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之《好运设计》读书笔记二
(2019-02-10 00:33:34)
《我与地坛》之《好运设计》读书笔记二
外面狂风怒号,气温极低,感觉出去一下,吸上几口冷气就会使人身体冷半截,怕冷的我只得打开小火炉取暖。
在房间,除了聆听风声之外就是静静地享受着读书的乐趣,翻开《我与地坛》,了解着先生的感人故事,体会着先生的文字情感,感受着先生的人格魅力。
今天读过的章节有《墙下短记》、《黄土地情歌》、《我的梦想》、《好运设计》四个小章节。
《墙下短记》这篇小文章,昨天读了一两遍,感觉没读很通透,今天再读一遍,感觉懂得差不多,但总感觉还需要完整读一遍,才能完完全全读懂。(我的阅读领悟能力比较低,语言文字稍抽象一点,就要反复读上几遍才行)。
此篇文章讲述了存在于先生心上的几块“墙”的故事:有在儿时用碎砖头垒成的墙边,与好友L发生矛盾的故事;有在红砖瓦墙边,经常踢飞足球到人家屋里的故事;有在青灰色的墙边,母亲连哄带骗,让我去上幼儿园的故事......
一座墙,就是一个故事,那里有许多先生曾经过往的美好故事,现在慢慢拾起,就是对过去岁月的最好追忆!
只可惜,物是人非,墙还在,人已不再。所以,那样的一些“墙”,只能永久存在先生心里,因为它构筑的是回忆,牵动的是思念!
《黄土地情歌》讲述的是先生与知青二代聊天,谈到了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那个年代大家对于“恋爱”、“爱情”的隐晦态度,对于二十出头的年轻姑娘小伙,内心有这样的隐隐恻动,在所难免,但迫于现实压力,他们不敢明目张胆,所以慢慢改由唱情歌来表达自己的爱恋,进而由这样的民歌文化转变到对流行音乐的起源上的探讨:唱平常人的平常心,唱平常人的那些平常的牵念。
《我的梦想》则讲述了先生虽是一名残疾人,但他仍然第一喜欢田径、第二是足球,第三才是文学。期望自己能像自己的偶像刘易斯那样,拥有健全的身体,随便一跑就是十秒以内,随便一跳就是八米开外。虽是羡慕,但他仍然领悟到“如果不能再超越自我局限的无尽路途上去理解幸福,那么史铁生的不能跑与刘易斯的不能跑得更快就完全是等同,都是沮丧和痛苦的根源。”
这是多么深刻的道理呀,先生总是在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去积极暗示和鼓励自己:“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最后再来讲讲《好运设计》的故事:整篇散文文笔幽默,先生运用第二人称独特写作视角,为想象中的“你”设计一帆风顺的人生。
基于先生个人的身体情况,也为那些一直抱怨命运不公的一类人设计出一种理想化的人生,人从一出生就可以被好运设计:一出生就占尽先天优势,如聪明、漂亮和一副好身体。当然还有不错的家世,通情达理的父母等等,坐拥快乐童年,华丽青年,拥有令人羡慕不已的姻缘,然而就在这时,先生又疑惑了“我们能够在如此称心,如此顺利,如此圆满中去饱尝幸福的滋味吗?”也就是说,没有挫折,没有坎坷,没有望眼欲穿的企盼,没有撕心裂肺的煎熬,没有痛不欲生的痴癫与疯狂,没有万死不悔的追求与等待,当成功到来之时我们会有感慨万端的喜悦吗?
如此设计当然是不合情理,也不能称之为“好运设计”,所以说为了幸福不贬值,我们需要给生活增加一些不太大的坎坷和挫折,甚至一些必要的痛苦和磨难。
劫后所得之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苦尽甘来的人生也才能称之为幸福人生!
确实,人生中的缺憾、坎坷、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也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才有了我们战胜这一切的勇气和力量,人生才因此精彩,我们因此才更幸福!
如风雨后才有彩虹,暗夜结束才有黎明,而生活如太极两仪,在这个圆圈里,有黑有白,周而复始,否极泰来的循环往复,才叫圆满。
其实幸福和苦难如塞翁是马,如暗夜星光,当生命以美的形式证明其价值的时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
剩下的时间就剩下《记忆与印象1》和《记忆与印象2》了,抓紧时间把它完成。