两个视频的制作都是花费了我不少的时间,当然,还有别人的帮助。


总之,一堂课前前后后,锻炼的东西是很多的,主要是我自己要求比较高,所以自然锻炼的东西也会多点。不排除在前期准备过程中,烧脑的活肯定也要多些。


除了教学设计,上课能力之外,现在视频的制作和编辑还还搞得不错了,就是费时些,基本可以达到我想要的效果。这样的一堂公开课下来,更锻炼的是我在任何时候,能够静下心来,安安心心把我想要的事情做好,这在我看来是最主要的收获了。


 每一次课,都有值得记录的人和事。这一次课最感谢办公室刘宜勇老师地亲情相助,可以说,这次课基本是他全程在指导我完成。虽说教案的形成还在昨天上午才形成,但是前期的探讨,商量方案以及定稿教案的设计过程中,他给我了很多的帮助。包括具体问题的提法是否准确,答案指向是否明晰,环节的设置(要不要加拓展阅读),该如何使板块之间思路更清晰更合理更顺畅,出彩点的设计如何挖掘等等。


许老师这次是评委,要听课的任务有点多,宋师傅自从加入政教团队,也是忙的不亦乐乎。所以,在教学上办公室里有点心得体会就刘老师了,他前后指导非常详细,非常细心,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我觉得很受用。在试教过程中,也请他帮忙一并去参与听课,在八(6)的试教就是走了一下过场,最终还是没能很好走完流程。后来我们也是用了一节课来交流,师父也加入了,到底是人多力量大,智慧的火花产生也就是这个时候,最后我们探讨出课堂出彩点的设计。这一点我自己也是感觉很好的,所以晚上熬夜修改,采用了这个建议。


师父呢,是比较忙,但是话是这么说,在我名下,那还是格外一单子,我通常是一个微信一发,那师父就是跑过来给我帮忙搞指导,试教的话就给我安排时间,提前给学生安排好预习任务,只等我去试教。正儿八经上课时,师父又是在场,给我坐镇,很感谢师父一路的帮助与关怀!每次课不管我上得好不好,那挂在嘴边的话长期就是“你在师父心中,无论怎样都是很优秀的,你要相信你自己!”师父的话,那就是满满的爱意在,感谢师父真诚无私地帮助和鼓励,让我在前行的道路上有多一份信心和勇气!


谢谢每一次课,给予我帮助的老师,爱你们!成长路上有你们相伴,真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


也谢谢我亲爱的学生们,每次课后,课代表以及诸多的学生都在以日记的形式,向我反映着这堂公开课他们觉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


有时候,我也需要换一个方向去思考看,学生说是好的,那应该差不了。哈哈。其实我是没让他们写这些东西的,他们不知不不觉就写这些了,他们是知道我喜欢看这些东西么?还是他们日记就是跟我一样记录着每天新奇的东西呢?总之,很感谢孩子们,谢谢你们让我从不同角度去审视了这节课,审视了我自己!感恩,遇见你们这群可爱的小娃娃们!


感恩与祝福同在,愿亲爱的老师们,生活可以幸福,工作可以顺心!愿孩子们学习可以取得长足进步,向着理想的中学奋进!


愿我们一起携手,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一滴水经过丽江》

《一滴水经过丽江》

《一滴水经过丽江》

《一滴水经过丽江》

《一滴水经过丽江》

《一滴水经过丽江》

《一滴水经过丽江》

《一滴水经过丽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